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钟寺,原名敕建觉生寺,始建于清雍正11年,因寺内悬有著名的永乐大钟而俗称大钟寺。1985年这里成了我国唯一的古钟博物馆,馆藏古钟类文物品种比较齐全,有乐钟、朝钟、佛钟、道钟、金刚铃等古钟类文物
400多件,其中一级文物6件。古钟222口、铃192只中,大的近7米高,小的可放在手掌之中;年代最远的为西周编钟,近的为民国道钟。1996年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们于10月4日一早就去参观,馆门刚开,游人很少,是一个闹中取静的去处。

院子里满目翠绿,古雅清静,就连作为装点摆设的仿古青铜象耳炉也十分精致。

这是钟的前身之一——古老的秦公镈。

古钟上的铭文——钟鼎文,是一种古篆字,也是我国历史最早而且可靠的文字记载。

唐天宝年间的铜钟,不知为什么,方形的窗口中没有文字?是留待人工錾刻,还是后来被磨掉了?或许,和西游记一样是无字真经的意思?

鹤纹铜钟,明代,高170cm重1300kg;

明代三十五佛名号铜钟,显然是佛教用的。但钟下部靠近钟口处铸有八卦图案,是受了道教影响吗?八卦来源为西周的易经,是我国古代对基本的宇宙生成、日月星辰运行的基本规律的原始认识。钟口处经常用八卦图形。

明万历大钟的局部,钟钮生动精致,铭文清晰,但方窗口里也没文字。很希望有高人指点原因。

乾隆铜钟,通高254cm重3108kg;22条神态各异的飞龙,钟口全是乾卦符号,看来也是取“乾”和“隆”的寓意和谐音了。

大钟寺内还收藏有不少北京附近的寺庙的大钟。这件潭柘寺钟也有约一人高,可为什么不放置回潭柘寺呢?

法华寺钟,近2米高。

石灯庵的钟很有特点,钟上铸着精美的佛像。

柏林寺钟足足有2米多高。

近一人高的真武庙钟上密密麻麻地满铸着经文,是转着大圈排列的。下部还有一些是篆字。

大雄宝殿后面是二层的藏经楼。

藏经楼里摆放着一大套青铜编钟,还播放着悠扬古雅的编钟演奏的音乐,很有古韵意境。

翁
2012,10,5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