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公路车速度的几个因素!

标签:
死飞公路车因素时尚 |
分类: 死飞知识 |
骑姿
适合自己的骑姿,我认为是影响速度的第一因素。骑姿这个概念包括很多方面,主要指一个循序渐进的FITTING过程、合适的弯把曲柄选择、最佳的座杆高度、最佳的锁片位置等。最初,我的第一辆平把公路车,在做了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1分钟FITTING后,AVS明显提高2左右。然后,在平把换弯把之后,握下把或手变带来的至少再次使AVS提高2左右。最后,在经过1000多公里根据自身需要不断FITTING后,AVS应该有再次提高2左右。可见,差不多输出功率的车手,在调整至较适合自己的骑姿之后,骑行速度可以获得最为显著的提升。
风力
这个玩意有点空,不过我觉得还是不得不把它放第二位。不少朋友都知道,骑车的时候,车手大约要用一半的力道去对抗风阻,各种风。自然而然的,顶风和不顶风的时候,那差别也就可想而知,参加过比赛的应该都知道跟骑,那怕是和前面的队伍拉开一定距离,并且不在一直线上,也可以轻松地比平时训练AVS快出5左右。换而言之,选择风力、风向较为合适的日子出行,绝对是影响公路车速度的一大因素。
轮组
以上两点都是不用花钱就可以马上提高速度的东西,当然,如果一定要砸钱提高速度,那一定是换轮组,而千万不要用在那些有的没的减重上。我最初的平把公路原配轮组直接换了3倍价的R550,个人感觉一样的输出功率,AVS提高2到3左右。然后又入了3倍价的跑5轮组,感觉AVS最多比R550提高1到2左右,但是在停止踩踏时,可以较好的保持高速,比如之前50掉到30只要10秒,现在可能需要至少20秒,这个可能就是大家说的惯性又或神马吧,术语我实在不很清楚。期间有试过朋友们的一些铝轮组,基本上就是价差3倍的轮组,AVS可以差1到2左右,掉速时间慢50%到100%之间。
传动
传动无非就是牙盘、链条和飞轮,对速度立竿见影的影响,我觉得飞轮的意义似乎不是很大,最多就占整个传动系统的一成而已。飞轮的主要作用是调节齿比,但是齿比的调节使用需要一段时间的练习,去找到最合适自己的齿比和踏频,当然找到后和找到前的AVS可能要差至少3以上,但是这个需要时间。而牙盘和链条两者,我觉得对速度的影响占着同等重要的地位。菜牙盘换了4500牙盘后,个人感觉更好的刚性带来AVS的提高至少1,当然4500牙盘本身也偏软,这个结论是我后来换上7800牙盘后得出的,两者虽然在AVS上带来的差距可能还不到1,但是可以直接用脚踩出来的刚性差别,是再明显不过的了。链条同样十分重要,之前收了朋友1500公路左右的7801链条,后来又换了一条全新的7900链条,可以马上感受到的非心理因素的AVS提升,至少1到2。
外胎
外胎的作用我觉得可能仅仅是路感上的差别,对实际速度的影响可能并不是那么的大。最早用的建大钢丝胎,后来收了一对朋友比赛得的PRO2
RACE,换上后AVS明显提升2左右,最显著一次试验就是在一样的路段,速度达到30左右停止踩踏,PRO2可以持续滚动300多米,建大200米以内基本玩完,另外良好的抓地效果也使得上坡至少轻松30%。但可能这个仅仅就是较低端钢丝胎和较高端折叠胎之间的差距而已,之后我在使用过RE-FUSE、ULTRA
RACE之后,发现似乎他们和PRO2的差距也不是那么的明显。
车架
因为没怎么用过碳架,所以车架对速度的应该,我感觉也许仅是刚性一点而已。刚性好的架子,可以更好更有效的将车手的力道传输到五通及各处,使得车架本身卸掉的力达到最少,我估计要是以AVS衡量的话,5000的铝架和1000多的铝架,也就是1到2左右而已。当然了,车架带来的是整部车整体上的改变,只是以对速度的影响来衡量的话,意义不大。
自锁
自锁这个东西是我没用之前一直比较担心的玩意,怕摔。看过无敌肉丝那篇经典的帖子的朋友,一定都会很想尝试一下自锁,包括我,但是当我真正用上了之后,在一度成为摔车帝的我尝试过在市区10KM解锁100次,能够较为熟练的使用自锁之后,才发现这玩意带来速度上的提升,实在十分有限。如果以30到60KM的一般训练为准,AVS提升也就1到2左右。但是自锁最大的好处是让你的耐力获得提升,如果原本你骑到50KM就会有疲劳感,那自锁给你省下的力足以使你到7、80KM时才会感觉到疲劳。
坐垫
最后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影响速度的部件,勉强说一说坐垫吧。足够硬足够窄但又不蛋疼的坐垫,应该多少也可以使得你的骑行速度多少提高那么一点点AVS吧。至于坐垫的款式、重量、品牌,都是浮云,浮云而已。
今天就先胡说到这吧,日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