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疆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二)

(2012-03-27 17:37:38)
标签:

古乐

新疆旅游

文化

喀纳斯

分类: 营销思考

新疆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二)

自然景观与民族文化齐头并进,协调发展

——新疆旅游发展的康庄大道

 

    由于国家“非均衡发展战略”以及新疆远离客源市场,新疆旅游发展现状与其资源品质、品类和总量相比显得相对滞后,除了旅游发展战略选择上存在一些理念意识上问题,但对还有广阔空间的资源利用和挖掘上,存在误区和失衡发展是造成新疆旅游发展滞缓的另一重要原因。在网上随便百度一下新疆风光图片,跃入眼帘的是令人窒息的美丽,挑战着人们的想象空间,多数人在惊呼新疆美景的同时,也会在心底暗暗发问,这难道是传说中的新疆吗?其实这样的发问即多余也显得很重要,“多余”在于新疆真的很美,图片中展示美只是“大美新疆”冰山一角;而“重要”则说明新疆太缺少有效推介,以至于世人对新疆理解还停留在“驮铃声声,烟尘阵阵”遥远的历史时空。是的,新疆需要重新向世界展示全新的形象,世界需要重新定位新疆,了解新疆。然新疆旅游要走跨越式发展,成为推动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突破口又在哪里呢?本文将从另一个视角来剖析新疆旅游发展中的问题。http://s10/middle/8fc6a704xbc367023f549&690 

一、           需求制造市场,但我们没有重视市场的需求

      有句白酒广告词我记忆很深,“80年代喝口感,90年代喝品质,今天我们喝的是文化”,一句广告词诠释了不同时期消费需求的变化,而随之对应的商品功能也在随需求的变化而变化,只有顺应了市场变化而变化的商品在市场中才有竞争力,否则只能被市场淘汰,这是市场经济的最简单也是最根本的准则。现在反过来看新疆旅游,不难看出,新疆的旅游景区、景点多是以观光为主,配以农家乐、渔家乐、牧家乐等简单的餐饮,而游客的总体消费感受比较单一,和出发前“感受新疆风光,体验异域文化”的消费预期存在很大的落差,加之新疆区域辽阔,景区、景点间交通条件有限,“旅长游短”的遗憾再次给新疆旅游减分。

     中国旅游起步晚,从走过了30多年的发展历程来看,前25年主要走的是原始资源利用型的观光旅游路线,只是到了近七八年才开始强调休闲度假旅游,总体发展还是比较滞后。好比卖酒,现在主流消费市场需要是“品质”和“文化”需求,如果我们还是注重产品的“口感”,则出现产品和市场的脱节,虽说当下仍有大量的消费群体注重“口感”,但其消费力总体低下,很难支撑起整个产业的良性发展,因此重视市场需求是产业发展的关键。放在旅游产业中看,“口感”相对应的则是“观光旅游”;“品质”则对应的是“休闲旅游”;“文化”则对应的是发展成熟的“度假旅游”和各种旅游业态并存的“复合旅游”,新疆旅游产业起步晚,其发展阶段是中国旅游高速发展时期,持续高速增长的经济,在富裕百姓口袋的同时,旅游消费变的大众化、普遍化,消费需求也从早期的“游山玩水,四处走左”,发展成“走进自然,体验文化,愉悦身心”的中高级消费需求,单一的欣赏美景不仅会造成审美疲劳,而且很难给游客沉淀记忆,很难满足游客“在旅行中身心得到放松”的深层次消费需求。http://s10/middle/8fc6a704xbc3675e3fa99&690 

二、           印象新疆和新疆印象,宣传推介与市场获取存在信息错位

     新疆之美!美在奇幻雄浑;新疆之美,美在文明交汇!为了发展新疆旅游产业,为了全方位的宣传推介新疆旅游,政府、旅游营销人不遗余力的在谋划着,从“我们新疆好地方”到“大美新疆”最后到现在的“这里是一生一定要来的地方!文化胜地大美新疆!”,从思路脉络上不难看出,新疆旅游营销从最早的“吆喝型”注重“口感”,逐步向“品质和文化”转型,从早期的笼统推介向精细化宣传过度,从宣传口号上越来越符合市场的需要和游客的接受。近期在网上调查发现,来自全国各地,包括部分海外网民,对新疆旅游总体认识和感觉还是差强人意。“神秘、雄浑、广袤、奇特、迷人、荒凉、好奇”是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同时代表着市场对新疆旅游的总体印象,从网友的评价可以看出,对于新疆旅游的认知还停留在自然风光上,而新疆浓郁的异域风情和多元文化交汇所形成的灿烂文化却很少被人关注或留下印记。

     “古丝绸之路横贯新疆,把古老的中国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连接起来,使得新疆成为古往今来东西文明搏击交融、荟萃交流、聚集沉淀之地和传播的中介之地,保留了大量的古城、驿站、古道、寺庙、碑牌、古墓、洞窟、岩画,浓缩了东西方文明的精华”;“新疆是中国著名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具有西域特色的民族风情绚丽多彩。古西域曾是羌人、塞人、吐火罗、匈奴、月氏、乌孙、鲜卑、柔然、铁勒、突厥、回鹘、蒙古等众多古代民族活动和交融的大舞台。目前新疆居住着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乌孜别克组、塔吉克族、满族、俄罗斯族、锡伯族、塔塔尔族、达斡尔族等47个民族,13个主体民族。各族人民饮食习俗、宗教信仰、民族体育、歌舞艺术多彩多姿”,这些资源都是构成新疆旅游发展的顶级资源,但这些资源多处在简单的原始利用和睡眠之中,不能不让人扼腕叹息。

     在文化与旅游的关系来看,“旅游的属性主要是文化的,文化是旅游的社会环境,是维系旅游并使之走向大众化的精神因素。”旅游本身就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产物,文化无论是在人们旅游动机、旅游的身心满足、以及旅游内容等等各个方面都离不开文化。宣传推介和市场获取出现的信息错位告诉我们,缺少文化支撑的新疆旅游很难摆脱市场所形成的固有认知和印象。http://s9/middle/8fc6a704xbc3685f37418&690 

三、           顶级资源却没有形成优势产业,文化的缺失减缓了我们前进的步伐

     新疆旅游资源富集,顶级资源数量也是国内少有的,但由于资金的匮乏和整个产业发展滞后,新疆的顶级旅游资源却没有成为国内顶级旅游产品,用全国旅游的标尺来衡量新疆旅游,可以用“三有三弱”来概括,即第一叫做有资源产品弱,第二叫做有基础产业弱,第三叫做有文化品牌弱,或许这样的概括在打击咱们新疆人积极性的同时,严重伤害了咱们的感情,但我们必须面对现实,承认差距,沉下心来,认真分析研究对策,新疆旅游是大有可为的。

     根据国际惯例,人均收入突破3000美金,则旅游进入休息旅游时期,而我国大多数省份都超过了这一标准,换句话说,中国已经进入休闲旅游时代,资源富集的新疆旅游发展迎来了最佳的发展时机。资源我们占有绝对优势,但市场我们却始终很难突破,原因在哪呢?前面我们谈了休闲旅游时代消费特性,那我们就从国内发展较好的几个景区或旅游目的地开研究分析,寻找我们的问题的所在。

      休闲旅游我们不能不说丽江,丽江其实不过是云南的一个普通小城,虽有古村落保存完好,但在西南不足为奇;那里的阳光也和云南其他地方没有太多的差异,但就是这个地方却成了“人类灵魂的家园”、“邂逅的天堂”,柔软的阳光软化人们双腿的同时,时间在那里仿佛也放慢了脚步,可以在那里没有理由的“发呆”,可以欣赏被“烙印化”的纳西古乐(其实就是洞经音乐,而其发祥地在四川的七曲山,目前还保留原汁原味的演奏,与那纳西古乐相比但却鲜有人知),雪山、古镇、阳光、古乐、人文构筑出丽江独特的旅游产品,与其说到丽江去旅游,不如说是到那里去放逐梦想,更要体验生活和感悟人生,从而使性情得到陶冶,心灵得到洗涤,信念得到升华,生命得到张扬。景观带来的是感官刺激,而文化的浸染则是能触及心灵深处,正是文化的感召形成磁石效应,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丽江的经验或许我们能借鉴些东西。http://s5/middle/8fc6a704xbc36830c38a4&690      

    “特色是旅游之基,文化是旅游之魂”。优质资源是打造优质景区的基础,文化则是景区的魂之所在,文化积淀构造品牌基础,文化产业构造旅游社会的独特魅力,景观可以通过现在科技手段加以改造升级,但文化的传承和影响才是景区活力的源泉。新疆旅游必须依托复合型资源,综合性发展,不能一条腿走路,一只翅膀飞翔,我们原本有两条有力的腿,但我们只注重其中之一的培养;我们曾有一对展翅翱翔的双翼,但我们却没有很好的去发挥。老天爷给我们留下顶级资源,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珍贵文化,这些正是推动新疆旅游发展的源动力。自然景观与民族文化齐头并进,协调发展,新疆旅游步入发展的康庄大道

 

                                                        2012年3月   新疆巴州

  

请关注:新疆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三)

             意识,左右新疆旅游产业的走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