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袁缉燕先生油画艺术赏析(8) 荷花系列油画赏析

(2016-10-01 08:34:49)
标签:

旅加画家袁缉燕

荷花系列油画

夕阳红

悲剧美

分类: 杂谈议论

袁缉燕先生油画艺术赏析(8) <wbr>荷花系列油画赏析

    荷花,本是中国画里最常见的题材之一。我想,这不仅是由于她的清雅美艳,而且也源于她所象征的高尚品格。北宋学者周敦颐在他的名篇《爱莲说》中就称赞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以及“香远益清”等等。在我国的宫殿王府庙宇园林里,一般都有荷塘或莲池。而且在道教和佛教中,圣洁的荷花都有着其它诸花不可比拟的最高位置。我国历代的大画家王冕,朱耷,徐渭、张大千、齐白石、王雪涛都爱画荷花,当代大家黄永玉更是将自己的画室命名为万荷堂。袁缉燕先生受中国文化影响很深,他从小就常看颐和园里的荷花,也多次在圆明园里写生,自然也有着爱荷画荷的情节。目前,我看到他画的荷花有7幅,且自作主张作为一个系列来赏析吧。

 

    我们先来看他的油画《荷塘落日》。

 袁缉燕先生油画艺术赏析(8) <wbr>荷花系列油画赏析

    这幅画描绘的,是红彤彤的落日映照下一朵盛开的荷花,那花朵连同下面的碧水和绿叶都在欢快地起舞,一颗圆圆的水珠,甚至要跳向了天空。而那温暖的夕阳,似乎也跟着旋转了起来,跳起了快乐的华尔兹圆舞曲。这种快乐是令人目眩、令人沉醉的,就像中国人曾在欢庆的时刻跳过的红绸舞、大秧歌。可以说,整个画面充满了夕阳的热烈色彩,舞动着蓬勃的生命活力,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它会带给人美感、愉悦感和巨大的鼓舞。此外,作为一个年过古稀的老人,我觉得这幅画也正是“最美不过夕阳红”的最好体现。

    这幅画在加拿大艾伯塔省省会埃德蒙顿(Edmonton)市政厅举办的画展中获得了“金画笔奖”。

    但是,我相信,这幅画再袁先生的诸多画作中并不是最好的作品,也不是袁先生画作中最有特色和最有创新精神的作品。它之所以能够获奖,除了画作本身确实也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外,还因为它的情调和韵味是比较简单明朗的,这正如清澈的流水,一目了然,很容易被国外人士理解和欣赏。要知道,以中国元素为主的画作往往是很难为外国人理解的,因而也是很难在国际画展中获奖的。

    总之,这幅《荷塘落日》,采用了印象派和大写意的手法,热烈奔放,灵动欢快,反映了绘画者心地的光明和创作时心情的明朗,这是它的一大优点。但画作中没有更多的曲折、矛盾和冲突,也就很难包孕更多深刻的含义,很难引发观者更多的思考和启发,这或许也是它的一点点不足吧?

 

    再来看下一幅,我为它起的名字叫《动荡的荷塘》。虽然我曾在前面的赏评文章中提到过这幅画,但我还是想放在本篇荷花系列油画赏析中再次谈一谈它。 袁缉燕先生油画艺术赏析(8) <wbr>荷花系列油画赏析

    这幅画作采用的,也是类似的印象派的和大写意的大色块为主的表现手法。画面右半边,袁先生用大写意的笔法描出了三朵荷花的若干花瓣,秀美而生动,但在画面的左部,却有一种风起云涌、波浪滔天的气势,以大块的绿色描画的荷叶在大风中不停地摆动摇曳,与相对平静明朗的右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就使得画面具有了动感,具有了更强的视觉冲击力,也更能耐人寻味和引人遐想。它是象征着急速变化着的动荡的世界,还是暗示着人们在动静变幻之中的一种矛盾的心理呢?和第一幅相比,或许这幅画的美感稍微逊色了一点点,但它的思想内涵就丰富得多了。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这幅画也是一幅很好的佳作。

 

    与上面《动荡的荷塘》类似的,还有另一幅油画——《白荷花》。这幅画的镜头范围收缩得很小了,只画出了大半朵在风浪激荡中的白荷花。和前一幅相比,画面略显得简单了一些,素雅了一些,色彩对比也略欠缺了一些;但是,却隐含着一种荷花的精神,那就是虽然看上去很柔弱,内心里却是无比的坚强,在狂风暴雨面前,在强大的恶势力面前,绝不退缩和低头,宁肯粉身碎骨,也要保持自己的高洁清白,也不与世俗恶势力同流合污。从这个意义上说,这幅画也不失为一幅好作品。

袁缉燕先生油画艺术赏析(8) <wbr>荷花系列油画赏析

 

    更明显地显示出荷花精神的作品,要说是袁先生近期创作的下面的两幅作品《荷》和《不染》了。

 袁缉燕先生油画艺术赏析(8) <wbr>荷花系列油画赏析

袁缉燕先生油画艺术赏析(8) <wbr>荷花系列油画赏析

    这两幅油画所用的表现手法也更加抽象、更加写意,也比较难理解一些了。在这两幅画面中,风浪动荡的更激烈翻覆,充满了整个的画面;看上去,那荷花像是已经被扭曲、甚至被撕裂了,我们只能看清楚花瓣的色彩和曲线,在疾风或波涛中翻卷或沉浮着,让人感到很有些惊悚和悲凉。我甚至感到这两幅画里,就有着像那些动人的悲剧,如沙翁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安徒生的《海的女儿》、还有《巴黎圣母院》、《泰坦尼克号》,以及我国的《梁祝》、《孔雀东南飞》、《窦娥冤》和电影《夜半歌声》等等一样的悲剧情调、悲剧美。这种悲剧美、悲剧情调,能够更直接更深深地触动人们的心底,让我们受到感染而不能自己。你可以体会到,荷花的精神,柔弱而坚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是一种“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精神。是一种“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精神。是我们士君子、中华志士永远需要、永远崇尚的精神。我想,这也许就是袁先生心里想要表现的主题吧!为此,我愿意给这两幅画——特别是《不染》——以最高的评价。它可以说是袁先生画作中最具有精神力量的佳作之一。

 

    袁先生还有两幅以荷为名称的作品,其手法更加夸张和抽象,显示出强烈的对比和色彩的变异,或许它们有着更深的含义,这次我就先不评论了,留待以后有机会再说吧。

袁缉燕先生油画艺术赏析(8) <wbr>荷花系列油画赏析

袁缉燕先生油画艺术赏析(8) <wbr>荷花系列油画赏析

    我相信,随着我国老百姓文化修养和审美水平的提高,袁先生的荷花油画和其他油画一定会有更多的欣赏和爱好者的。

                                 王普     2016930   匆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