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观课报告
(2020-12-16 12:31:05)《司马光》观课报告
《司马光》这篇课文是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的一篇文言文。这篇课文内容很简单但是改成文言文后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就有点难度了。但是这节课王老师对目标定位准确比如“诵读”、初步理解文章大意、关于课后题的落实、想象能力的培养、如何写好简单的事、学习文言文的方法等目标符合课标和课本要求。教学过程中,以故事情境贯穿整个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思路清晰,环环相扣。
本文是小学阶段第一篇古文,俗话说文章不厌百回读,而朗读在文言文教学中尤为重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王老师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学生第一次与文言文接触,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解决朗读,通过录音范读和教师诵读,学生跟读,教师示范正音以及词句间的停顿,帮助学生熟悉古文的语感,让学生感觉自己可以从容面对,感觉舒服,从而愿意去亲近古文。之后通过自由读、指名读、合作读等方式,经历多次朗读后,几乎可以背诵,至此,完成课后的第一题要求。
王老师通过组织、适当引导,让学生通过读书、质疑、讨论、交流等形式,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学习方式上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课中始终突出了这篇课文的训练重点,抓住人物的行为,走进人物内心,突出人物的品质。如,教师在引导学生理清故事线,对人物进行想象。这样使古文学习更有意思的同时加深了理解,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呈现讲故事环节。在课堂上吟诵古文,一是培养兴趣二是让学生熟读成诵,保护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在课后王老师又推荐了另一篇带有故事色彩的小古文《文彦博树洞取球》《曹冲称象》,让学生自读自赏,体验阅读的乐趣,激活继续深入了解的愿望。教学过程中,以故事情境贯穿整个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思路清晰,环环相扣。整堂课效果良好。
总体感觉,这是一节很成功的课。在引入新课时,有好的创议是很重要的,但在自然过渡和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上,还可以再发挥点教师的智慧。这节课上,王老师充分利用了电子白板的交互演示功能,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思维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好地调动。教师通过交互式电子白板营造氛围,带领学生通过看图,模拟《司马光》的人物情景,感受和体会当时的场景的做法,效果非常好!电子白板逐步展现“文字”,通过“读”,“动作模仿”+“语言表述”等,自然、真切,使学生体会很深刻。最后,通过放映《司马光》动画片,让学生将文本内容,与视频相结合,再次体会和感受课文,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应有的提升。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小学低年级的教学运用,是很值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