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代币制对学前特殊儿童问题行为干预的个案研究

(2016-09-23 10:54:05)

代币制对学前特殊儿童问题行为干预的个案研究

 

一、个案基本情况

个案编号:004

姓名:白某 

性别:男

出生年月:20104

障碍类型:多动

家庭及教养情况:父亲、母亲、外公、外婆、自己;父母均在国企公司;父母家教较严格,外公外婆宠溺,家长在教育措施和态度上存在异议;学生周内在外公外婆家,周末在父母家。

因是学前儿童,无法在四医大进行韦氏测评。但在四医大唐都医院儿科脑电图报告中显示,两岁时其背景节律较正常同龄儿慢;睡眠期全导可见高幅慢波发放;睡眠期可见睡眠纺锤波出现差。西安市儿童医院肌电/诱发电位检查报告显示,其双侧听神经传导速度稍减慢。

二、主要问题描述

白某注意力易分散,注意持续时间短;上课时好动,常擅自离开座位走出教室或在教室后面看书。不懂和同伴分享,游戏中没有规则意识,自我为中心。

三、问题行为及原因分析

1、生理因素

白某自幼睡眠时间少,睡眠质量差,好动,无规律。

2、家庭因素

父母家教较严格,外公外婆宠溺,家长在教育措施和态度上存在异议。

四、矫正方案

(一)目标行为的确定:针对白某的情况,课题组将目标确立如下:1.减少上课期间离开座位次数,尽量保持安静。2.在老师语言提醒下,能够把玩具或食物和同伴分享。

(二)代币的确定:五枚五角星换取一枚蓝币,十枚五角星换取一枚红币。

(三)强化物的选择:(强化需要对每个孩子个别化地使用,并依个案每天改变,所以强化物清单需要不断变化和拓宽。与此同时,教师应得到家长的协助,选取双方都容易控制的强化物。)本个案中,课题组在对白某反复、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得出了适合他的强化物:①消费性的强化物:正强化——蛋糕和果汁,负强化——山楂和乳酸饮料②活动性的强化物:正强化——气味和听故事,负强化——噪音和跑步③操作性强化物,正强化——拼图和ipad,负强化——吹哨子和开空调④拥有性的强化物,正强化——笔和奶瓶,负强化——梳子⑤社会性强化物:正强化——拥抱和击掌,负强化——呵斥和当班长。
  
(四)代币交换系统的拟定:在确定了目标行为、代币、强化物后就要制定一个合理的代币系统,使代币成为目标行为和强化物之间的桥梁,即建立关联。根据其行为符合期望的程度不同,每一个目标行为的价值也就不同,白某由此得到不同个数的代币,然后用此来交换各种不同的强化物。以下为白某的代币制内容(见表1和表2)。

行为价值表

完成目标

所获代币

能主动与他人打招呼

2个五角星

他人打招呼能友好回应

3个五角星

能主动与同伴分享食物

5个五角星

尊重大活动期间的游戏规则

10个五角星

不擅自离开座位

10个五角星

不在数学课上看语文书

10个五角星

在家庭中能够独立阅读15分钟

5个五角星

因为物品与他人发生争执

-10个五角星

课堂中不能保持安静

-5个五角星

  报酬表

我选择的奖励

所需代币

选择蛋糕

2枚蓝色代币

选择听故事

3枚蓝色代币

选择玩ipad

5枚蓝色代币

选择击掌

3枚蓝色代币

选择拥抱

4枚蓝色代币

选择买拼图

5枚蓝色代币

选择果汁

2枚蓝色代币

选择闻妈妈的头发味

1枚蓝色代币

五、后测

上课离开座位的次数减少,基本能保持安静。在老师语言提醒下,能够把玩具或食物和同伴分享。

六、分析与讨论

1、代币制有效地矫正了白某课堂无法安静入座,易发生噪音的问题。同时引导其初步建立分享意识。

2、值得注意的是学前学生可能对于钱没有概念,钱的刺激不如学生所喜欢的玩具更有效,因此可以就学生情况设定刺激物。在代币制实施前,让学生理解代币制内容和实施规则是非常必要的。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采取不同的方法详细的解说规则内容并达成契约。实施过程中,每一次奖励或惩罚前都需要明确指出是根据契约内容的哪一条。每次实施奖惩前,都需要清楚详细的说明是表现出了什么行为,是好的或是不好的,是该奖励的货该惩罚的,让学生知道自己的行为以及实施奖惩的原因,从而使良好行为及时得到强化,不良行为得到消退。

 

            报告人:王观   刘嫄嫄

                                                                    2016.7.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