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学期课题研究计划:《培养小班幼儿良好进餐习惯之家庭指导研究》
(2015-10-07 11:33:02)第三学期课题研究计划:《培养小班幼儿良好进餐习惯之家庭指导研究》
一、课题基本情况
1、课题名称:《培养小班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家庭指导研究》
2、课题来源:武夷山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课题编号:wys201410151.
3、课题研究类型:应用研究。
4、课题负责人:武夷山市实验幼儿园:谢丽萍
5、课题研究时间:2015年---2016年
二:为什么要进行这项研究
幼儿园、家庭都要重新认识各自的责任。尤其是家长们,对家庭教育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应作为父母的首要责任。不少家长还是认为把孩子送到幼儿园,为的是让孩子接受教师的教育,教育的责任都在教师。殊不知孩子的品德、习惯受家庭的影响更大,尤其是幼儿园的孩子,许许多多的事情在孩子的身上都会起到首因效应,影响深远,甚至一生。所以幼儿园应做好家长工作,给与相应的指导。
《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这不仅是对幼儿家庭看法的改变,更是对幼儿家庭教育作用的肯定和认同。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1、针对小班幼儿目前在进餐习惯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教师运用有效的的途径和方法,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2、
四、课题核心概念界定:
1、进餐习惯:饭前要洗手、正确地使用小勺吃饭、独立进餐、进餐时不大声讲话、吃饭不掉饭粒、专心用餐,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好习惯,餐后知道用餐巾擦嘴等。
2、家庭指导: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指导下,选择适合中班家长和孩子的教养方式方法,改进家长的教育行为,能对家长和幼儿带来一定效果的策略方法,主要采取“集中指导”和“一对一指导”。
五、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1、培养小班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途径与方法。
2、有效指导家长共同培养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方法。
六、课题研究的政策或理论依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家长是幼儿园教师的重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的原则,吸引家长主动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工作。了解幼儿的特点和家庭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家园配合,使幼儿在园获得的学习经验能够在家庭中得到延续、巩固和发展;同时,使幼儿在家庭获得的经验能够在幼儿园的学习活动中得到应用。
2、根据《儿童发展心理学》,家庭是儿童个性实现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因为儿童个性的形成,社会行为的获得,其最关键的几年是在家庭度过的。早期儿童与父母的相互作用,情绪关系的性质对儿童以后个性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许多社会化目标都是首先通过父母的过滤,以高度个体化了的、有选择的形式传递给儿童。
七、课题研究过程的预设
(一)加强理论学习,有效完成读书计划,以先进的理论支撑课题的研究
主要学习内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家园合作的方法及重要性、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儿童发展心理学、生活教育与创新教育、小班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与改进措施等。
学习形式:阅读书籍、杂志,上网查阅、收集资料,参加各种形式的教研、个人课题交流活动,听专家讲座等。
(二)调查分析现状,初定实施方案
通过开学初的问卷调查、家访、个别访谈等形式,了解幼儿在入园后进餐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家庭指导方面存在的弊端,调查幼儿在进餐方面产生问题的原因,总结分析原因,为课题研究奠定基础。在总结分析问题原因的基础上拟定改进步骤与措施。
(三)通过上课形式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把每天的餐前准备和进餐过程当作一节生活课,教育幼儿共同学习良好的进餐习惯,并不断加强巩固;召开家长会,发宣传资料,向家长介绍好的进餐习惯与指导方法;召开家长育儿经验交流会,请有经验的家长介绍好的培养方法与措施,共同学习、改进;请同伴指导与帮助,边研究边反思边总结。
(四)立足常规教育,家园一致,探索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1、更新家长的观念
父母要改变认识,不要总担心孩子饿着,要让孩子知道,吃饭就该有好习惯,是文明行为,不能边吃边玩。家长接孩子后不要立刻给幼儿吃零食,这样几次过后,孩子就建立了一种新认识:不好好吃饭就意味着挨饿,自然就会按时吃饭了。
2、对孩子要放手
包办型的教育,对孩子是不利于其生长发育的,长期包办就会使孩子形成依赖性很强的心理,凡事不会自主,不喜欢接受新事物。
3、提前适应法
建议家长,可以让孩子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菜市场买菜,一起洗菜,参与做饭做菜等等,让孩子看到蔬菜是如何变成好吃的食物的,一边给孩子讲各种食物的营养,吃了会怎么样,让孩子提前接受要吃的食物,这样更容易引起孩子的兴趣,也更容易接受食物。
4、循序渐进,逐渐加量
给孩子吃他不太喜欢吃的食物时,一次少加一点,哪怕是一口两口也好,孩子会有一个适应和接受的过程。
5、榜样示范法
在进餐时,可故意将小W安排与吃饭不挑食、进餐习惯好的幼儿坐在一起,幼儿容易受感染,喜欢模仿别人,喜欢被表扬,旁边的幼儿为小W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作用。
6、食物暗示法
在进餐前,让孩子们玩玩安静的游戏,还可以让孩子们猜猜今天吃的是什么,给孩子讲今天要吃的食物的营养,等饭菜领来,在发饭之前,故意闻一闻:“今天的饭菜真香啊,”并作出很想吃的样子。在进餐中,故意表扬挑食的孩子,如:“小W现在已经进步多了,已经吃青菜了等等。”并根据孩子的表现及时表扬,巩固孩子已有的进步。
7、动手锻炼法
在餐前准备活动中,可经常让孩子们轮流做小老师,来帮老师发发勺子,发中间盘子,让孩子由此意识到,我今天是小老师,我要做个好孩子,做大家的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