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太阳翁媪
太阳翁媪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6,467
  • 关注人气:1,33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铁山先生精选墨宝赏析--

(2020-08-13 16:12:42)
标签:

铁山先生精选墨宝

分类: 书法

铁山先生精选墨宝赏析--

铁山先生精选墨宝赏析 

       本辑博文选择刊出了20余篇铁山先生的册页、中堂、条幅、扇面等墨宝,并给出了释文和我个人简单的评议。因为此前已经发布了先生的楹联作品,故本辑中不再包括楹联类 。 这20余件墨宝基本代表了铁山先生书法的类型、特点和艺术成就。对于可以查到参考时间的图片,我们便按时序来排列;一部分查不到书写时间的,我们只能参考与其相近的作品插入一个大致的位置。 这些书作绝大多数都是书法水平极高的精品佳作。但其中也有少量书法艺术不够十分高的,这是因为它们可能在铁山先生的书法演进历程中有一定的标志性而选入的。我们可以看到,铁山先生首先在楷书和行书上达到了很高的造诣,随后是隶书,然后才在篆书上也达到了极高的水平。我们还可以看到,铁山先生在临帖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并且一直保持到晚年。这一点,也是我们这些后来者应该学习的。 

1 节录白石神君碑:


铁山先生精选墨宝赏析--

     (这是铁山先生1917临写白石神君碑前部的隶书册页,书写规范工整,但略感不够老练。)

 

 

2,节临续千字文:

铁山先生精选墨宝赏析--


  


3,篆书中堂:          缶卿先生雅属         铁山赵昌燮

铁山先生精选墨宝赏析--


 

 

4 

铁山先生精选墨宝赏析--


 5,节临《郭泰碑》、《张迁碑》:

铁山先生精选墨宝赏析--

  (此件册页估计是铁山先生较早时期学习隶书时临习的《郭泰碑》和《张迁碑》的局部。其书法规范周正,典雅秀劲,一丝不苟。而书法特征全都接近于蔡邕撰书的郭碑,而与张迁碑书写特点有一定差异。)

 

 

67,六条屏隶书《汉碑赞》:

铁山先生精选墨宝赏析--

铁山先生精选墨宝赏析--
    (此组六条屏系铁山先生1924年所书,隶书工稳朴素,字形略扁,笔划匀称,转折方圆适宜,中气充盈,显示了很高的书法功力。 书写内容应为清代进士彭绍升(字允初)所做《汉碑赞》,但网上查找不到原文,我只能自己解读了。)

 

 

8,‘阅名山;瞻佛像’,傅山22字长联:

阅名山多异,无如此石玲珑生成的一片袈裟十方圆盖; 瞻佛像巍然,自有真神出现炼就来三花聚顶五气朝元。       明太原傅山作此联,按精气神为三花、心肝脾肺肾之炁为五气。               旧铁

铁山先生精选墨宝赏析--

    (隶书平顺典雅,但不够老道精醇,当系铁山先生早期所书。 炁,为道家专用的‘气’字,可见不仅傅山,铁山先生也对道家有所研究。)

 

 

9,‘人心之动’隶书中堂:

铁山先生精选墨宝赏析--

      此段文字出自《程子四箴》之《言箴》前部,但每隔七字便缺失一字,很可能是因原件残损被后人裁切掉了。其中,矧用了异体字。 铁山先生此段隶书,稳重莊典,圆融雅逸,也显示出极高的书法水准。)

 

 

10,‘心绪不佳’信笺:

铁山先生精选墨宝赏析--

    (此件信笺印有‘铁山言事  丙寅秋日集大令书制牋’字样,当是铁山先生192627年所书,书体为随意的行书,亦能看出先生的碑学功夫和风格。‘史席’是民国年间文人信件往来时常用的尊称。)

 

 

11,‘无学问人’四条屏:

铁山先生精选墨宝赏析--
    (此段文字出处未查到,从“节”字来看,也不像是铁山先生自撰。此段书法行书偏楷,坚劲刚毅,有锋芒有力道,有北碑的刀笔意味,虽不够老到纯熟,亦堪称一篇上佳之作。 另,其中三戒三畏皆出自《论语》。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又,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

 

 

12,为常子襄59寿序(首页):    常子襄先生五旬晋九寿序

铁山先生精选墨宝赏析--

   (此组册页为铁山先生1930年为其亲翁常赞春先生写的59岁寿序行书手稿,共8页。我们选其首尾二页发出。其书法当是随心而作,小字行书清峻典雅,笔笔清爽而有力,毫无受小字约束之意态,更可见铁山先生的扎实书法功夫,是为非常难得之珍品。此页下部钤有‘太谷赵铁山遗作孙劼堂珍藏’印。)

 

13,为常子襄59寿序(末页):

铁山先生精选墨宝赏析--


  

14,‘初日将临’7言联句:

初日将临山气朗,清风蹔至水文生。             辛未秋月   赵昌燮

铁山先生精选墨宝赏析--

    (此副联句文词出自清代文人钱青题写于南京愚园的楹联。铁山先生书于1931年,行书随意自然,功力内敛,并略有超凡脱俗之意也。)

 

 

15,‘星野罗胸次’五绝小中堂:

    星野罗胸次,山河绕指中。九州真粉本,五色是香绒。              铁山赵昌燮

铁山先生精选墨宝赏析--

   (未查到此文句出处。粉本乃古人作画时的画稿,香绒释义为华丽的丝绒,故此诗可能是铁山先生所写对某画家或画作的赞词。书法取小篆,笔法圆转流畅,但力道略差,可能是其早期书作。此件系新回流的文物。) 

 

 

16,和铭真迹首页:

惟天笃才于何信,竟以微病陨才隽。撮书行谊勒前和,藉作贞珉磨不粼。先生幼而

铁山先生精选墨宝赏析--

17,和铭真迹尾页:

名隆身歾后死贵,长言为誌铭在櫬。赵氏仲子署嬾真,字曰云山讳昌晋。三弟敬书

铁山先生精选墨宝赏析--
    (《和铭真迹》是铁山先生的重要代表作之一,是1932年所写对其二哥赵云山的一篇有韵的悼文,也是墓志铭。因流传广泛,我们就只发首尾两段了。其书法取小篆,字形以修长取势,中锋运笔,清劲圆畅,收放自如,沉静娟秀、功力超凡。略似于吴昌硕的篆书,而更柔顺内敛。实为难得的“精意之笔”,弥足珍贵。)

 

 

18,临石鼓第六团扇:

猷乍邍乍  []我辞  除帅皮阪  草为卅里  []迺罟  栗柞棫其  椶格[]  亚箬其华  为所斿憂  盩导二日树五日        子圃姊丈书家雅属即正     石鼓第六      铁山赵昌燮临

此鼓经五代之乱流落民间窐而为臼。宋皇祐四年向传师访得之以他物易归。每行自四字以上皆磨灭,文断续不复能成读矣。     录秋湄老人识

铁山先生精选墨宝赏析--

   (此件团扇正文为石鼓文第六鼓残文,估计系铁山先生中期研习古代篆籀字时所临,团扇原件为山西省博物馆所藏。秋湄老人当系清代方志学家杨笃(18341894),字巩同,一字雅利,别署琴如,号秋湄,别号北屈 等,西省乡宁县人。)

 

 

19,山水画—隶书节廿四画品成扇:

    (山水画面题词:绿树阴浓雨乍晴,尚余岚翠波帘旌。青山忽被云梢动,似有丁丁伐木声。 壬申 暮秋吴江图袁[ ][ ]

    即之不得,思之不至。寓目得心,旋取旋弃。翻金仙书,拓石鼓字。古雪四出(山),充(光)塞无地。羲皇上人,或知其意。既无能名,谁泄其秘。    妙法既臻,菁华曰振。气厚则苍,神和乃润。不丰而腴,不刻而俊。山雨洒衣,空翠黏鬓。介乎迹象,尚非精进。如松之阴,匠心斯印。      高古第三,苍润第四。         黄左田先生仿司空表圣诗品先例,著画品廿四篇,专言林壑理趣,兹录其二,书则师礼器碑侧笔也           云甫道兄书家正       铁山燮 

铁山先生精选墨宝赏析--

    (铁山先生自称此书法扇面正文是仿礼器碑的,确也有几分相近;但我以为此片隶书比礼器碑少了一些拙朴的古意,多了几分精典秀雅。总之,就书法艺术来看,可称一件极好的精品佳作。从画面提到的‘壬申’来看,此件书作也大致在1932年左右,是铁山先生书法成熟的时代。其中提到的黄左田即清代著名的教育家、画家、艺术评论家黄钺先生也。)

 

 

20,‘象帝之先’行书扇面:

象帝之先,种白榆于自然。布历历之真蹟(质),遍高高之远天。扳(攀)折何因,杳在寰区之外;阴阳不测,永无彫落之年。徒观夫夹帝座以分行,直天街而互对。婆娑乎黄道之侧,荫映乎端门之内。匪据险以称关,讵临戎而设塞。……       书为      子敬仁兄大人属        昌燮

铁山先生精选墨宝赏析--

    (此扇面内容为唐代诗人、进士薛逢著《天上种白榆赋》之大部。书法为行书,苍劲而自信,坚劲而磊落,书写年代无考。可能亦是先生1930年前后所作。)

 

 

21,诗四首书法团扇:

    素琴仁兄大人雅正

    漫言壮气藐诸侯,骑马东来已倦游。肯恋金樽虚皓月,自携铁笛上高楼。浮云散尽天逾远,野树重遮客久留。回首京华徒极目,故人书信隔三秋。     李漫翁仕城客楼诗 

    平生原喜听鸡鸣,今夜膠膠入耳清。万里关山同一响,十年厨灶每三声。残灯人起谁云恶,古道霜寒又早行。自笈壮怀还耿耿,晓雅撩乱复何情。     节录贺九山房诗一首

    买得湖头载酒船,片帆吹过半塘烟。数桥官柳春波路,一岭晴云午寺天。

清宵话久烛频移,窗外雅啼欲睡迟。四海逢人皆逆旅,十年骑马总悲嘶。苍茫索醉楼头酒,错莫言怀梦里诗。春色今年又零落,清明庭院雨如丝。自扶藜杖说平生,却笑霜须老更成。来看邻家饲老马,箫箫不似旧时鸣。         书似          弟赵昌燮铁山 

铁山先生精选墨宝赏析--
    (此件书法团扇以楷、隶、篆三种书体写成,估计都属蝇头小字,故很有难度。四首诗的出处网上都查不到,估计都是晚清文人之作。释文是我自己辨认的,均望方家指正。) 

 

 

22,隶书‘夫观百物’中堂:

夫观百物然后识化工之神,聚众材然后知作室之用,于一事一义而欲窥圣人之用心,非上智不能也。故学《春秋》者,必优游涵泳,默识心通,然后能造其微也。后春王知《春秋》之义,则虽德非禹、汤,尚可以法三代之治。       甲寅闰端阳后四日   王字上春羡         惕三   赵昌燮

铁山先生精选墨宝赏析--

    (此段文字节选自《宋史·程颐传》。铁山先生书写于1934年,其书法用古朴的隶书,结字方正莊稳,笔划坚挺刚毅,笔锋明利,是一篇极有特色神韵的上上佳作。也是一件近年来回流的文物。)

 

 

23,‘或问学者’隶书中堂:

     或問(餘齋曰)學者尊生與?曰:然。學者治生與?曰:然。夫學,將有以濟也,內不濟身焉能外?邇不濟家焉能遠?故學以寡欲而平情,尊生在其中矣。學以敏事而節用,治生在其中矣。            乙亥首夏   赵铁山书

铁山先生精选墨宝赏析--

    (此段文字出自明徐祯稷《耻言二》,系铁山先生1935年所书,纸本,105.5*48Cm。书法隶书平和朴素,中和典雅,锋芒不露,极有涵养,其特点与上一件相比可谓各有千秋,反差很大,也是一件具有极高艺术水准的佳作,并可以说明铁山先生的书法具有很广的覆盖面和多种字体多种风格的能力。)

 

 

24 节临封龙山颂隶书中堂:

黍稷既馨,牺牲博硕。神歆感射,三灵合化。品物流形,农寔嘉谷。粟至三钱,天应玉烛。于是纪功刊勒,以炤令问。其辞曰:天作高山,寔惟封龙。             截临汉封龙山颂        伯鋆先生方家属正   

铁山先生精选墨宝赏析--

    (此文为封龙山颂中部的一段。《封龙山颂》全称《元氏封龙山之颂》,又称《封龙山碑》,东汉延熹七年(164)立,晚清时损毁无踪,世有若干拓本流传,是汉隶最具代表性的书法样本。铁山先生的这篇临作沉稳平和,典雅温顺,基本保持了原本的结字特征,只在古朴平和方面与原本略有差异。)

 

 

25,‘条山翠气’铁线篆诗条幅:

条山翠气横,隐嶙秋空窄。危楼雨初度,卷幔延秋(佳)色。扑扑满前轩,岚光真可摘。           和蒲州翠楼诗           错铁  赵昌燮

铁山先生精选墨宝赏析--

    (此件条幅内容出自宋司马光诗《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翠楼》,铁山先生书法取小篆之铁线篆或称玉筋篆,线条细而匀,结字修长,笔划圆转顺滑,整体和谐秀雅,堪为此种篆书的范本之一,应是先生中晚期书作的精品。亦属近年回流的文物。)

 

 

26,‘西铭云’横幅:

       西铭云:富贵福泽,厚吾之生也。不善承厚生,则享富贵福泽可危。贫贱忧戚,玉女于成也。不实体玉成,则受贫贱忧戚可惜。                               丁丑秋九          俊卿先生雅正           铁山赵昌燮篆

铁山先生精选墨宝赏析--
   (在这段话中,铁山先生引用了《西铭》后部的两句话‘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女于成也’。并略加以发挥而成了更清晰直白的铭言。该横幅书写于1937年,题款表明是赠予俊卿的,而吴昌硕先生已于1927年过世,不知是另有称俊卿者,还是铁山先生不知道吴先生已过世呢? 此件书法小篆典雅工稳,醇厚和顺,也是铁山先生篆书的一件代表性的佳作。另,《西铭》原为张载《正蒙·乾称篇》的一部分。张曾于学堂双牖各录《乾称篇》的一部分,左书《砭愚》,右书《订顽》。后由程颐将《砭愚》改称《东铭》,将《订顽》改称《西铭》。后来《西铭》便广为流传且极受推崇。)

 

 

27,《阎伯川先生训话集》开头:

     阎主任百川先生对各训练班降旗训话

    其一,民国二十五年九月七日:

          为什么做什么?如何能做成什么?凡做一事就此二端时加考虑,则不至于南辕北 辙,徒劳无功。

    其二,九月八日:

          日日是个今日,日日有个明日。做上不离开今日,计上不离开明日,做甚甚成。做上……

(此页面右半边为阎锡山的题字。)

铁山先生精选墨宝赏析--

28,《阎伯川先生训话集》尾页:

    要能永远继续的自信,自己的热心比任何强;并且要永远继续的自觉,自己的能力比任何人弱。    首行功三行人敚

    其一百十五,十二月三十日:

        不离开现实才能渐变,破毁了现实才能突变。

    其一百十六,十二月三十一日:

        人生前途在做事成功,不在与人争气。凡能以它法使人不妨碍我做事者,应尽量设法,不应与之争气。

                           赵昌燮衲书           (此面最左边‘崞县张秉文镌字’略)

铁山先生精选墨宝赏析--

    (这是1937年铁山先生按阎锡山的邀请书写的,有石印本流行于世,故我们只选了首尾两页。 铁山先生以正楷书写,一丝不苟,字形方正标准,接近欧体而略显饱满敦实,也略有北碑笔意,完全可称楷书典范之一。)

 

 

2930,铁山临‘三颂’金文帖末两页:

     右张叔未颂敦铭,铁山仿橅二

       唯三年五月既死霸甲戌,王在周康邵宫。旦,王  //  格大室,即位。宰引佑颂入门立中廷。尹氏授王

      橅颂壶精拓本,残器已佚,中缺五字

铁山先生精选墨宝赏析--

        朕皇考龚叔、皇母龚姒宝尊壶。用追孝,祈介康[]纯佑通禄永命。颂其万年眉寿,畯臣天子灵终,子子孙孙宝用。

     右壬午岁醉观三颂精拓本                   太谷旧铁橅於容我轩

铁山先生精选墨宝赏析--

    (此二页为铁山先生1942年临写的颂敦颂壶精拓本的金文,且临写的一丝不苟,精准传神,也充分说明铁山先生60多岁避难之中还在临习古文字,精神极为可嘉可鉴。文中,张叔未即清代金石学家张廷济。此外,颂壶颂簋颂鼎等几件颂器的文字基本一样,可以互相参考。)    

                                                                                      王普     2020528,编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