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铁山先生书法楹联赏析(上)
(这篇《赵铁山先生楹联赏析》曾于5月上旬首发于公众号《老家山西V》上。本次在博客上重发,并在最后增补了新搜索到的3副楹联。)
赵铁山先生从小研习书法,40岁前后就已成名,留下了大量的书法作品。一般认为,铁山的楹联作品流传下来的约有40余副。最近,我整理了手头从各种途径收集到的铁山书写的楹联图片,共计有60副。除去质量不佳、尺寸过小的以外,我选择优化了40副,校核了文字,查找补充了联句的出处,并加上了我个人的简要评议,计划分两辑发表。其中有行书对联7副、隶书20副、篆书13副,特别是还有若干副是过去从未发表过的,相信有心的观者自己可以辨认出来。
此外,为了便于大家查对,我还在本文的最后附上了图像质量不佳、尺寸过小、本文未给出图片的20余副楹联的释文。
1:
春花秋月自娱乐,三山五岳长游行。
伯鋆先生属
赵昌燮
(行楷书洒脱自如、不完全受规范的拘束,而似有些刻意追求变化,可能是铁山先生早中期的作品。原联文辞可能系俞樾先生所撰。)

2:
花里吟诗香入句,竹间留客翠沾衣。
梅花岑
赵昌燮
(行楷书文雅秀逸,有欧体意味,可能是铁山先生中期的作品,联句出处很可能是民间广泛流传的对联。)
3:林间日墓风初静,庭外春阴水自流。
铁山赵昌燮
(行书自然洒脱,有逸出世外之情调和淡淡的哀情,但不知道‘日暮’为何用‘墓’字?此联也很可能是民间流传的对联。)

4:
宝玉精金未可贵,奇花异草难为名。
巨川尊兄先生雅鉴
铁山弟赵昌燮
(行楷老到,有北碑韵味,是先生书法技艺成熟的作品。
词句则可能是铁山先生自撰。)
回流

5:
醉余恰喜茶方熟,坐久翻嫌漏屡迟。
尼生先生雅属即正
铁山赵昌燮
(行书自如醇和、雅逸老到,略有汉隶味道,当是先生中晚期之佳作。上联可能是铁山先生参考了马天骥《城头月(赠梁弥仙)》中‘酒醉茶醒’,和明•朱谋《春日诸人见寻郊居》中的‘酒阑茶熟与重论’而写的,下联可能是参考了唐代韩偓《已凉》诗中的‘愁多却讶天凉早,思倦翻嫌夜漏迟。’所撰的。)

6:遗世未能黄鹄举,论交尚有白鸥亲。
子光一兄大雅属正
铁山赵昌燮
(行楷书醇和自然、朴素浑厚、老成内敛,结字取欧赵体势,应为先生晚期之书作。联句当是铁山先生参考了李白诗句‘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陆游诗句‘老矣判无黄鹄举,归哉惟有白鸥盟’以及张孝祥诗句‘别来黄鹄还千里,盟在白鸥当再寻。’而撰写的。)

7:武陵源世外春色,寒山寺夜半钟声。
九皋先生雅属
丁丑夏六
铁山赵昌燮
(行书自然生动,结字似为求变化而略显张扬,是先生1937年61岁时晚年求变之作。
联句为清代程廷杰题于莫愁湖光华亭的楹联。)

8:行政重农为国本,信本书余大古香。
慕颜先生书家正临
鉄山赵昌燮
(隶书沉稳端庄,但略显呆板,可能系铁山先生较早期的书作。句中之‘大古’或可读作‘太古’而更好。‘铁’用了异体字,这是一些书家的偏好。
联句内容可能系借用管子“农为国本”的思想,以及傅山“破书余古香”的诗意。)

9:
大器晚成少安无躁,急流勇退小住为佳。
铁山赵昌燮
(汉分隶书书法古拙自在,不守拘束而追求某种风趣。联语词句也应是铁山先生巧用古词成语组合而成的。)

10:
门内琴书长雅洁,山中冠服自清高。
二兄姻大人清品
铁山赵昌燮集字
(隶书清爽灵动,端庄雅逸,当属先生中后期精品。
联语亦当为铁山先生根据自己的志趣而自撰的。或许参考了苏轼所著的《方山子传》‘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

11:德义既高不慕爵禄,文章之美故有师承。
铁山赵昌燮
(隶书书写认真,规准劲挺,可能系铁山先生早期佳作,尚未摆脱规矩的束缚而略显拘谨。
据楹联述录卷十载,此联句可能来自俞樾(字荫甫)集汉《录校官碑》之八言联‘德义既高,不慕爵禄;文章之美,故有归承。’此联句亦是俞越自述情怀之作。)
12:
深原定自闲中得,妙用还从乐处生。
友纲先生雅属
铁三赵昌燮
(分隶之法古雅从容,笔划匀称自如,但略显不够老到,可能也是其较早期的书作。
词句出自南宋朱熹《次卜掌书落成白鹿佳句》诗之颈联:‘深源定自闲中得,妙用元从乐处生。’)

13:翠竹碧梧昭品地,青天白日证心田。
亮生三兄大人
清品
铁珊赵昌燮
(隶书清爽规范,稳重沉着,笔划坚挺有力,又不失灵秀,当系铁山先生中期力作,但书法似还未到老到醇厚的地步。题款‘铁’字用了又一种异体。
此联句可能系铁山自撰。)

14:园林到日酒初熟,庭户开时月正圆。
燮仰四兄大雅属
赵昌燮铁山
(隶书规范精到、笔酣墨润、力道充盈,但略感过于注重笔法而结字不够灵动自如,可能系先生中期的作品。
联句出自伍乔《庐山书堂送祝秀才还乡》之颈联,何绍基曾题于苏州网师园风到月来亭。)

15:花里吟诗香入句,竹间留客翠沾衣。
朖轩仁大兄大人雅品
銕山赵昌燮
(隶书爽利清健,有些古意,但略欠老到,可能是铁山先生中期的书作。联语可能是民间流传的对联,山西画院藏。)

16:娱人可爱当窗树,留客遥指雨后山。
子高先生雅属
铁山赵昌燮
(汉隶结字方正,笔划圆润,轻松自如,精秀可人,当是先生书法完全成熟时的佳作之一。
词句来自唐朝朱天饮之对联“娱人可爱当窗树,留客遥看雨后山”。)
17:座列名香文如满月,家承清德室有藏书。
错铁
(隶书清俊秀雅、规整端庄,横笔略上翘而有精神,当为先生中期的佳作。
联句来自清代魏秀仁所作小说《花月痕》第三十三回(题书室)。)
18:橾墨试磨新得砚,烹茶闲橅旧修琴。
雅堂先生属正
铁山赵昌燮
(隶书极力追求新意,结字和笔划都富有跳动和变化,力图表现一种拙稚古朴韵味,是一件有特点的优秀作品,可能系先生中早期的作品。
上联语出自董其昌题辉县关庙碑廊‘拣墨试磨新赐砚,焚香还读旧传经。’下联可能来自苏东坡人生十六件赏心乐事之后两件‘客至汲泉烹茶,抚琴听者知音。’联中‘橾’‘橅’二字似乎都应是提手旁的字才通,不知先生为何要写成木字旁?)

19:无迹可求羚挂角,忘机相对鹤梳翎。
铁山赵昌燮临
(取法隶书书法,但又在追求变化,主笔长且弧弯,收笔出锋长而坚劲,是一件不错的特色作品,但不知是临写何人的书法。估计也是先生早中期的作品。
联句出自查慎行的长诗《奉送座主大宗伯许公予告归里五十韵》。羚羊挂角,是古人认为羚羊睡觉时,会用角把身体挂在树枝上,以避开天敌,所以说羚羊挂角,无迹可寻,但这是古人的误解。
这副楹联也被金庸先生用作《鹿鼎记》第四回的回目。)

20:旧事微参柱下史,雄谈大发枕中书。
守臣四兄先生正之
赵昌燮
(隶书雅致端稳、收放自如、中和雍容,当系先生中后期佳作。据楹联述录卷十载,此联句来自俞樾(字荫甫)集汉隶《曹全碑》七言联。李宗仁先生也写过此联。)

(上辑完,待续下辑)
王普
2020,5,2.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