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约是缘于我赠送给我的朋友、袁氏后人原始先生的折扇上抄写了袁世凯的《春雪》一诗吧,日前,原始先生传给我一组袁克定抄录的袁世凯诗稿(照片)凡12页。其中3页为袁克定自写的序言或跋;其余9页共抄录有袁世凯诗作14首,今征得原始先生同意发布于此。这些诗作及注释在网上都可以查到,故不再赘述。



“ 清年
先公家居养疴,莳花种竹,吟咏其间,如谢大傅临安山中有伯夷不溘之慨。诗中‘连天风雨三春老,大地江河几派流’之句,已成诗谶。
先公从戎前应贡举帖,诗题为九月肃霜,有‘重门惊蟋蟀,万瓦冷鸳鸯’句,见者惊奇。
先公仕清在宰辅,但知翼戴二圣,镇摄八方,遑有东山寄兴之暇。洹上杂咏,可作中华民国虞歌观,亦可做中华民国纬文观。
不肖男克定恭识。”
第一页第一列仅‘清年’二字,我不解其意,是前面缺失了一页,还是有其它解释?也请方家指教。

“《病足》二首:采药入名山,愧余非健步。良医不可求,莫使庸夫误。
行人跛而登,曾惹齐宫笑。扶病乐观鱼,渔翁莫相诮。”
袁世凯曾被朝廷以“足病”为由开缺回乡,这病足自然常常想起,便也化为诗句。

“咏海棠二首:海棠带雨湿红妆,乞护重阴昼正长。蛱蝶不知花欲睡,飞来飞去闹春光。
其二:垂丝几树拂池塘,夹岸红云绚夕阳。番信风来惊睡梦,落花飞向水中央。”

“和王介艇中丞游园原韵:
乍赋归来句, 林栖旧雨存。 卅年醒尘梦, 半亩辟荒园。
雕倦青云路, 鱼浮绿水源。
漳洹犹觉浅, 何处问江村。
(袁克定注)二韵自然老当,五句健举,结韵意远。”

“
和子希塾师游园韵:
老去诗篇手自删,
兴来扶病强登山。
一池花雨鱼情乐,满院松风鹤梦闲。
玉宇新词忆天上,
春盘乡味采田间。
魏公北第奚堪比,
却喜家园早放还。
和景泉塾师游园韵:
池上吟成一倚栏,
老梅晴雪不知寒。 年来了却和羹事,
自向山厨捡食单。”


“ 赠庸庵友人七律二首
武卫同袍忆十年, 光阴变幻若云烟。
敏中早已推留守, 彦博真堪代镇边。
笑我驱车循覆辙, 愿公决策著先鞭。 传闻凤阁方虚席, 那许西湖理钓船。
其二:
北门锁钥寄良臣, 沧海无波万国宾。 湘鄂山川讴未已, 幽燕壁垒喜从新。
鸣春一鹗方求侣, 点水群蜂漫趁人。 旭日悬空光宇宙, 劝君且莫爱鲈莼。”
当年,小站练兵,袁世凯被人告发,朝廷派荣禄与兵部主事陈筱石来军营中调查。陈筱石在关键时候在荣禄门前为袁世凯说话,为其辩解和开脱,故袁世凯对他一直心存感激,且袁陈二人曾为前后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

“ 和馨庵都转元韵
人生难得到仙洲, 咫尺桃源任我求。 白首论交思鲍叔, 赤松未遇愧留侯。
远天风雨三春老, 大地江河几派流。 日暮浮云君莫问, 愿闻强饭似初不? ”
馨庵是袁世凯表弟张镇芳的字,二人青少年时代就是很要好的朋友。后来,张镇芳在光绪皇帝和慈禧外逃时曾经“救驾有功”,受到朝廷重用。袁世凯也曾推荐过这位表弟做直隶总督。

“ 雨后游园:
昨夜听春雨,披蓑踏翠苔。
人来花已谢,借问为谁开?
啸竹精舍:
烹茶檐下坐, 竹影压精庐。
不去窗前草, 非关乐读书。”

“ 落花:
落花窗外舞,疑是雪飞时。
刚欲呼童扫,风来去不知。
榆钱:
榆钱童子掠,野鸟尽高飞。
燕雀知人意,枝头尚未归。”
翁
2016,6,18,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