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站桩松腰系列:我的腰疼不知不觉好了

(2016-10-24 09:49:53)
标签:

丹田

养生

呼吸

命门

分类: 松腰系列

 山东莱芜灰灰

 

我是今年8月份通过网络周六的教学,跟两位学习的,梁老师调形,听黄老师带功,学的时间虽不长,但效果确实出人意料的好。http://r.photo.store.qq.com/psb?/V12Kf4NS2UaCrZ/pVLYiChQWbmzJXLx608CkUMOrPr*K*EZ50moEzoAMOg!/o/dHcBAAAAAAAA&bo=TgLpAU4C6QEDACU!

我因为从事办公室类的工作,长年累月伏案,腰椎、颈椎都不好。特别是腰椎,站的久了,坐的时间长了就会疼的不得了。当时对站桩松腰感兴趣,但并不知道其中的效果怎么样,老师很耐心的解析这个站桩的很多优点,我是想着试试学着看看。开始的时候,老师根据我的个人情况说:“你现在的身体状况,腰有劳损,内气不足,先培补能量,不能直接站桩,就先练腹式呼吸。”当时梁老师教我学到腹式呼吸,丹田开合。自己才练了不到一周时间,就感觉里面热乎乎的,有时躺在床上练腹式呼吸,把手一放到肚皮上,就觉得非常的热,不单单是表层的热,后面脊柱那里也是热乎乎。这是这么多年来自己首次能感觉到里面的热、暖,就这样,腰酸痛的毛病就在短短的一周内基本好了!我真的惊叹,一个简单的腹式呼吸,威力竟然这么大!但是细细想来也明白了:那个腹式呼吸的力点,找到了也就简单了,找不到的话也不是那么容易哦,因为老师教的方法很到位,一听看着,二试试着,三体会多体会,四再问问,五说感受,老师听了我的感受说对了,那个感受真对了,就知道自己做对了。原来网络学习也很简单到位,这是我之前想不到的呢。后来,老师教我做命门处脊柱的上下开合,刚刚开始,找不到力,出不了力,也不会使劲,命门那里动也不动。老师说别着急,会找到力点的,耐心点。经过多次的调形和讲解,现在基本做到位了,感觉到了那个力点,做出弹性来了,这样做起来也舒服,气感也强,命门里开合一会就热乎乎的,就凭这个腹式呼吸和命门开合,我现在的腰部比原来有弹性了,走起路来站的很直,似乎长高了一样。老师说那是对的,弹性出来了,伸缩开合有弹性了,腰舒展了,会高1到2厘米,同时我的腰部的毛病也在锻炼中不知不觉的彻底好了!整个人的精神状态也好多了!

以前的时候,学过捧气贯顶,但并没有取得非常理想的效果,也有点效果,但总感觉到解决不了腰颈项的问题,捧气贯顶法是直达上乘的功法,包含了很多练功的诀窍,为什么我没有练好呢?总结原因有以下几点:练习捧气贯顶法首先要做到松静,可有几个人真正做到了松呢?白天上班再加上家务事一大堆,又有几个人会在晚上短短的时间内做到静呢?没有做到松静,怎么能有好的练功效果呢?现在我上班的时候,没事坐着就练习腹式呼吸,站立的时候我暗暗的练习命门的开合,这个可以随时随地的练习。慢慢的丹田气充足了,整个人的体质提高了,我感觉神的稳定性得到了提高,现在再练习捧气贯顶时精神更容易集中,更容易静。同时内气足了,腰胯比原来松了,调动外气的能力也有了提高,练功的气感明显增强。

练功过程中另一点重要的体会就是一定要有老师指导。原来以为只要给份资料自己练练就行了嘛。其实不然,每个人的先天素质不同,对功法的理解不同,在各个阶段做出的动作千差万别,必须有一个有经验的老师指导才行。就拿命门开合来说,若不是老师针对性的指导,再练一年也不一定找到那个力点。所以,一方面要善于琢磨,多练多体会,另一方面要有老师指点。

期待有机会得到老师的现场指导,同时祝愿梁老师的螺旋站桩能够更加发扬光大造福广大功友!

                          二〇一六年十月二十三日   灰灰
    灰灰说的实实在在,只是简单的针对性的动作,没有想到那么好的效果,其实这样的效果也是常见的,只要我们愿意实践,那么就简单了,就如灰灰提到的:现在再练捧功就可以感觉不一样了,为什么呢?道理很简单,捧功在有内气外放的前提下,外气内收更加的好。另外,腰、颈项的毛病根源在于内气不足了气血流通不好了才引起疼,现在灰灰丹田内气有了,命门能开合了,有了气了,有了能量了,有了本了,弹性出来了,腰疼也自然而然的好了,这是再简单不过得事情,但很多人不愿意去相信,有这么简单?是这么简单的,不信试试哦。                                                                                      评点   空蓝  46050247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