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币制对学前特殊儿童问题行为干预的个案研究
(2016-09-23 10:54:05)代币制对学前特殊儿童问题行为干预的个案研究
一、个案基本情况
个案编号:004
姓名:白某
性别:男
出生年月:2010年4月
障碍类型:多动
家庭及教养情况:父亲、母亲、外公、外婆、自己;父母均在国企公司;父母家教较严格,外公外婆宠溺,家长在教育措施和态度上存在异议;学生周内在外公外婆家,周末在父母家。
因是学前儿童,无法在四医大进行韦氏测评。但在四医大唐都医院儿科脑电图报告中显示,两岁时其背景节律较正常同龄儿慢;睡眠期全导可见高幅慢波发放;睡眠期可见睡眠纺锤波出现差。西安市儿童医院肌电/诱发电位检查报告显示,其双侧听神经传导速度稍减慢。
二、主要问题描述
白某注意力易分散,注意持续时间短;上课时好动,常擅自离开座位走出教室或在教室后面看书。不懂和同伴分享,游戏中没有规则意识,自我为中心。
三、问题行为及原因分析
1、生理因素
白某自幼睡眠时间少,睡眠质量差,好动,无规律。
2、家庭因素
父母家教较严格,外公外婆宠溺,家长在教育措施和态度上存在异议。
四、矫正方案
(一)目标行为的确定:针对白某的情况,课题组将目标确立如下:1.减少上课期间离开座位次数,尽量保持安静。2.在老师语言提醒下,能够把玩具或食物和同伴分享。
(二)代币的确定:五枚五角星换取一枚蓝币,十枚五角星换取一枚红币。
(三)强化物的选择:(强化需要对每个孩子个别化地使用,并依个案每天改变,所以强化物清单需要不断变化和拓宽。与此同时,教师应得到家长的协助,选取双方都容易控制的强化物。)本个案中,课题组在对白某反复、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得出了适合他的强化物:①消费性的强化物:正强化——蛋糕和果汁,负强化——山楂和乳酸饮料②活动性的强化物:正强化——气味和听故事,负强化——噪音和跑步③操作性强化物,正强化——拼图和ipad,负强化——吹哨子和开空调④拥有性的强化物,正强化——笔和奶瓶,负强化——梳子⑤社会性强化物:正强化——拥抱和击掌,负强化——呵斥和当班长。
表1
完成目标 |
所获代币 |
能主动与他人打招呼 |
2个五角星 |
他人打招呼能友好回应 |
3个五角星 |
能主动与同伴分享食物 |
5个五角星 |
尊重大活动期间的游戏规则 |
10个五角星 |
不擅自离开座位 |
10个五角星 |
不在数学课上看语文书 |
10个五角星 |
在家庭中能够独立阅读15分钟 |
5个五角星 |
因为物品与他人发生争执 |
-10个五角星 |
课堂中不能保持安静 |
-5个五角星 |
表2
我选择的奖励 |
所需代币 |
选择蛋糕 |
2枚蓝色代币 |
选择听故事 |
3枚蓝色代币 |
选择玩ipad |
5枚蓝色代币 |
选择击掌 |
3枚蓝色代币 |
选择拥抱 |
4枚蓝色代币 |
选择买拼图 |
5枚蓝色代币 |
选择果汁 |
2枚蓝色代币 |
选择闻妈妈的头发味 |
1枚蓝色代币 |
五、后测
上课离开座位的次数减少,基本能保持安静。在老师语言提醒下,能够把玩具或食物和同伴分享。
六、分析与讨论
1、代币制有效地矫正了白某课堂无法安静入座,易发生噪音的问题。同时引导其初步建立分享意识。
2、值得注意的是学前学生可能对于钱没有概念,钱的刺激不如学生所喜欢的玩具更有效,因此可以就学生情况设定刺激物。在代币制实施前,让学生理解代币制内容和实施规则是非常必要的。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采取不同的方法详细的解说规则内容并达成契约。实施过程中,每一次奖励或惩罚前都需要明确指出是根据契约内容的哪一条。每次实施奖惩前,都需要清楚详细的说明是表现出了什么行为,是好的或是不好的,是该奖励的货该惩罚的,让学生知道自己的行为以及实施奖惩的原因,从而使良好行为及时得到强化,不良行为得到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