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首都博物馆的青铜器

(2013-10-12 06:47:27)
标签:

首都博物馆

燕地青铜艺术精品

文化

分类: 摄影/美学/艺术

首都博物馆的青铜器

    进入首博东部的“大钟”形展区,四楼是名为“燕地青铜艺术精品展”,面积不太大,展品也不会多于百余件,但几乎件件都是精品,还有不少堪称国之重宝。

    开始是兵器类,有箭簇、戈头,但谈得上精品的,只能数这些短剑了,剑也是那个时代身份地位的表征。

首都博物馆的青铜器


首都博物馆的青铜器
 

    下面是通州出土的燕国三犀鼎和两件“匕”,多么尊贵的王族才能使用得起这样精美的食具啊。匕的原意即是古代勺、匙之类的取食用具。

首都博物馆的青铜器

房山出土的西周圉方鼎,十五字的铭文使它身价倍增。

首都博物馆的青铜器


    房山出土的西周扬鼎,底部也有七字铭文。

首都博物馆的青铜器


      琉璃河出土的西周父癸鼎,大约是祭祀用的吧。

首都博物馆的青铜器

 

    战国云雷纹敦,盛放食物,可以蓋上保温或干净,打开后上盖也可以当碗用,巧妙。

首都博物馆的青铜器


    战国云雷纹高足豆,和上一件异曲同工,但足这么高,只可能用于祭祀。

首都博物馆的青铜器
 

    西周早期兽面纹惯耳壶,昌平出土。

首都博物馆的青铜器


    战国谷纹蟠虺耳壶,顺义出土。

首都博物馆的青铜器


    战国云纹壶,昌平出土。

首都博物馆的青铜器

 

    春秋中期朱砂绘纹禾,延庆出土,外壁原绘有华丽的朱砂彩绘纹饰,很可惜出土后剥落了。

首都博物馆的青铜器

 

    战国早期蟠螭纹兽耳鉴。鉴为大型盛水器,亦可用来洗浴、照容。此鉴口沿出四只蟠螭龙,一对为兽首挂环,一对向内探头观望,生动有趣。

首都博物馆的青铜器


    西周作宝尊,琉璃河出土,工艺精湛,纹饰繁缛,有三字铭文,应该是极高档的酒器或祭祀器。

首都博物馆的青铜器


    西周单子工父戊尊,琉璃河出土,有五字铭文。

首都博物馆的青铜器

 

    西周中期的班簋,系国宝级文物。造型奇特,有四兽首环耳、象鼻形足,并铸着有重要史料价值的198字铭文。北宋年间出土后,为历代皇家收藏,后于清末战乱中失踪。1972年北京市文物管理处在回收的废料中发现了它的残片,才予以修复。

首都博物馆的青铜器

首都博物馆的青铜器


    另一件西周早期的伯簋也很棒,鸟形双耳,四只象鼻形足,并有六字铭文。

首都博物馆的青铜器


    西周早期的素面环钮簋,庄重别致,简洁大方。

首都博物馆的青铜器

 

    西周早期的圉簋,饰有精美的兽面纹和夔纹,并有两处铭文,各有14字和6字,也弥足珍贵。但我没搞明白它方箱形的下部是干什么用的?

首都博物馆的青铜器


    还有一个西周早期的兽面纹方座簋也很类似,有7字铭文,只是缺了盖子。

首都博物馆的青铜器

 

    房山琉璃河出土的西周早期母己爵,有“母己”二字铭文,当是用于祭祀母亲“己”的。

首都博物馆的青铜器


    类似的还有父辛爵等等。

首都博物馆的青铜器

 

    西周早期戈父甲甗,是一种蒸食物的器具,下部为放水的鬲,中间有箅子,有三字铭文。

首都博物馆的青铜器


    类似的西周早期圉甗,有14字铭文说明了它的来历。

首都博物馆的青铜器

 

    西周早期戈父工鬲,有三字铭文。它是不是可拆开的甗的下半部呢?

首都博物馆的青铜器


    西周末的叔繁簠,是周代特有的礼器之一,11字铭文说明它本是吴国大臣叔繁所有,不知是如何流落到燕地的?

首都博物馆的青铜器


    锈迹斑驳的西周早期的肇卣,琉璃河出土,有6字铭文。卣为一种盛酒器。

首都博物馆的青铜器


    西周早期提梁圉卣,纹饰繁复精美,并有14字铭文。

首都博物馆的青铜器


    西周鸟纹大钟。礼器中最重要的乐器。

首都博物馆的青铜器

 

    青铜车马器类,我没记下它们各自的名称。

首都博物馆的青铜器


    各种动物形态的青铜牌饰。

首都博物馆的青铜器


    战国早期的鸠杖杖首,雕刻精美考究。鸠杖是官方赠给有功德的老者的,古人很懂尊老爱幼啊!

首都博物馆的青铜器
                                             2013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