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听课感想

(2012-11-14 18:20:18)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研博文

对于伦老师所执教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我的听课任务是绘制课堂教学流程观课表

纵观整个课堂流程的图表,我们可以看出,伦老师的课是经过精细构思和设计的。从最初的问题导入,到检查课文生字词的预习,再到对课文的品读与感悟,分享图片资料,再至最后的小练笔,以及课后作业的布置,无一不显示出伦老师巧妙的设计。

细观课堂流程图,我们可以看到,伦老师既着眼与大局也同样没有忽略细枝末叶。个个环节都是紧密相扣,缺一不可的。在品读课文,感悟人物感情这一环节中,更是安排的十分合理,既有一笔带过的大的理解,也有抓住字词详细理解的段落。比如第八自然段,伦老师把这段分成三个部分,和学生一一细细的品味了一番。抓住了“衣衫褴露”、“得意洋洋”、“原指望”、“只能”等很多词语,让学生深深的体会到外国人的趾高气扬,体会到中国人的悲哀,体会到“中华不振” 

所以,在时间这样方面,可以看出,老师只是在起一个引导的作用,引导学生去回答,去思考。让学生把最后的答案说出来,而不是老师告诉学生答案是什么,让学生被动的去记,去写。并且,在读课文的过程中,伦老师也给与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读,去思索。在最后的练笔中也是,让学生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写下他们想说的话,而绝非是老师把答案,或者人物的感情基调直接告诉学生,让他们丧失一个思考的机会和动手的机会。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需要。”课堂教学首先要以人为本,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新课程标准要求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应该着眼于知识、能力、人格、素养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全面和谐发展。新课程标准这种“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新的方向,是构建课堂教学的前提。

因此,纵观整个课堂流程图表,我们可以看出伦老师精湛的教学技艺和熟练地驾驭课堂的能力,以及他对学生深入而细致的了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小见解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