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中华磨刀李博主
中华磨刀李博主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074
  • 关注人气:8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湖北郧县发现李恪后人

(2013-01-18 21:04:09)
标签:

李恪

唐太宗

杂谈

           湖北郧县发现李恪后人            
                          蔡元红

    郧县发现的《李氏宗谱》为工楷誊写的石印本,全谱两册,现保存于郧县白桑关高庙村村民李朝奎家中,由于年代久远,这两本家谱已有多处破损。《李氏宗谱》卷首为《上谕十六条》,这是唐王朝宗室治家家训,接着便是李世民册封李恪为吴王的诏书——《封吴王恪诰》。邢方贵在查阅了许多相关资料后认为,该地一支李姓村民,正是李世民的三皇子吴王李恪的后代。
   李恪的后人在郧县,这听来似乎像天方夜谭。不过,按家谱里的记载似乎又确有其事。
   唐昭宗天佑元年(公元904年),李恪的第十一世孙李道携其弟李术、李衍及家人逃往江西建昌隐居。自当时起,李唐王朝的这支后人便一直记载着家谱,到了清乾隆年间,李氏的一个支派携家谱迁往郧县高庙定居至今。李朝奎家里的《李氏家谱》便记载着这一分支此后直至1944年46代家族繁衍迁徙状况。而据知情者介绍,郧县的《李氏家谱》与江西李氏后人的家谱的前半部分完全一致。
  《李氏家谱》发现后,李氏后代相当的激动,不少人都想重新编修《李氏家谱》。今年65岁的李氏后裔李朝清是郧县白桑中学的退休职工,从1999年开始,他就开始研究李氏的家谱,经过几年的调查考证,他自己画出了李氏谱系图,在其他李氏后人的帮助下,2002年,修缮后的《李氏家谱》正式问世。《李氏家谱》共印了50本,李朝清将其分发给了李氏的后裔,每户一本。
 “卖家谱像出卖了先辈”
  保存老家谱的李朝奎今年58岁,现在家务农。去李朝奎老人家的路并不难走,但因为下了好几天的雨,路上泥泞不堪。李朝奎老人家里看起来很简陋,除了一些生产工具和简单家具外,没有其他任何摆设。李朝奎老人将两本家谱用报纸包好,装在一个木箱里。李朝奎说,几年前曾有人劝他卖掉那本家谱,那人说这个东西应该还能值点钱,但他自己却不想卖,他觉得卖掉家谱就好像出卖自己的先辈一样。他说,这个老谱他一定会保存好,一代代传下去。李朝奎老人的记性特别好,他可以很熟练的背出“麻衣相”。他记得很小的时候就有老人跟他说过他们是李世民的后代,但他并不曾听过关于自己祖辈的传说。他们家里除了那两本家谱外,也没有任何的传家宝,最为古老的东西便是一台织布机,但李朝奎老人也说不清楚那台织布机到底是不是唐代的东西,而经过多年,这台织布机已经烂掉,只剩下半边框架,李朝奎的家人也已拿它装了柴火。李朝奎老人有两个孙女,小孙女一岁多,刚刚学会走路,大孙女李名钰今年已经9岁了,她还没学过历史,也不知道李世民为何人。
  在李朝奎老人住的村子里面,有一座老房子,据李朝奎老人讲,那房子可能有四五百年了,传说老辈从江西迁过来时,就住在那个老房子里。
郧县其他唐皇室后裔
  除李恪的后世外,郧县还有一支李氏后人。他们证明自己是唐王后裔的证据也是家谱,但他们并非李恪的后代,而是唐太宗十四子李明的后裔。
  据这支李氏后裔的家谱记载,这批李氏后人到郧县后又分成了江南(汉江以南)与江北(汉江以北)两支。郧县国土资源局的李守堂便是江北李氏的后裔,2004年,他主持完善修订了《李氏族谱》,在李守堂家里,记者还见到了李明另一支后裔的《家乘》。《家乘》上记载,李氏的家训为:“耕读传家、公正诚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