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桂芬工笔鸡冠花赏析

标签:
女画家郝桂芬工笔鸡冠花 |
分类: 摄影/美学/艺术 |
郝桂芬工笔鸡冠花赏析

其次,我以为,这件画作的尺度选择也很恰当,画中的鸡冠花具有和实际植株相近的大小,更增加了画作的视觉冲击力。
我们还可以再从设色和构图造型方面来进一步分析郝桂芬女士的这幅画作。在色彩的选择上,画面的重点——花冠以一种略偏中性的红色为主调,既保留了红色的热烈和生机,又不张扬、不浮躁,使画面具有一种沉静老成的美感。画家还赋予这种颜色很大的感染力和渗透力,它缓缓地向下面的叶片甚至上方的空间飘散和晕染,获得了很好的效果。我甚至会觉得它会飘出画面,飘洒在我们身上。对于大部分的叶片,画家处理成了很淡浅的黄白色,来衬托花冠的主体红色,又使整个画面非常和谐。这种处理也是有实际基础的,不少植物的叶片到了成熟的季节,在干枯之前就会贡献出全部营养给果实而自己退色成接近黄白色的浅色,这里就隐含有一种整体意识和甘当配角、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
在选材和构图上,画家与多数花卉国画不同,不是选择少数两三株花卉,而是选取了十余株紧密地靠近在一起的鸡冠花做目标,不仅形象高大,而且有一种群体性,像一群团结的群众,不再单薄无力,可以共同抗拒即将到来的大风和寒流。这就使得画作更加具有了一种精神,一种团结奋斗的精神,一种不服老、老来红的精神。它让我联想起了《红高粱》中的红色高粱酒,有一种陶醉感。它还让我想起了那句经久传唱的歌词:“挺起了腰板也像十七八!”我认为,这就比一般花卉题材的画作增加了精神层面的内涵和深度。
总之,我觉得这幅画在题材和表现方面都具有很好的独创性和表现力,是一幅高水平、有特色的好作品,完全可以与同类题材的诸多大画家比肩而立。
最后说一点点意见吧,我以为这幅画唯一的缺点,是缺乏重点和亮点,没有画眼,略有些不够灵动。或许这只是外行的妄议吧,欢迎各位方家朋友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