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349)《三国演义》地图本(2)

(2016-08-29 20:51:08)
标签:

(1349)《三国演义》

分类: 50周年校友情
《三国演义》地图本(2)
(周文业)
《三国演义》主要事件全图
1、刘备战黄巾
【故事】东汉末年黄巾起义,朝廷三路出兵镇压,幽州太守刘焉出榜募兵,刘备、关羽和张飞在涿县桃园结义,起兵讨黄巾,转战今河北、山东、河南等地,先后助卢植、皇甫嵩、朱儁,曾救出董卓。平黄巾后刘备先后任安喜县尉和平原县令,在安喜县时张飞曾怒鞭督邮。
【虚实】历史上刘备确实曾“讨黄巾有功”,怒鞭督邮的不是张飞,而是刘备本人,《三国演义》移花接木转移到张飞,更符合人物性格。
2、曹操、孙坚战黄巾
【故事】曹操先后任洛阳东部尉和顿丘令,东汉末年黄巾起义,曹操起兵镇压黄巾起义,先后转战东社和下曲阳。黄巾起义平定后,曹操先任济南相,后在洛阳任典军校尉。孙坚先在钱塘任校尉,后任盐渎丞、盱眙丞、下邳丞。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孙坚与黄巾军激战宛城。黄巾起义平定后,孙坚任长沙太守。
【虚实】《三国演义》描写曹操和孙坚的出场是在颖川战役和宛城战役,两次战役在《三国志》中都有相应的记载,《三国演义》有关曹操和孙坚战黄巾的这些描写基本属实,但也有省略。
3、董卓进京
【故事】东汉朝廷在镇压了黄巾起义后,内部宦官和外戚发生争斗,外戚何进被宦官杀害,而袁绍、曹操又因此大杀宦官,朝廷一片混乱。董卓趁机带兵进京,废少帝,立献帝,专权朝政。曹操借献刀谋刺董卓失败而出逃。曹操途中在中牟县被县令陈宫先捉后放,在成皋误杀吕伯奢。曹操到陈留,矫诏起兵,各路诸侯纷纷响应。
【虚实】曹操谋刺董卓及陈宫捉放曹,一般认为都是虚构。中牟和成皋地理位置与事件发生顺序有矛盾,其原因可能很复杂。
4、诸侯讨董卓
【故事】十八路诸侯聚会陈留讨董卓,刘、关、张随公孙瓒参与。孙坚为先锋,在汜水关与董卓部将华雄大战不胜。关羽温酒战华雄,诸侯震惊。虎牢关三英大战吕布,吕布不敌,董卓被迫迁都长安。
【虚实评议】历史上关东军阀讨董卓只有十四路,《三国演义》根据故事发展需要增加了四路,凑成整数十八。这四路是孔融、陶谦、马腾和公孙瓒,这四人在后面都是重要的人物。汜水关和虎牢关实际为同一关口,关羽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均为虚构。
5、军阀混战、诛杀董卓
【故事】董卓迁都长安,曹操追击,在荥阳被徐荣击败。孙坚藏玉玺回江东,被刘表截击,两家从此结怨。联军解散,袁绍夺取冀州,在盘河界桥与公孙瓒大战,刘备出兵支援公孙瓒。孙坚跨江击刘表,中伏身亡。王允巧使连环计,离间董卓和吕布,王允和吕布合谋诛杀董卓。董卓部将李傕、郭汜等起兵犯长安,王允跳楼而死,吕布出逃,李傕、郭汜专权。
【虚实】历史上曹操确实在荥阳被徐荣击败,但荥阳在汜水关之东,《三国演义》为情节需要,安排荥阳之战在汜水关之战之后,地理上完全不合理。孙坚跨江击刘表与历史也有一定差异。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