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神拳与太祖神拳

标签:
济源神拳太祖神拳岳武穆王拳谱姬龙凤济源没有异人 |
《搏击》2015
10期有郭华东先生《济源神拳与太祖神拳》一文,写出了俺想说的结论。此文意义重要,更能帮助各位看清:济源太祖神拳传人,与河南陈家沟吸收姬氏武学一样,吸收了《岳武穆王拳谱》充实自己的历史。
根本没有什么姬龙凤在济源遇到什么异人的历史。姬公与异人的对话,是今人编造的故事。在此基础上的其他故事:什么心意捶在济源失传;姬公在神码济源遇到的异人是李某等等,都是搞笑。
今转文于此,供各位参考:
“。。。济源神拳拳谱中,涉及拳法的有《金刚拳》、《六合心意拳》、《黑虎拳歌》、《神拳歌》、《大洪拳歌》、《二路洪拳歌》、《二路炮捶》。笔者曾见一拳谱《太祖神拳势刀枪棍棒解破拿法》,其内容包括金刚拳、大小红拳、二郎拳、黑虎拳、燕青拳。金刚拳、黑虎拳为有名的少林拳法,在少林武术的传承中,将托名宋太祖所传的红拳亦称之为洪拳,或称之为神拳,则是一种独特的现象。《少林寺资料集续编》收录的《抄本拳学要诀》中有“太祖神拳”、“小洪拳歌诀”,其首句皆为“小洪神拳出少林”。山东苍山县神山镇流传的冷氏太祖拳谱四路拳势歌,起势皆称“太祖神拳”,末句为“若问此拳名和姓,少林山中头一功”。由此可见,济源的神拳应为少林太祖红拳(神拳)的一种。
济源神拳拳谱的神拳歌:
神拳立势刚强,左邪行拉马不忙。正神拳仙人指路,猛虎势下立停当。青龙出水湮花,刀对鞘专打鼻凹。曲肘势黄龙发喷,端塔势好似夜叉。关公单刀斜砍,总神拳关平上下。往前打坤龙出水,往后卸黑虎翻身。四平神拳定太平。
河南温县陈家沟流传的《少林拳谱》有红拳歌诀:太祖立势最高强,丢下邪行鬼也忙。上一势先打一个金鸡独立,下一势刀对鞘立死当场。懒插衣往里就採,护心拳盖世无双。喝一声小擒休走,一条鞭打进不忙。滚替脚眼前遮挂,当面拳死在胸堂。上三路打一个黄莺拿嗉,下三路抓神沙使在脸上。即便抬腿转随腰环,二龙戏珠赛神枪。跟子就起忙把头藏,雀地龙按下,急三锤打进着忙。上一步打一个蛟龙出水,下一步再打个正应情庄。骑马势转步吊打虎,抱头去时推山人难防。要知此拳出何处,名为太祖下南唐。对比两种歌诀的关键用语,可看出它们应同为少林太祖红拳(神拳)之支派。
另外,陈氏拳谱中的《一百单八势长拳》,外界又称之为通背拳,显为据明戚继光所创三十二势吸收其他拳法改编而成。1936年,山西洪洞通背拳传人樊一魁编著出版了《忠义拳图稿本》一书,其序言说:“此拳乃河南郭永福所传”、“郭在少林寺曾受艺”,诚非虚言。托名宋太祖的拳法历史源远流长,明戚继光《纪效新书》卷14提及宋太祖三十二势长拳,郑若曾所著《江南经略》中所列拳派十一家即有赵家拳(赵太祖神拳三十六势,芜湖下西川二十四势,抹陵关下韩童掌拳六势),王圻《续文献通考》卷166亦提及赵家拳(附注云:赵太祖神拳)。太祖拳法不知何时传入少林寺,明赵光裕著《新携武经标题正议注释》(万历十六年刻本)所附《阵法马步射法棍法》一卷中即记有一长一短两首“邵陵拳势歌”,实为宋太祖拳法二十四势,可知早在1588年前太祖拳法已传入少林寺。
河北《巨鹿县志》亦记载明朝正德年间有河南滑县曾先生在巨鹿传授少林大洪拳。河南登封的磨沟、阮村两地自明中晚期即流传有少林大小红拳、关东拳、关西拳,供奉有紧那罗王神像,称其为挪挪爷。成书于明末清初的《通臂拳谱》(鲍玉龙藏),其《通臂拳问法第十解明》第一问:“昔有一教师请问与老师曰:天下拳祖生而知之者有几人焉?师曰:生而知之者有三,一曰宋太祖少游关西老游关东,中年下南唐打世界,脚踢乾坤建都于汴梁,为中原生而知之者,第一祖师也;二曰少林寺内出一紧那罗王,拳分三十六势足打七十二腿,扫荡叛逆诛寇有功,官至极品,为中原生而知之者,第二祖师也……”。
济源少林太祖神拳长期传承于本地,局于一隅,不为外界所知。因其拳谱中有六合心意拳论而引起心意拳史研究者们的注意,蒙在其身上的神秘面纱才不断被揭开,然而由于拳谱尚未完全公开等种种问题,还有较多悬疑有待进一步考证解答。”。
胡:俺曾请山东太祖行家,看济源神拳拳谱,专家也说是太祖拳的流变。
这里再附上《太祖神拳势刀枪棍棒解破拿法》,供参考。
所以,民国四年(1915年),济源郑廉浦从京城回济源的时候,路过好友济源原作杰家,看到原作杰所藏《武穆拳谱》,于是和原先生说这是形意真谱,而急忙抄录带回京城。于1918年率先公开刊登于《《京师体育》。
这一历史情节,给出两个信息:
一、如果原作杰藏谱不是《武穆拳谱》,郑先生断然不会把人家的拳谱,乱命名,原先生也不会同意的!
二、如果济源不是抄自别家拳谱,原先生也不会同意郑先生所说得《武穆拳谱》它是别家拳法--形意拳的真谱!更别说让郑抄走,去宣传了。
三、今人所见济源传人酒小郎先生藏本,也不是当年郑先生所见所抄的原作杰先生那个藏本。
原作杰先生那个藏本早于今日所见各个版本。
后一篇:看看颜紫元的心里有多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