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亚•纳库鲁湖】遍地珍禽异兽(下)

标签:
肯尼亚自助游纳库鲁湖珍禽异兽东非草原旅游 |
分类: 漫游非洲 |
2.游猎车没走多远就停了下来,前面三只白毛长腿的大鸟正在不慌不忙地过马路,见了我们丝毫不躲不惧。这是纳库鲁湖区的黄嘴鹮鹳,主要分布于非洲大陆及马达加斯加岛。它们总是栖居在河流、湖泊及滩涂,成对或小群活动,捕食鱼、蛙、爬行动物、甲壳类及昆虫等,偶而也吃水生植物。繁殖期筑巢树上,寿命可达20年。
3.它们这样呆立而看着我们的情景,让我感觉特别有中国古代花鸟画的意境。
4.远处晨雾尚未散尽,成片的野牛栖息在湖边的草滩。
5.开阔的纳库鲁湖自然保护区,拥有清新而润泽的生态环境,这里同样是鸟的天堂。
6.
7.【七鹳觅食图】
8.
9.【九鹳仙游图】
10.
11.【六鹳嘻戏图】
12.
13.
14.
16.站得高看得远,这就是“鹰眼”!
17.虽有“黄雀”在后,但前面可不是螳螂呀。
18.来到开阔的纳库鲁湖面,终于见到成群的一团团水鸟,开始我们以为是火烈鸟呢,大家兴奋地欢呼起来。
19.走近一瞅,原来是白鹈鹕。它们长着凸凸的脑袋、黑豆般的小眼睛、橙黄色比例超大的嘴皮囊、缓慢而蹒跚的步伐,全然没有火烈鸟那种高雅的气质。
20.鹈鹕是现存鸟类中体型较大的一种,身长一米五,略比鹅还要大些。短小的尾羽根部有个黄色的油脂腺,能够分泌大量的油脂。所以站在河边的鹈鹕总是用长嘴在梳理羽毛,其实是在给全身的羽毛涂抹油脂,使羽毛变得油滑而滴水不沾。
21.白鹈鹕在繁殖期结成大群一起在湖中小岛、湖边芦苇滩,以及河流岸边和沼泽地等建巢,也有的筑巢在树上。巢的结构主要由树枝、枯草和水生植物等构成,所以老是看到有鹈鹕嘴里衔着树枝。
22.白鹈鹕的特征最明显的是长长的嘴巴和大皮囊。它的嘴又长又直,呈铅蓝色,嘴下是橙黄色的皮囊,黑色的眼睛在粉黄色的脸上极为醒目,脚为肉红色。另外它全身的羽毛都是雪白的,稍微缀有一些橙色,头的后部有一束长而狭的悬垂式冠羽,时而立起表达某种情绪。胸部有一束淡黄色的羽毛,翼下的飞羽则为黑色。鹈鹕通常不发声,但能发出带喉音的咕哝声,可见是很憨厚可爱!
23.鹈鹕的主要食物是鱼,所以它们要游泳。通常是将脖子弯成S形在湖面上游弋。大约几十只组成一队在水面上游走,有时突然集体把头扎进水里,屁股上翘,看到两只脚蹼在空中摇摆,动作整齐优美就像花样游泳,它们捕鱼的场面就是这么精彩,只可惜俺没拍到。
24.白鹈鹕是天生的捕鱼能手,它们的眼睛非常敏锐,可以观察到湖面下的动静。结伴在湖面上寻找鱼群,一旦发现有鱼,它们便会排成直线或半圆形进行包抄。
25.拥有一张巨大的嘴巴在捕鱼时就派上用场啦,捕鱼时几十个大嘴皮囊就相当于一张渔网,它们用大嘴把鱼群赶向湖边水较浅的地方,然后张开大嘴,鱼就被卷进了大皮囊了。收缩皮囊把水挤出,一顿美味就进肚了。
26.时间是早上九点半,湖面之上还浮着一层淡淡的薄雾,偶有几只水鸟划过上空,让纳库鲁湖显得更为朦胧和平静。
27.远处几只水鸟上演的一幕有点像“美人救英雄”。
28.镜头一转,冒出这是个神马东西,穿件破“黑袍”还露着半个膀子,那形象活脱一个“座山雕”。它的名字叫--秃鹳,是东非地区著名的“垃圾鸟”。看那张像被烧伤一样的脸,我以为这只秃鹳头部有伤呢,后来才知道人家天生就这样。由于它们喜欢吃动物的腐肉,所以上帝就给了它一副丑陋的面孔吧。
29.因为秃鹳会吃火烈鸟,基本上在纳库鲁湖看到秃鹳,周边是断然没有火烈鸟了。今天既然看到这瘟神,火烈鸟也就无缘相见了。
30.秃鹳旁边站了一群黑小子,既不像秃鹳的后代也不是鹈鹕的孩子,像是黑色的水鸟类。看在都挺黑的份上,它们跟秃鹳在一起倒相安无事。
31.一阵风吹过,几只水鸟乘势扇动翅膀,湖水被带起一片涟漪。
32.一只肥胖的鹈鹕也乘风飞了起来。别看鹈鹕形似呆鹅,体魄却很强壮,翅膀缓缓一挥,庞大的身躯就轻易送上了天空。
33.它在飞行的时候头部向后缩,颈部弯曲靠在背部,脚向后伸,两翅鼓动缓慢而有力,并且有时还能利用上升的热气流进行滑翔。隐藏在白色翅膀之下的24枚黑色飞羽,在这时候才展露出来。
34.鹈鹕的飞行技术非常高超,贴着水面飞却从不会沾湿翅膀。
35.它们可以是姿态优美的水中芭蕾舞者,也是技艺高超的飞行能手。
36.或许那是一只头鸟吧,当它起飞时,其余的鹈鹕也跟着一起飞翔起来。
38.当肥笨的鹈鹕振翅高飞的时候,它们轻灵而潇洒的一面逐渐展露出来。
39.很少有一种动物能像鹈鹕这样在水中、陆地和天空都如此悠然自得地生活。
40.在远处淡雾笼罩的森林背景中,千万只鹈鹕在湖面上闪烁飞舞,这是纳库鲁湖边让人动容的壮观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