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汉语普通话声母教学难点

(2012-06-23 10:05:48)
标签:

汉语

印尼语

声母

教学

杂谈

分类: 汉语教学

 

                           汉语普通话声母教学难点

                                         ——对比教语音

 

    汉语普通话中声母21个(声母都是辅音,但辅音不全是声母),印尼语中辅音22个。通过对比发现,这两种语言中的辅音写法和读音完全相同的有5个:mnfls,那么这五个辅音对汉语学习者来说绝对没有半点问题。但“不同”占大部分。首先从辅音的书写角度来看,印尼语的复辅音“nykhsy”是汉语普通话中不存在的,而汉语中的zhchsh  在印尼语中不存在;其次书写形式相同但发音不同的:pbtdgkcjhr;最后从发音方法和发音部位来看,印尼中有颤音r、喉音h和混合舌叶音cj,而汉语普通话中无。汉语普通话中的舌尖后音、舌尖前音和舌面音是印尼语中不存在的。

    那么对于以印尼语为母语的学生来说,学习汉语普通话声母的难点主要在于以下几点:

    第一,印尼语中不存在的舌尖后音“zhchsh”、舌尖前音“zcs”和舌面音“jqx”,是声母教学中的难点,另外学生容易把舌尖后音“zhchsh”与舌尖前音“zcs”和舌面音“jqx”相混淆,这点是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那么在教学生zhchsh的时候,首先要先教学生舌尖前音zcs,教师夸张并延长发音,让学生模仿,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教师的舌头的位置,让学生自己慢慢领会这组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然后由舌尖前音带出舌尖后音。先发舌尖前音然后慢慢地把舌头翘起来,放松,舌尖触碰到硬颚。然后教师可以采用“听音改读,举左右手”等方法带领学生反复练习两组声母。

     第二,印尼语中有清浊的对立但没有送气音和不送气音的分别,所以送气音“ptkcchq”和不送气音“bdgzzhj”的教学是难点。例如,汉语普通话的声母“b”与印尼语的辅音“p”发音相同,但书写形式不同,类似的还有“dtgk”,应加强对比练习,加以区分。教学中教师应先教不送气音,后教送气音。那么对于汉语中的送气音的教学,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把手或一张薄纸放到嘴巴前,发送气音时能够明显地感受到外出的气流,如果手没有感受到气流或者纸张没有任何颤动,则说明发音错误。

    第三,cjhrx在汉语拼音和印尼语中的书写形式相同但发音方法和发音部位不同。那么汉语老师在教这几个声母的时候一定要特别强调,他们和印尼语中的辅音长得一样,但发音完全不同,那么母语就容易使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产生“负迁移”。那么教师反复强调在两种语言中该辅音的不同发音,采用多种方式加以练习,是可以克服的。印尼语中“c”是舌尖舌面与前颚接触,发音部位比汉语声母“c”略高一些。所以发汉语声母“c”的时候,教师强调把舌位放低,舌尖接触下齿背,有强气流从齿缝中冲出来,那么学生很快就能区分二者。声母“h”的发音部位是舌面后,发音时舌面后部接近软腭,气流从舌面后部和软腭形成的窄缝中挤出。印尼语的“h”是通过声带收缩而发出的,是喉音,但二者听起来差别不是特别大,所以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声母“h”。“r”和“sh”发音相近,只是摩擦弱一些,那么在教这个声母的时候,可以用延长声母“sh”的发音带出“r”,并且声带颤动,在汉语普通话中舌头颤动不明显,但在印尼语中“r”舌头颤动明显。“x”在印尼语中作起音时念成“s”,尾音时念成“ks”,汉语声母“x”舌面音,舌头要放平,舌尖抵住下齿背。

   教师了解学生的母语与目的语的异同,可以抓住他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来教,这样教学效果会更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