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意”和“语义”辨析
意,意思、意图。《说文》:“意,志也”。心之所至,志向意念之意。字形上音下心,做察言知意讲。
义(義),合宜的内容、道理。《说文》:“义,己之威义(仪)也,从我、从羊。”字形上羊下我,羊为善美代表,强调适宜。
但是“意”偏重心之所想,侧重主观。“义”有合适合度合理之意味,侧重客观。
“义”和“意”同“语”构成了同音词,“语义”和“语意”。商务印书馆的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对于语义和语意的解释如下:
语义:词语、句子等的意义。
语意:语言所包含的意义,~ 深长。
二者在“意思”义项上有交叉重叠,外加《现汉》解释不甚清楚,所以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不注意区分,有二者混用的现象。区别二者,主要弄清二者在表示“意义、意思”上的侧重点和使用范围即可。
侧重点:
语义,指语言单位本身所具有的意义,是客观现实在人们意识中的反映,它同语音形式结合后,就形成了语言单位,强调是其客观存在的意义,一般指唯一的意义,语言意义。
语意,指语言单位经人们用于口头、书面表达后,融进了使用者个人的主观思想后所表达的意思,强调的是言语的意思侧重使用者表达时的情感和主观想法,意义并不唯一,言语意义。
使用范围:
语义可以指语素、词、词组、句子、句群、篇章这些语言单位本身所具有的意义;‚可以指指词语和词语相互配合组成语义结构后所产生或形成的隐层的关系意义,比如名词跟动词搭配组成的隐层语义结构里,名词跟动词就有一定的语义关系。例如 “小陆写信”里“小陆”是动词“写”的施事,“信”是动词“写”的受事。从‚我们能够看出语义多作为语言学研究中的学术用语,CCL现代汉语语料库中查得“语义”2152条,绝大多数作为学术用语出现。
语意可以指话语包含的意思,如“领会他人的语意”。‚可以指书面语古诗文等所包含的意思。使用范围相对“语义”来说宽泛得多,一般场合都可使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