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芹人曹霑画册》是暗藏机密的“藏头画”?
(2016-10-07 00:05:22)
标签:
曹雪芹重要发现抄本特点曹雪芹叔辈人物 |
《种芹人曹霑画册》是暗藏机密的“藏头画”?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表现在许多方面,其中如藏头诗(或嵌字诗)等。
藏头诗,广为人知的有唐伯虎写的“我爱秋香”:
我画蓝江水悠悠,爱晚亭上枫叶愁。
秋月溶溶照佛寺,香烟袅袅绕经楼。
又如《水浒传》第六十一回《芦花丛里一扁舟》:
军师吴用为了诱迫卢俊义下山入伙,化装成算命先生,在卢俊义家里的墙上题下的反诗。似的每一句第一个字合起来,就是“卢(芦)俊义反”四字。后来卢俊义家的管家向官府告发,逼的卢俊义不得不上了梁山。
学界根据《种芹人曹霑画册》作品时代、参与其中人物的生活时代地理背景、印章等,其他文献记载的与陈本敬之父陈浩有交集的曹芹溪、和其他文献记载的曹霑号芹圃、脂砚斋批本里提到的(曹)芹溪,“忆昔茜纱窗”印章等,基本上可以推断此种芹人曹霑,应该就是《红楼梦》增删者曹雪芹。(注意,按《红楼梦》文本,曹雪芹自己书写他自己就是《红楼梦》增删者,不是原著者,其他都是学者自己的解读。)
除非有人对提出反证,或对“忆昔茜纱窗”的判断等提出反对证据。
既然曹雪芹上述画册作于乾隆二十六年,此时至少几个脂批本已经在其微圈流传,八十回草稿基本完成,可谓其痴心其中、上瘾其中。
那么此时,曹雪芹请几位好友高人题诗作证的画册,当不是一般随意为换钱之作,为多卖几个钱而请友人题记。不然,日后如何与朋友交代,交往?这些友人如果知其换钱目的,自然不及馈赠一些更直截了当。
同时,君不见曹雪芹好友们,没有一个可以大庭广众之下说他与《红楼梦》的关系,既然如此,处于深度增删、创作中的宅男曹霑,又喜好作画,特殊时期作此画,是否另有深意?是否会借机将其热衷的《红楼梦》内容信息藏于其中?
俺一向最反对对《红楼梦》著作过度使用谐音方法索隐,红学界有学人乐此不疲。
但这里基于如下原因,使用一次:
按其画册中画的顺序和内容发音、文字:芜菁、芋头、残荷、茄子、秋海棠、东陵瓜、渔父与鸬鹚、峭石与灵芝。是否可能暗藏:“无玉何且求,东渔(或刮雕、刮余)录灵石”大致意思?
是少,芋头(“玉”)、灵芝与峭石( “灵石”),按《红楼梦》写作手法是没大问题。
无玉:甲戌本第一回,“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 。“吴玉峰” “吴玉峰”=无玉(石兄)逢。即无玉(石兄)不在,无法再联系的时候,将作品改名为《红楼梦》的。
东渔:或借东渔人,或二字需商榷。或刮雕、刮余?
果真如此,其所藏大意就是甲戌本中“石兄(玉兄)。。。。。。空空道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
难道《种芹人曹霑画册》中曹霑的 “□中(?)”(两次)、“写意”(两次)、“曹□”和“闰?周”(两次)、“忆昔茜纱窗”、“是甚么”(两次)、“有为”(一次)“等闲章, 意在强调、提示什么?
此时的曹霑艺术手法已经锤炼的炉火纯青,又出手盖有“忆昔茜纱窗”印章,画作内容是否很容易会与《红楼梦》相关?
作此画,难道醉翁之意不在酒?是“藏头画”“嵌意画”?
姑且与各位做一探讨,抛砖引玉。
其实,这是次要的。
主要的是:曹雪芹文物的发现,直接关系到《红楼梦》作者的问题,一下就把那些以曹雪芹为子虚乌有,或者非曹姓的某人的化名为前提基础的《红楼梦》作者说,包括 “曹雪芹”乃洪昇夫妇共用的化名的洪升学说、“曹雪芹乃子虚乌有先生,《红楼梦》作者为吴玉峰”说、“曹寅后人曹雪芹与《红楼梦》无关”等大量学说秒杀掉。因此这些学人无法回避这个文献。
总之,可谓大陆港台学者联合作战,在大陆高树伟、黄一农先生等(关于《枣窗闲笔》考证)、香港顾斌先生、台湾黄一农先生等(关于《种芹人曹霑画册》、曹芹溪考证)等合作下,主流红学打了一个漂亮仗。
需要指出的是:
虽然主流红学这个战役取得了决定性的巨大胜利,但主流红学以前一直畏缩不敢正面与非出来各种学说交流,没有自信或旁若无人的盲目自信。不敢在自己的刊物上公开公正PK各家学说,而被有的学人比作“自闭症患者,有自己的世界”。
是真假不了。主流红学何惧之有?
正确面对历史文献,才能解决历史问题。
事实上,有身前身后事迹的曹雪芹的叔辈人物,与曹雪芹的文物一样,难以发现。
曹雪芹叔辈人物(曹曰玮)的发现,与《种芹人曹霑画册》判为曹雪芹本人之作,与裕瑞《枣窗闲笔》被判为真,同属红学研究从二十世纪进入二十一世纪后,这段时期的三大重要成果。
红学研究还有一个贡献,就是民间学人提出的各个《红楼梦》作者人选。尽管这些学说,没有文本依据,没有历史文献线索,但学者们从各个角度深入挖掘《红楼梦》本身可能有的各种信息,弥补和拓展了对《红楼梦》的写作背景、元素、参照等等方面许多的研究空白,特别是为主流红学提交的证据进行严格把关。促进其学术严谨度。
中国人向来有吃水不忘挖井人传统。《红楼梦》原著《石头记》的原作者是谁?是重中之重。
原著者的信息,幸亏被曹雪芹好友口述,并被此好友的亲戚裕瑞记录下。
学人多按照自己的意向理解古代文献,因此造成以假判真的情况。对《种芹人曹霑画册》如此,对裕瑞《枣窗闲笔》也是如此。
学人至今依旧犯对《种芹人曹霑画册》以前的判断一样的错误,或不自信,或过于自信。只取对自己有利的判断。
对《枣窗闲笔》有利自己的就认为是正确的,否则就是把裕瑞在家里内部的谈话,说成裕瑞道听途说。且不说,这道听途说也是乾隆年间曹雪芹和好友们走过的道,路上接乾隆大道地气的人们说的,也是曹雪芹同时代的玩伴的说法。各位能穿越道听途说到吗?
现在是学界面对裕瑞《枣窗闲笔》记载的—曹雪芹叔辈人物、《红楼梦》原创者的时候了。
2000多年前的海昏侯,尚且留有基本完整的牙齿遗骨,康熙时期的状元墓中--曹雪芹叔辈人物曹曰为何却是无头遗骸?(图略)
曹曰玮随身所带的灵通宝贝(文献证据待公开),这才是《红楼梦》创作重要基础之一!其他学说的人选有吗?
另外,按现有文献,曹雪芹生卒准确的说法,应该是:
卒年:乾隆二十六年(作画册时间)-乾隆三十三年(永忠哭曹侯之年)
生年:乾隆二十六年1761-乾隆三十三年(1768)-40。
(“四十年华”与“年未五旬”取相同交集40)(1712年)
《种芹人曹霑画册》的确认,可以推得曹芹溪的正确,进而可以推得脂批本中“芹溪”的难得。
但不等于说脂批本都是原始文字,过录本而言,看看出版的《六合拳谱》就知道,中国手抄本的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最民主--抄者自己可以随意改名、增删文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