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科学知识能够有效传播 ——科普读物大众读者阅读情况调查

(2012-08-24 10:01:36)
标签:

科普读物

科普图书

引进版

青少年阅读

文化

分类: 读者调查

出品单位:阅读行为调查中心

联系方式:(01088361912 bookinfo@vip.163.com

调查日期:20128

版权所有,请勿转载!

 

科普读物从概念上来讲就是与科学技术普及有关的书籍,它需要具备三个特点,第一要把复杂的科学理论用最简明的语言加以说明,使一般读者能够大体明白其中的道理,做到深入浅出。第二,所介绍的科学知识一定要准确无误,不能有含混不清的概念,更不能是错误的知识。第三,科普读物应以介绍当代科学新成就为主要任务。

    科普读物对于大众是十分重要的一类书籍,科学知识是现代公民在生产生活中需要了解的重要内容,科普则是将人类研究开发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内容,为公众所理解,因此只有科普变成一种常态,才能让科技真正得到普及。阅读行为调查中心策划科普读物读者阅读情况调查,旨在了解目前我国科普读物在大众读者中的普及程度,以及科普图书市场的现状及问题。

科普阅读集中在上学期间

    本次调查采取网络发布问卷的形式,共回收问卷1371份。参与调查的读者中,“50后”读者占6%,“60后”读者占10%,“70后”读者占20%,“80后”和“90后”读者分别占样本总量的38%26%

在科普读物的读者层次方面,调查中显示,“70后”、“80后”和“90后”的读者中阅读科普读物的人数比例较高,而“50后”、“60后”读者阅读科普读物人数比例略低,可见科普读物的读者年龄层次偏低。而在对于科普读物的青睐程度方面,参与调查的读者中72%的人表示喜欢阅读科普读物,大部分读者认为科普读物有助于自己开拓视野、有益于提高常识和科学文化的普及,是必须要进行阅读的。

http://s2/middle/8fb25547tc7f95db66811&690——科普读物大众读者阅读情况调查" TITLE="让科学知识能够有效传播 ——科普读物大众读者阅读情况调查" />
    调查中数据显示,读者阅读科普读物的时间主要在小学到高中时期,其中初中时期科普阅读比例最高,而小学时要高于高中。可以看到,大众读者接触科普读物的时间段集中在上学期间,特别是1215岁之间,而在大学期间或者是工作之后,就很少会再去阅读科普读物。也正是因为如此,参与调查的读者中,有32%的人都认为科普读物可以算作是少儿图书,并不适合于成人进行阅读,可见部分大众读者对于科普读物的认知仍然存在一定问题,对科普读物的阅读情况也存在一定缺失。

http://s11/middle/8fb25547tc7f95f04f99a&690——科普读物大众读者阅读情况调查" TITLE="让科学知识能够有效传播 ——科普读物大众读者阅读情况调查" />

难以跻身畅销书

百科类最受关注

 回顾阅读行为调查中心其他类别图书读者调查数据,小说类图书读者主要依靠阅读电子版,少儿图书则主要通过购买来阅读。而在科普读物的大众阅读渠道方面,调查数据显示,多数读者会选择从图书馆进行借阅,这一情况与其他类别图书有明显不同。图书馆科普读物品种较多,也较为齐全,因此多数读者阅读科普读物会选择通过图书馆借阅,而并非购买。其次,在实体书店购买科普读物的比例为41%,高于网上书店比例,从侧面反映出,科普读物在实体书店中的品种较网上书店更为齐全。

 透过相关数据看到,由于读者更多选择在图书馆中借阅科普读物,因此图书馆应该对于馆内借阅图书结构进行调整,更多增加科普读物与少儿科普,让读者了解更多先进的科技知识。

http://s12/middle/8fb25547tc7f96299844b&690——科普读物大众读者阅读情况调查" TITLE="让科学知识能够有效传播 ——科普读物大众读者阅读情况调查" />

 提到科普读物,绝大多数读者的脑海中,首先会出现《十万个为什么》这套百科全书。不可否认,《十万个为什么》可能是每个读者接触的第一本科普读物。在调查中显示,81%的读者都看过该书,比例非常之高。《十万个为什么》是中国第一本普及版的百科全书,初版即发行五百多万册,它在传播知识、普及科学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而之后冠名“十万个为什么”的图书也层出不穷,但明显属于跟风作品,影响力完全不能与《十万个为什么》相较,而这一现象也反映出我国科普图书市场中精品图书十分匮乏。

 从数据中可以看到,在各类科普读物的购买比例方面,百科丛书不出意外排名首位。百科丛书能够介绍各类科学知识,且内容深入浅出,比较符合青少年读者的认知方式和阅读特点,是科普读物中最具代表性的类别。紧随其后的为宇宙外星类科普图书,此类题材受到读者青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大众对于宇宙外星的好奇与探索。而生态环境类和其他科普读物购买率偏低,其中市场上像生活百科题材的科普读物数量颇多,但内容不够新颖,读者认可度不高。

 可以看到,百科丛书仍然是购买比例最高的一类科普图书,而大众读者对于其他类别的购买频率则不尽如人意。参与调查的读者中真正会经常进行购买的读者只有19%,更有17%的读者从来不会去进行购买。因此如今的科普读物很难跻身畅销书行列,很难出现畅销作品,可见科普读物若想畅销,务必要做出精品。同时,调查中显示,在购买科普读物时,如果同时有电子版和纸质版,63%的读者都会选择购买电子版进行阅读。

http://s15/middle/8fb25547tc7f9645d3b8e&690——科普读物大众读者阅读情况调查" TITLE="让科学知识能够有效传播 ——科普读物大众读者阅读情况调查" />

图书内容是关键

引进版更受青睐

 在选购科普读物时,读者最为关注的是图书内容,63%的读者都最为注重此方面,而出版社和作者则为次要因素,可见科普读物想要迎合市场还需在图书内容和选题上多下功夫。同时,科普图书内容需要兼具知识性和普及性,参与调查的读者中56%的人认为科普读物首要应该注重于知识性,应给出准确的、新近的知识,其次才是增加趣味性,做到浅显易懂。

 然而由于科普读物编著的难度,造成此类图书内容粗制滥造,抄袭拼凑,还出现不少错误知识,调查中就有不少读者反映这一情况。像风靡一时的《水知道答案》一书,被当做科普读物受读者追捧,之后还陆续推出系列作品,而事实上该书早已被证实为伪科学作品。科普读物作为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重要书籍,务必应首先对图书内容多加审核,确保其准确性,杜绝此类伪科学图书的出现。

http://s10/middle/8fb25547tc7f9662c4899&690——科普读物大众读者阅读情况调查" TITLE="让科学知识能够有效传播 ——科普读物大众读者阅读情况调查" />

 科普读物中不乏一些经典著作和具有颇高读者口碑的作品,调查中可以看到,《时间简史》、《昆虫记》等经典科普读物的大众阅读比例均较高,超过30%的读者进行过阅读,其中英国物理学家霍金的《时间简史》,1993年开始在中国发行,至今还保持着不错的销售情况,一直处于科普图书畅销榜中。由此可见,虽然科普读物很难成为畅销书,但经典作品一定能够成为常销图书。

《发现之旅》一书2012年引进上市后便取得了不错的销量,该书收集了伦敦自然史博物馆里数百幅珍贵藏品图片,而这类科学与其他领域学科交叉的图书,也是目前国际上科普图书的一大趋势。

 此外,将社会热点与科普相结合的选题,也成为科普读物中比较受到青睐的题材。像《谣言粉碎机》等一批图书就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这一题材的科普读物将食品安全、环境、健康知识等目前社会的热点问题,用通俗幽默的语言进行讲解,揭示事实真相,因此对于大众读者来说意义重大。

 从以上部分科普图书读者阅读比例也可以看到,国外科普作品要远远高过国内科普书,在读者倾向性方面也是如此,多数读者更加青睐于国外作品,认为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一方面国内科普读物缺少相关的先进科普理论作为基础,与国外科学研究成果存在较大差距。另一方面科普作者数量非常少,由于单靠科普读物收入很难维持生计,科学研究者并不热衷于写科普图书,也就造成目前科普作者难觅的现状。同时,写作者缺乏科普的写作技巧,缺乏感染力,并且作者年龄层次偏大,不够贴近于大众读者感兴趣的内容。

 随着越来越多引进版的科普图书进入中国市场,我国科普图书出版也应向国外著作取经,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改进写作方法和选题方向,创作出更加适合于大众读者阅读、满足读者需求的科普作品。当然,在科普图书作者的奖励机制上也应有所调整。

缺乏普及性与成人读物

 在与国外科普作品存在差距的同时,国内科普图书市场也存在各方面的问题,例如数量少、趣味性低等等。而在大众读者的观点中,目前科普读物的首要问题便是缺乏普及性,多数图书知识模式生硬,例如采用一问一答的“填鸭式”方法给出知识点,只追求事情的结果,做不到引导读者去进行思考,也就传达不了科普精神。其次,由于缺乏先进科技知识,不少科普图书选题都局限于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难以吸引读者关注。

 相比其他类别图书科普读物数量确实过少,经典著作就更加难觅,虽然不少大众读者都喜爱阅读科普读物,但目前此类图书市场仍略显尴尬。值得关注的是,不少作家会把科普读物当作“小儿科”,也甚少去创作此类图书,因此国内科普读物市场中少儿科普占据绝大部分,而严重缺乏成人读物。如今科学松鼠会和果壳网的出现,都是令人欣喜的,不但能够培养一批科普后备力量,也是为未来科普图书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http://s3/middle/8fb25547tc7f969372482&690——科普读物大众读者阅读情况调查" TITLE="让科学知识能够有效传播 ——科普读物大众读者阅读情况调查" />

青少年科普读物阅读情况

 在本次调查中,阅读行为调查中心还对694名家长进行相关调查。虽然坚持倡导儿童阅读,但我们对于科普读物阅读却始终有所忽略。事实上,科普读物对于孩子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学生知识的积累除书本之外主要依靠科普图书。调查数据显示,77%的家长都认为科普读物有益于孩子知识面的扩展,对于孩子来说是有非常大益处的,因此应该要多进行阅读,可见目前绝大多数家长对于科普读物的认知是正确的。

 而在儿童倾向性方面,62%的家长表示自己的孩子比较喜欢科普读物,但值得关注的是,20%的家长表示自己的孩子由于学习压力较大、课业较为繁重,并没有时间去阅读科普图书,也反映出学校及教师对于科普读物不够重视,使青少年在阅读科普图书方面有所缺失,往往只关注于书本中所学知识,没有时间去阅读课外图书。此外,仍有18%的家长表示自己的孩子不喜欢阅读科普读物,而主要原因就是排斥知识性读物的阅读,觉得这类图书不好玩,很难理解,这也就要求面向对象为青少年的科普读物一定要具有较高趣味性,语言要更加浅显,以适合于低龄读者。

 在家长为孩子购买科普读物方面,调查中显示会偶尔进行购买的比例最高,占样本总量的43%,也有不少家长表示会经常购买少儿科普图书,比例为35%,同时到图书馆借阅的情况也比较普遍。据数据情况来看,目前家长购买科普读物情况比较理想。

 家长在选购科普读物时经常会遇到一种情况,选来选去还是只能购买《十万个为什么》一类的百科丛书,面对市场上种类繁多的科普读物,家长往往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对于这种情况,学校、教师及教育部门需要起到引导作用。本次调查中可以看到,72%的家长都倾向于参考相关推荐书目再进行购买。事实上,包括新闻出版总署在内,不少机构都推出过各类推荐书目,也都涵盖科普类图书,家长在选购时可以进行参考。当然,针对科普读物的特殊性,如果能推出专门的科普类图书推荐书单则更能方便读者进行购买。此外,由于科普读物内容有深有浅,因此“适龄”非常重要,因而推荐书单可以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制定,学校和教师也可以针对学生情况推荐阅读一些适合的科普读物

http://s16/middle/8fb25547t7a65bdef3e5f&690——科普读物大众读者阅读情况调查" TITLE="让科学知识能够有效传播 ——科普读物大众读者阅读情况调查"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