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美东•波士顿】一座遍布经典之作的历史名城

标签:
美东自助游波士顿贝聿铭旅游 |
分类: 漫游美洲 |

2. 我们住在剑桥区的Spring St,由于倒时差,6月30日早上3点就醒了,7点多便开始了一天的步行。沿着幽静的Spring St 向东南,走到1st St 就快到查尔斯河边(Charles River)了, Broad Canal南岸这几栋大楼就是麻省理工学院的科技楼。

3. 朗费罗桥(Longfellow Bridge)是以美国诗人朗费罗命名的,只因他为此桥做过一首诗吧,至今已有100年历史了。桥的一头是麻省理工学院,另一头是马萨诸塞总医院,两个都具有世界顶尖的地位。这是查尔斯河通向

8. 由于是最早的英国殖民地,波士顿的建筑长期具有英式红砖建筑的烙印。

9. 这种沿街半下沉的街道商店也成了波士顿城市的特色。还有20刀一磅的车厘子口感相当不错!

10. 来到波士顿中心公园(Boston Public Garden),一进园就被路边的一组诙谐有趣的鸭子铜雕所吸引。

11. 想必这样的平民雕塑给不知多少美国儿童带来欢乐!

12. 而美国的开国元勋乔治华盛顿的雕塑在古老的波士顿更是屡见不鲜。

13. 公园是完全开放的,给喧嚣的城市平添一块平静与清新的绿色。

14. 穿过公园,我们沿纽伯里街(Newbury St)向西,又是一条充满英式元素的街道。

15. 只有橱窗的商品是现代味十足的。

16. 波士顿的城市教堂特别密集,这条纽伯利街上就看到三座,有一座叫Church of Covenant的教堂还带有一处妇女免费午餐处(Women's Lunch Place)。由于内容较多,所以我会专门整理一个波士顿教堂的专篇。

17. 来到Clarendon St ,在路口是个古香古色的Cole haan名品商店,往南就是著名的三一教堂(Trinity Church),而往北不远则是First Baptist Church of Boston,关于教堂都在以后专篇介绍了,这里不再展开。

18. 在Clarendon St 和Boylston St 交接处的西南就是著名的三一教堂(Trinity Church)。不知道这段通向教堂的彩虹人行道是否跟三一教堂有关,因为只有在这儿见过。

19. 三一教堂旁边则是大师贝聿铭先生的早期经典作品--汉考克大厦(John Hancock)。我作为从事建筑设计的,至今也没弄明白当时的这条凹槽是怎么构思出来的。

20. 汉考克大厦的整体玻璃幕墙虚化了自身,从而与古老的三一教堂取得一种和谐,这是早期的现代主义设计为了与古典建筑协调而常用的一种手法。

21. 三一教堂所在的Copley广场旁边就是波士顿公共图书馆(Boston Public Library),这是美国最大的城市公共图书馆了,朝广场的一面设计者采用了16世纪的罗马宫殿的外观设计,看起来宏伟气派。
27.
波士顿公共图书馆的运作离不开许多外围组织的支持。这些外围组织提供财务、组织活动和人员等多方面的支持工作,帮助公共图书馆建立了今天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这是西方社会非常可贵的一种公德精神!

29. 走不远就来到基督教科学中心(Christian Sciense Center),这也是贝聿铭大师的设计作品。中心这个巨大的水池比我原先想象的要大很多,水其实很浅。包括水池两边的图书馆和行政楼,这些产业都属于基督教科学会。

30. 水池端头的弧形建筑是一所教会学校,造型全部用混凝土建构,优雅端庄。

31. 圆形喷水池边上大人和儿童玩得不亦乐乎,这里完全没有一个宗教场所具有的那种肃穆的气氛。

32. 我们的步行是悠闲的,走走歇歇,不知不觉中我们又返回到Boston Common,这也是一个很大的城市公园,就在波士顿中心公园的隔壁。坐在阴凉的一角,静观远处的喧嚣和嬉戏;躺在青青的草地上睡个午觉,竟然没有一只蚊子来打扰。

33. 公园的北面Beacon st 对面就是马萨诸塞州议会大厦(Massachusetts State House),议会大厦前面台阶的一段上写着"为1917年10月27日献身的士兵和海员...”,美国政府就这样把纪念镌刻在任何地方。

34.波士顿州议会大厦(Massachusetts State House)是马萨诸塞州议会和马萨诸塞州政府所在地,座落在波士顿的灯塔山山顶,是一个金色圆顶的古典建筑,长期以来一直是波士顿市的标志。大厦建于 1798年,由十八世纪着名的建筑师查尔斯布而芬奇设计,华盛顿特区的美国国会大厦也是他设计的。

43. 这个阳光大厅里布满了美国各个历史阶段的战旗,很是壮观。

44. 出来议会大厦,沿Becon St向东行进。

45. 不远处有老的市政厅(Old City Hall),也可以免费参观,时间紧张我们没有再进去。

46.院子里的民主驴&共和象雕塑,是一位名叫托马斯·纳斯特的德国人创作的。他儿时移居美国,后成为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政治漫画家。他经历了南北战争和战后重建这一段美国建国以来最为动荡不安的时期,就把这两种动物的形象加给了美国两大政党。

47. 我们一边观赏街景一边漫步向东,不久来到波士顿港口的赛艇码头( Rowers Wharf)。这组具有浓郁英式味道的后现代建筑是另一家国际设计公司--SOM的杰作。

48. 这里有着众多的商业和餐饮设施,是一处豪华的游艇码头,不过我们来时人并不多,码头很安静,这让人羡慕。

50. 往北来到Congress St,这里坐落着波士顿市政厅(City Hall),这算是新的市政厅了,在建筑学上属于“粗野主义”风格。1968年建成,由卡尔曼·米基奈和诺尔斯(Kallmann McKinnell and Knowles)设计。

52. 这里经常会有街头表演,黑人的街舞表演很精彩,他们还会时不时拉旁边的人一起参与,我被作为当时唯一的亚洲人拉进去了,感觉很刺激!

53. 在Stanford St 和 Merrimac St交界处的这座古怪的建筑像极了保罗.鲁道夫的设计,这些都是很早期的设计,我没有得到确切的资料,所以连它叫什么也弄不清楚了。

54. 那个时期的建筑设计很讲究造型体量的变化,立面都是混凝土凿毛的效果,整体感很强,也是“粗野主义”的风格。

55. 从查尔斯顿桥( Charlestown Bridge)再次向北跨过查尔斯河,就离邦克纪念碑很近了。桥上还有一座查尔斯闸桥(Charles Lock),有大一点的船通过时,闸桥会拉起来。查尔斯顿桥旁边这座铁路拱桥名叫 Zakim Bridge,是一座有着100多年历史的文物。
59.邦克山纪念碑(Bunker Hill Monument)是美国最早的纪念碑之一,用以纪念1775年6月17日在此发生的邦克山战役,英军与北美殖民地民兵之间的第一次重大冲突。高67米的花岗岩石碑竖立于1827年至1843年之间,座落在波士顿的查尔斯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