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那些空心的树没有一片叶子,只有惨白惨白的支干,石头的存在似乎让它的呼吸变得极为困难,仿佛将要死去一般,但雨季到来时又使它恢复生机,热带的气候让它们的生长格外有力,树根像一只张开的大手紧紧地抓住石墙,让它破碎,陷落,然后树根深深地扎入土地,枝桠则高高地冲向天空...
...几个世纪之后,这些树根缠绕着、穿透着被认为是牢不可破的石塔和回廊,缓慢地包裹并埋葬着寺庙。丛林渐渐将这里覆盖,本来异常宏伟的寺庙竟被一棵棵大树挤压在脚下,变得破败不堪。
也许只有这么巨大的自然力量才可以与佛抗衡。在这里,佛似乎也显得有些无奈,不得不感叹生命力的顽强,从发芽到挤开石缝直至最后舒展身躯,生生不息的生命与佛一样值得人们敬畏。天地间孕育神灵,亦繁衍生灵,而他们在这里几个世纪地交织着,产生出如此精绝的景象,为吴哥勾画出一幅谜魅的妆容。(35p)

2.接着这一天的游程,中饭后从皇家浴池出发向西,很快就到了
斑黛咯蒂寺。

3.
斑黛咯蒂寺 是一座很小的寺庙,建筑风格是巴戎式的,入口的门楼上也是一座四面雕像。

4.
斑黛咯蒂寺 入口前的广场上立着好多狮子和蛇神娜迦的雕像。

5.
斑黛咯蒂寺 千年的守候已使它们面目全非... ...

6.
斑黛咯蒂寺 据说柬埔寨一国难以负但吴哥巨大的维护费用,吴哥的古迹修缮与保护已统一分派到很多国家,其中也有中国保护的,记得这座小庙是由日本出资维护。

7.
斑黛咯蒂寺 寺庙基本维持着原始的材质和色泽,斑驳中仍能见到昔日精美的雕刻。

8.
斑黛咯蒂寺 红砂岩的色泽分外惹眼哦。

9.
斑黛咯蒂寺

10.
斑黛咯蒂寺 在这里已经能见到一些《古墓丽影》里高大的巨根树,当地人管它叫卡波克蛇树。

11.这些原始丛林中的树基本分作两种,较大棵的
为卡波克(蛇树),他比较粗大且呈淡褐色,而且有多疖的树根。较小棵的则是绞杀榕,他树根呈灰色也比较细,但是四处纠结缠绕,也是《古墓丽影》里的经典镜头之一。

12.接下来我们来到塔布隆寺景区。在这里行走
感觉是像走进一片密林之中,半天也看不到古迹的影子。

13.
塔布隆寺 顺着小路来到寺旁,一棵卡波克树身有二、三十米高,树干上有被烧焦一大块,据说当地人也称它为“油树”,烧它的原因,是要让它滴出油来当做点灯的燃料。

14.
塔布隆寺 是吴哥窟建筑群中最大的建筑之一,包括260座神像、39座尖塔、566座宫邸,考古学家们解码寺中一块梵语石碑后得知,当年塔布隆寺覆盖了3140个村庄。
15.塔布隆寺 19世纪被法国人发现后,百年老树早将神庙紧紧缠着,因此放弃修复,保留了原貌。树根放肆地不断延伸,绕着屋檐、探入石缝、将老庙牢牢裹着,几乎要让人相信,神庙是从树根里蹦出来的。

16.
塔布隆寺 作为吴哥最具艺术气氛的遗迹,塔布隆寺的吸引力就在于,整个寺庙几乎被丛林所吞噬。

17.
塔布隆寺 这座佛教寺庙
是阇耶跋摩七世为母亲而建的寺庙,建于12世纪末
~13世纪早期。
18.塔布隆寺 整座寺庙都被巨大的树木包围,树根如巨蟒般紧紧缠住它们能抓住的一切,与古庙纠缠千年,直到成为一体。

19.
塔布隆寺 建筑风格与巴戎寺相同,只是少了微笑的脸。吴哥寺华丽,巴戎寺阴郁,它们都属于神,没有半点人间烟火。

20.
塔布隆寺 寺庙的维护工作似乎没有终点,这座著名的寺庙据说由印度负责维护,印度人深厚而悠久的佛教修养完美地诠释了这座宗教遗迹与自然的关系。

21.
塔布隆寺 在这里,似乎佛也显得有些无奈,不得不感叹生命力的顽强,从发芽到挤开石缝直至最后舒展身躯,生生不息的生命与佛一样值得敬畏。
天地间孕育神灵,亦繁衍生灵。他们在这里几个世纪地交织着,产生出如此精绝的景象,为吴哥画上了谜魅的妆容。

22.塔布隆寺

23.
塔布隆寺 眼前就是《古墓丽影》中最为著名的拍摄场景之一,“古墓”的入口。这棵奇树想必就
是绞杀榕,这是《古墓丽影》的经典场景!

24.
塔布隆寺 缠绕庙门的绞杀榕,树根呈灰色也比较细,但是四处纠结缠绕,形象可谓狰狞狂野。

25.
塔布隆寺 除了蔚为奇观的自然景象外,庙内的各种浮雕也极为精采;还有不少好看的雕刻,包括佛陀的事迹,还有大地女神普黛维手握发瓣的形象。

26.
塔布隆寺 想来
阇耶跋摩七世国王应该是个心思缜密、敏感且温柔之人,塔布隆寺在他的主持下既反映了佛教的精神,又充分运用了高棉的建筑语言,且符合主人的身份,建造得柔美、华丽,女性气息十足。

27.
塔布隆寺 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穿插在石头缝里的树根。

28.
塔布隆寺 几百年之久的巨大树根仿佛一只妖魔的大脚,望而生畏。

29.
塔布隆寺 抬头看,古树参天;低头看,曾经愉悦和荣耀的舞台,已成为了废墟一片。

30.
塔布隆寺 寺庙已经破败,一地乱石,《古墓丽影》却因此而风靡全球。期待着这里还能再拍几部大片,让地球人更多地了解魅力的吴哥。

31.这一程充满探险般的“古墓劳拉之旅”,怎能不让小朋友欢快兴奋!

32.
塔蔻寺 是一座印度教寺庙,建于921年,19世纪由法国人重建。一天里见识过这样的石头寺庙好几座,真有些审美疲劳了,所以只远观了一番便扬长而去。
33.周萨神庙 建于公元12世纪初期索亚娃曼二世统治时期。与其北边相距170
米的托玛侬神庙为同一时期建造,其建筑布局、结构形式完全一样。但这两组建筑为何而建,目前尚不清楚。

34.
周萨神庙 是中国出资负责维护的,所有缺失之处都以新的石材补齐了,外形最为完整,但
寺庙的古朴之感大打折扣,与塔布隆寺和斑黛咯蒂寺等修旧如旧的思路相比,这种方式未免显得简单而粗放了些。
35.托玛侬神庙 与周萨神庙的建筑形式完全一样,位置也相对称。虽然很小,但基本结构与吴哥寺一样,可算得上一座缩微模型。寺庙的本体雕刻细致,有女王宫的影子,这里的丽华塔女神雕刻非常迷人。[部分文字来自网络]时间:2月9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