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纯外资保险公司:友邦保险的老保单事件—张近德拒赔案。

(2018-05-17 17:22:13)
标签:

转载

分类: 历史
http://s8/middle/001KNLThzy7hZzsyGVk9a

  这是大陆友邦保险官网上的公司历史介绍,友邦的创始人史带先生于1919年在中国上海创立友邦的前身,一家保险代理公司。后来因为历史原因离开中国大陆,后来又于1992年重回中国上海继续开展保险业务。

先说点友邦保险的现状,友邦保险曾经的名字为"美国友邦保险",那时友邦的最大股东是美国最大的保险集团——AIG集团,因此友邦当时公司性质属于美资的保险公司,纯外资的保险公司。后来2008年金融危机,AIG集团濒临破产,这个集团可以说掌管着美国的保险命脉,怎么能让它破产,于是美国政府出资把AIG集团救了,后来AIG为了还债,把友邦保险给卖了。从这时开始友邦把美国俩字给去了,就叫友邦保险了。但是现在依然还有人以为它是美国的公司,已经不是了,请注意,跟美国没有一毛钱关系了。友邦目前总部在香港,是个香港的上市公司。而且友邦一直以来都是开在亚洲地区的,美国本土没有这家公司的。这也是友邦对公司介绍一直是用:植根于亚洲,是泛亚太地区的寿险公司,这样的宣传语。看看下图,百度上搜索友邦保险,还是叫美国友邦保险呢,没改。

http://s8/middle/001KNLThzy7hZzs3meye6

http://s8/middle/001KNLThzy7hZzrEE6w04

说重点,老保单事件。1936年,一位叫张近德的先生在当时的友邦驻上海的机构买了一份保险,到1942年一直按时缴费,后来1942年后友邦在未通知投保人的情况下,停止所有业务,消失了。作为客户的张先生一直在寻找友邦的下落,直到1980年,终于联系上了搬到香港的友邦保险,但被告知因未按时缴纳保费,保单已失效。后来友邦打着重回大陆的旗号1992年重新在上海开张,而张先生已于1983年去世,于是张先生的儿子带着保单找到了友邦上海公司,被告知,欠债的旧友邦已经不存在了,现在是新友邦,我们不予理赔,顶多按退保处理,退你点钱完事。后来张先生儿子找了律师帮忙

解决。

这个事情有两个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1.投保人张先生从1936年一直按时缴纳保费,到1942年友邦停止业务,撤离大陆,没有对客户有任何告知,后面该交的保费没交上不是客户的责任,是找不到你友邦怎么交?

2.友邦带着客户之前缴纳的保费撤离了大陆,带着客户的钱走了,没有任何交代,就算是因为当时战乱等原因,无法公示告知,那么建国后重回大陆,这保单就不算数了吗 ?说是旧友邦的保单跟我们新友邦没关系,那你为什么要宣称叫友邦保险重回大陆,重回上海,不就是承认与解放前的友邦的继承关系吗?

最后,这个案子经过法院审理,判决友邦给予张先生的受益人,张先生的儿子,6万块钱。(往下看还有两张图,介绍诉讼的整个过程)

通过这个友邦老保单事件,可以看出当时友邦没有任何交代,就带着所有的客户交的保费走了,这一点换客户,谁也不愿意接受。现在大家就不用担心了,因为《保险法》的约束及完善的金融监管,再不会有寿险公司解散、携款消失的故事,各位尽可放心。而且基于安全等多方面因素考虑,现在大陆已不允许开设外资独资寿险公司。只有友邦这家外资独资寿险公司是个特例,这是因为当时的特殊历史原因造成的,但目前它也只允许在大陆开5家分公司,不能再开新的分公司,这也意味着友邦的业务范围不会再扩大,业务量也无法上升。

来看看相关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第6条: 外国保险公司分公司成立后,外国保险公司不得以任何形式抽回营运资金。如果解放前有这条法规,当时的友邦携款消失就是要受到制裁的。

未来,随着中国法律体系及保险法系列的法律、法规不断深入完善,寿险业的法律架构会更坚实!

我是保险经纪人赵梦雯,感谢阅读,微信号:zhaomengwen0429

http://s8/middle/001KNLThzy7hZzrfrAOee

http://s8/middle/001KNLThzy7hZzqT3Ja44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