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篆五言联(二十四)
继续发布第二十四组277—288件五言联。
277,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名句
张九龄《望月怀古》首联。为了和内容一致,字也要有一点团圆的意境。
278,古今多少事,尽在笑谈中。
杨慎名句
明代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的末句。此词是《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的开场词,后被毛宗岗父子评刻《三国演义》时将其放在卷首而成为三国开篇词。
我想追求一种古朴的韵味,故除‘笑’字用小篆、‘谈’用金文外,其他都为甲骨文。
279,兰庭动幽气,竹室生虚白。
杨素诗句
语出隋代 杨素《山斋独坐赠薛内史》:“居山四望阻,风云竟朝夕。深溪横古树,空岩卧幽石。日出远岫明,鸟散空林寂。兰庭动幽气,竹室生虚白。落花入户飞,细草当阶积。桂酒徒盈樽,故人不在席。日落山之幽,临风望羽客。”
注释: 虚白:犹言空明。语本《庄子·人间世》:“瞻彼阕者,虚室生白。”
280,长歌白石涧;高卧香山云。
集古人句
上联出自苏轼《霅上访道人不遇》:“花光红满栏,草色绿无岸。不逢青眼人,长歌白石涧。”
(霅上,湖州的别称) 。
下联出自遗山元好问《龙门杂诗》二首其二:“学诗二十年,钝笔死不神,乞灵白少傅,佳句尚能新。…细看潜溪树,高卧香山云。” 清代文学家、“联话”体的创始人、楹联学开山之祖梁章钜所著《楹联丛话全编》卷四中收录了此联,近代先贤康有为行书写此联亦谓经典之作。
281,苇管书柿叶;瓦瓶担石泉。
联语选自《楹联丛话全编》。上联自苏轼《孙莘老寄墨四首其一》:“我贫如饥鼠,长夜空齩啮。瓦池研灶煤,苇管书柿叶。近者唐夫子,远致乌玉玦。先生又继之,圭璧烂箱箧。晴窗洗砚坐,蛇蚓稍蟠结。便有好事人,敲门求醉帖。”
下联出自贾岛《题皇甫荀蓝田厅》:“任官经一年,县与玉峰连。竹笼拾山果,瓦瓶担石泉。客归秋雨后,印锁暮钟前。久别丹阳浦,时时梦钓船。”
其意境古朴至极,书写也当如是!
282,仁声被八表;妙花开六尘。
集古乐府
上联出自南北朝何承天《鼓吹铙歌十五首》其一‘朱鹭篇’:“朱路扬和鸾,翠盖耀金华。玄牡饰樊缨,流旌拂飞霞。… 仁声被八表,威震振九遐。嗟嗟介胄士,勖哉念皇家。”
下联出自齐·谢朓《永明乐十首之八》: “实相薄五礼,妙花开六尘。明祥已玉烛,宝瑞亦金轮。”
八表:八方之外,又称八荒,指极远的地方。
六尘:佛教语, 即色、声、香、味、触、法。与“六根”相接,便能染污净心,导致烦恼。
我以为六尘就是指人的感觉,而‘法;即是所谓第六感觉。
此联颇 有佛教意味,
283,含情结芳树;捻香散名花。
集古乐府诗句
联语出自《楹联丛话集》。上联出自乐府诗集中南北朝王融《同沈右率诸公赋鼓吹曲二首》其二《芳树》:“相望早春日,烟华杂如雾。复此佳丽人,含情结芳树。绮罗已自怜,萱风多有趣。去来徘徊者,佳人不可遇。”
下联出自佚名乐府诗《四月歌》:“芙蓉始怀莲,何处觅同心。俱生世尊前。折杨柳,捻香散名花,志得长相取。”(有十二月及闰月歌,总名《月节折杨柳歌》,古《横吹曲》名。
每首都有折杨柳三字。)
284,水唯源头好,月是故乡明。
上联意出朱熹《观书有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下联出自杜甫《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285,岷山雪千里,
峨眉月半轮。
自撰
先想到了下联,出自李白《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很喜欢这五个字,似有写景和怀人的双关意味也。寻找上联时想起我们去黄龙曾过岷山主峰雪宝顶,极目千峰披雪,如海浪涌波,叹为神仙世界,亦很有慷慨壮怀之情。
而且岷山峨嵋同为蜀地风光,或可为佳对也。3/岱岳日初起/秦岭分雨雪?(双关?)
286,勤是摇钱树,俭为聚宝盆。
平民持家谚语
此联虽然意境不够高,但流传极广非常质朴。
287,澄怀可悟道,无忧即是佛。
上联出自成语“澄怀观道”;下联是流传很广的佛教用语,有传是佛祖所说。
288,冷眼观螃蟹,
弹铗歌大风。
上联出自明朝无名氏所做诗词《京师人为严嵩语》:“可笑严介溪,金银如山积,刀锯信手施。尝将冷眼观螃蟹,看你横行得几时。”
明末冯梦龙纂辑的白话短篇小说集《警世通言》卷一一也有:“徐能此时已做了太爷,在家中耀武扬威,甚是得志。正合着古人两句:‘常将冷眼看螃蟹,看你横行得几时。’”
热肠歌忘忧。
下联之弹铗出自《战国策·齐策四》冯谖弹铗的故事,谓有才华的人暂处困境,有求于人;或谓怀才而受冷遇,心中不平。
大风,此处指汉高祖的《大风歌》。全联大意是心中有不平,且有大志向也。

翁
2021, 4, 14,
编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