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应时动事
是维皇帝
匡饰异俗
陵水经地
忧恤黔首
朝夕不解(懈)
除疑定法
咸知所辟
方伯分职
諸治经易
临秦瑯玡台颂
叔儒赵时棡

赵叔儒的此件篆书扇面,较准确地保留了狼牙台颂小篆字形平正规矩,圆转匀称,笔划充实等特点,作品儒雅恬淡,气韵内敛,与他平素的书法和篆刻风格有较大的差异,也说明了书家具有很高的艺术修养和模仿、创新能力。
14:幽境自能情外见,异香多在月中闻
书邵亭眲叟集宋人惠洪苏轼诗句应
棠颐先生法家之属
即希正腕 乙酉孟夏福厂王褆时年六十又六

本篆书七言联采用玉筋铁线之笔法,笔划精致圆顺,姿态恬静端庄,似大家闺秀、临凡仙姑,极尽清雅秀丽之情调,当为不可多得之妙品。
15:南无阿弥陀佛
不惜于身命
常护諸佛法
无我心调柔
能得如来道
大方广佛华严经光明觉品
戊辰十一月
大迴向院守月臂(弘一)

弘一大师的此件书品,延续了他一贯的超然忘我、清静无为、平淡天真的书风,笔墨中内含禅意,能使观者内心沉静,四大皆空,远离尘俗,与世无争,也符合他以书法传佛意的思想和动机。
16
:旧人故园曾识主,竟非吾土倦登楼
薄醉默诵杜诗得此二语,因叹往古诗灵百世可知不自禁涕泪之纷披也
穷居海陬岁月其迈
送眼关河半亡锁钥此憾宁徒郁结于一楼一园之间而已哉
觅之 问宾先生当同此感
辛巳仲春粪翁篆于厕简楼并记

邓散木先生的七言篆书联,内容反映了他对当时局势和国家民族前途的忧虑和愤懑,二其篆法沉稳老到,力道内敛,明显地还是受着吴昌硕的影响,和他后来挥洒自如、古韵盎然、变化多端的风格比起来,似乎还略显拘束。
17:爱上层楼
永恺属
辛亥冬
初升(来楚生)

来楚生先生的这件篆书小品,字取小篆之形,意类行草之势,简练灵动、折转自如,拙中寓巧,清新雅逸。然似为应酬之作,略感过分随意了。
18:岁事既登田父喜,征车聿至行人归。
甲骨文字曰(释文即前十四字)
一九八一年夏日篆于听蕉轩雨窗
苦茶居士(沙)曼翁年方六十六

沙曼翁先生的甲骨文字篆联,结字古朴俊逸,高雅绝俗,淳和空灵,笔划刚劲而有刀刻感,表现了先生作为金石学家深厚的古文字修养造诣,是一副具有极高境界的上上好书作。
19:边头射雕将,走马出中军,遥见平原上,翻身向暮云。
李益观骑射诗
丙寅岁杪大康花甲篆

康殷先生的大篆观骑射诗,墨色饱满,笔划圆润而有立体感,钟鼎风格鲜明,通篇气象苍茫劲健,雄浑高古,豪放厚重,是一篇非常好的书法作品。如能再洒脱灵动一点,即可为神品矣!
20:法宗羲献,笔悟钟张
(行书释文)
苏士澍书

此件篆书作品法宗秦汉,字形生动,娴熟流畅,特别是他的笔划书写痕迹明显,笔意极强,且打破了篆书中锋行笔圆润匀称之规矩,很可能是用他所擅长的以鸡毫作篆隶之特长而创作的,故可谓是一件饶有特色的好作品。
21:
花过雨,又是一番红素。燕子归来衔绣幕(愁不语),旧巢无觅处。
谁在玉关辛(劳)苦?谁在玉楼歌舞?若使用胡尘吹得去,东风侯万户。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⑹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年年跃马长安市,客舍似家家似寄。青钱换酒日无何,红烛呼卢宵不寐。
易挑锦妇机中字;难得玉人心下事。男儿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桥畔泪。
(小行书):右录李好古谒金门怀故居秦观鹊桥仙李清照渔家傲记梦陆游诉衷情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刘克庄玉楼春戏林推
岁次癸巳六月二十四日
时值凉山火把节
公元二零一三年七月三十一日
蜀人廖鉴奎书之

廖鉴奎先生的这件小篆作品约500字,法度严谨,圆转适度,玉筋铁线,一丝不苟,显示了作者扎实的功夫和认真的创作态度。
22:心无物欲,即是秋空霁海;座有琴书,便成石室丹丘。
孤云出岫,去留一无所系;朗境悬空,静躁两不相干。
松涧边携杖独行,立处云生破衲;竹窗下枕书高卧,觉时月侵寒毡。
心地上无风涛,随在皆青山绿树(水),性天中有化育,触处都鱼跃鸢飞。
心与竹俱空,问是非何处安脚?貌偕松共瘦,知忧喜无由上眉。
忽睹天际彩云,常疑好事皆虚事;再观山中古(闲)木,方信闲人是福人。
阶下几点飞翠落红,收拾来无非诗料;窗前一片浮青映白,悟入处尽是禅机。
千载奇逢,无如好书良友;一生清福,只在碗茗炉烟。
菜根谭选录
(以下小字行草看不清)
(张红杰)

此件作品也属小篆,但书写较为灵动,适度夸张了下垂的笔划,使字形有了颀长优雅之美感,是一篇较优秀的作品。
23:
绿杉野屋,落日气清。脱巾独步,时闻鸟声。鸿雁不来,之子远行。
所思不远,若为平生。海风碧云,夜渚月明。如有佳语,大河前横。
玉壶买春,赏雨茅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白云初晴,幽鸟相逐。
眠琴绿阴,上有飞瀑。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书之岁华,其曰可读。
神存富贵,始轻黄金。浓尽必枯,淡者屡深。雾馀水畔,红杏在林。
月明华屋,画桥碧阴。金尊酒满,伴客弹琴。取之自足,良殚美襟。
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着手成春。如逢花开,如瞻岁新。
真与不夺,强得易贫。幽人空谷,过雨采苹。薄言情悟,悠悠天钧。
录唐司空图诗品沉着典雅绮丽自然
岁次癸巳季夏之月
洪炎辉篆

洪炎辉的小篆作品司空图诗品四段,书写沉稳,字形匀称,接近方形,典雅平和,有古朴自然醇和之韵味,正好也可以用其书写的“沉着、典雅、绮丽、自然”四品来形容其书法,可以说是一篇不错的作品。
24: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子曰:“道其不行矣夫!”
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
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录中庸节选
岁次癸巳之夏于嘉兴西湖湖畔
冯晓晓书之

书法新秀冯晓晓的此篇书法作品采用的是比小篆更古老的古篆,大约是春秋晚期南方列国流行的文字。其特点是字形硕长,笔画细劲,竖笔挺直,撇捺点等弯笔多迂回盘曲,并列笔画多作平行蜿蜒之态。最近在国家博物馆展出的春秋青铜器蔡侯申盘上的铭文即为此种可称为“最古老的艺术字体”的文字的代表之一。本件作品书写流畅秀丽,400余字风格一统,字字精细典雅,年青书家能写出这样的好作品,着实令人钦佩和欣慰。
本组书法赏析到此结束,编写这组作品赏析与评议也使我自己受益匪浅,但本人外行乱评论,错误难免,敬请谅解并欢迎斧正。或许,我还会将我的心得感想另写一段出来,与大家分享。
翁
2014,12,26,整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