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记者访谈】刘志毅:最好的采访是你成为了这个人

(2014-01-05 22:15:09)
标签:

南都奖学金

刘志毅

新闻

记者访谈

文化

分类: 记者访谈
       最好的采访不是这个人无限地信任你,而是你成为了这个人。”

       刘志毅,2013年7月入职《南方周末》。其调查性报道《危险的宝藏》曾获得2012年南都第八届新闻奖学金一等奖。2010年,在《南方周末》实习的他,为调查富士康连续非正常死亡事件真相,潜入全球最大打工厂富士康28天,写下记者手记《与机器相伴的青春和命运——潜伏富士康28天手记》,因此获得南都第六届新闻奖学金一等奖。

       他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实习期间因为《潜伏富士康28天手记》而引起了媒体对他的关注和报道。毕业后,他没有立即投身工作,而是成为了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1级的研究生。在此期间,他曾到财新《新世纪》杂志的综合部环境科技组实习,《危险的宝藏》写于该实习期。在他眼里,“就好像医生必须要救死扶伤,老师必须要教书育人一样,记者必须要揭露真相,就这么简单。”

       潜入富士康

     “其一是我想知道,其二是我认为应该还有不包括我在内的更多的一般公众应该知道。”于是,刘志毅决定潜入富士康。“我觉得之所以要去调查,是因为媒体是公器,那公器就应该为公众所交代,这是一个最根本的逻辑。”

       刘志毅说,当时富士康连续出现六起员工坠楼及一系列非正常死亡事件,一些报纸虽然进行过大篇幅的报道,但他觉得其中仍有谜团。因为所有人给出的自杀原因都千奇百怪,有些人是因为遭遇到挫折,但某些人的生活完全很顺利很平淡,甚至是一些相反的原因导致同样的自杀结果。

       在他看来,这件事是复杂又难以判断的,尤其对于记者。于是他做出了一个决定,“要不进富士康看看,它里面有几十万人,不多我一个也不少我一个。”

     “我觉得能够换一个角色去体验另外一种生活很特别。至于报道能不能出来,我不知道,出来之后影响会有多大,也不知道。但我能够确定的是这事是有意思的,经历过之后是有意义的。”

       同时他亦考虑到如果自己被分配在一个不合适的、危险的岗位,他可以出来之后再进去。“因为我实在是太不显眼了,我当时的时间成本也好,经历成本也好,足以让我重来无数次。而且我觉得这样的一个体验是完全值得的,所以我当时作为一个实习生就去了。”

       最好的采访是你成为了这个人

       刘志毅说,潜入富士康就好像在玩角色扮演。当真正正正去扮演一个角色的时候,就好像真真实实地活在了别人的世界中。

     “从那之后,我发现最好的采访不是这个人无限地信任你,而是你成为了这个人。当你成为他之后,你可以不用去跟他说什么,或者不用去探寻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而成为独家。”

       在富士康的采访给他带来了不一般的感受。因为他既是采访者,又是受访者,“我享受着角色转换给我带来的新鲜感,这是新闻最吸引我的地方。”当他写完这个稿子之后,他体会到“你要真正地去理解你想获取的信息,要有更多的观察,而不是把事实罗列出来。”

       但是他认为,这种角色扮演不适合于色情场所、赌场等。为了调查赌场的黑幕,作为记者只能作为旁观者去观察,而不能去参与。“如果参与到一些违法的事情上去,那肯定是不符合新闻伦理的。”

      你大脑思考出来的、判断的,才可以相信

       也许有人认为既是采访者,又是受访者的多重角色,会使报道失去客观性。对此,刘志毅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一个报道肯定是倾向性的。你理解了对方,不代表你只会站在他的角度。恰恰相反,是因为你理解了他,你理解了背后的逻辑,而不光是事实表面本身,这样会让你的报道更为全面,会使你不至于因为无知而写出你自己无法对他负责的报道。”

       在他看来,角色扮演是为了更好地了解事件的真相。而获得了解的前提是要经过思考和判断。“我们院长说过,你看到的不可以相信,你摸到的不可以相信,你听到的也不可以相信。只有经过你大脑思考出来的、判断的,才可以相信。”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我们总是用一些先行的预设判断来指导我们的行动。因为如果没有判断的话,这样的报道是没有价值的。”专业的记者往往是只在某一个点上,在某一个最犀利的角度上给出自己的判断,然后把符合判断的信息组织成一个足以站得住脚的报道。

       他认为,记者如果只是承担一个照相机或者是录音机的功能,那记者就变得毫无意义了。“你脑中要有一个基于你的经验和专业知识的判断。因为你有判断,你有情感,你有情怀,才会让你的报道更鲜活。”

                                                           中大—南都网教学实践基地实习生 黄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