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肯尼亚•安博塞利】草原的“动物交响曲”

(2012-05-29 09:03:32)
标签:

肯尼亚自助游

安博塞利

东非草原

非洲动物

旅游

分类: 漫游非洲

【肯尼亚•安博塞利】草原的“动物交响曲”1.

    这是一片广漠而干旱的草原,地平线向远方伸展,直到与天边合为一线。这里繁茂的大沼泽地吸引了数目众多的大象族群,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牙齿巨大的公象。
  在这片4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横亘着非洲最庞大的山脉,而最令人感动的是,无论在草原的哪个角落,覆盖着皑皑白雪的乞力马扎罗山都能够一览无余。黎明的曙光使山脉呈现出深紫色,山上的白雪显现一丝缥缈的粉红,山下成群的大象低头前行,这一幕几乎成了世人对非洲永久的印象。
  这就是东非的安博塞利大草原,这里广阔的平原不只是大象的家园,还有动物之王狮子的家族,还有成群的野牛、羚羊和斑马,还有鸵鸟、飞鹰... ...每当太阳从东方升起,动物生灵们就开始了生机勃勃的一天,它们或狂奔或静候,或跳跃或飞翔,或相互帮助,或相互争斗,像一颗颗永远跳动的音符,生生不息地为草原谱写着一曲不朽的交响乐。(49P)


【肯尼亚•安博塞利】草原的“动物交响曲”2.虽然有这么个大门,但草原和草原上的动物几乎是纯自然状态的,这大门只是管理着人类。

【肯尼亚•安博塞利】草原的“动物交响曲” 3.由于早上气候凉爽,动物出来活动的比较多,向导建议我们早上六点半就出发。一早来到草原还是蛮冷的,大概就十度左右,我们都穿上了抓绒衣基本就够了,只要太阳出来就马上暖和。出了酒店不一会就来到草原,一些早起的动物已经在那里“早锻炼”了。

【肯尼亚•安博塞利】草原的“动物交响曲” 4.成群的斑马跨过公路。斑马是非洲的特产,共有四种类型,分别为山斑马、普通斑马、拟斑马和格式斑马,其中拟斑马已灭绝。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普通斑马,产于非洲东部、中部和南部,由腿至蹄都有条纹或腿部无条纹。南非洲产山斑马,除腹部外,全身密布较宽的黑条纹,雄马喉部有垂肉。而拟斑马产于非洲南部奥兰治和开普敦平原地区,鸣声似雁叫,仅头部、肩部和颈背有条纹,腿和尾白色,具深色背脊线,可惜已看不到了。东非还产一种格式斑马,体格最大,耳长而宽,全身条纹窄而密,因而又名细纹斑马。

 

【肯尼亚•安博塞利】草原的“动物交响曲”5.普通斑马栖于平原草原,山斑马喜欢在起伏不平的山岳地带活动,细纹斑马栖于炎热、干燥的半荒漠地区,由于人们的大量捕杀,拟斑马已于1872年绝迹,山斑马也濒临灭绝。图中所看到的普通斑马,这个季节出没的数量当然不能跟大迁徙的情景相提并论。

 

【肯尼亚•安博塞利】草原的“动物交响曲”6.棕鬣狗的形象总是不太好,动作比较猥琐、阴险,我认为属于草原上的“反派”。【肯尼亚•安博塞利】草原的“动物交响曲”

【肯尼亚•安博塞利】草原的“动物交响曲” 7.外形略像狗,其实更接近猫科动物,头比狗的头短而圆,毛棕黄色或棕褐色,有许多不规则的黑褐色斑点,食用兽类尸体腐烂的肉维生。其超强的咬力甚至能咬碎骨头吸取骨髓,是非洲大草原上最凶悍的清道夫。

【肯尼亚•安博塞利】草原的“动物交响曲” 8.相对来讲,大象就正派很多,坦坦荡荡的做着自己,这里的大象多为黑灰色的皮肤。非洲象有两种:非洲草原象和非洲森林象。非洲象被美国濒危物种法案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物种。野生种群目前在50万头左右,但由于偷猎频繁,再加上象的繁殖率本身就低,所以它们依然是濒危动物。

【肯尼亚•安博塞利】草原的“动物交响曲” 9.早上狮子也出来溜达了。狮子是兽中之王,的确有着王者的气概。狮子是猫科动物,非洲狮的数量也在减少,但是它们目前并未被列为濒危或受威胁物种(亚洲狮濒危)。非洲狮颜色多样,但以浅黄棕色为多,在所有的猫科动物中,狮子的群体意识最强,它们能够和睦相处。头领雄狮的主要职责是保卫领地,其它的雄狮负责保护雌狮。


【肯尼亚•安博塞利】草原的“动物交响曲” 10.狮子群体得数量一般在20头左右,群体的核心是四五只母狮,它们从小在一起生活、成长,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母狮允许其它母狮新生的幼狮吃自己的奶,这在哺乳动物中几乎是很少见的。图中我们这次见到的都是母狮子在觅食,面对着横照过来的阳光,她们都有些睁不开眼。

【肯尼亚•安博塞利】草原的“动物交响曲” 11.路遇几只漂亮的皇冠鹤,像大个的鸳鸯。

【肯尼亚•安博塞利】草原的“动物交响曲” 12.据说这种皇冠鹤还是乌干达国鸟。传说从前有一位乌干达王子外出游玩迷了路,正好一群非洲鸟从远方飞来,将迷途的王子带回了家。为了感谢这些大鸟,王子登基后就为它们做了一顶皇冠戴上。这就是灰冠鹤的由来,它们的样子的确像戴了顶皇冠。


【肯尼亚•安博塞利】草原的“动物交响曲” 13.黑斑羚总是成群地活跃在草原。黑斑羚是一种中型羚羊,目前总数达200万只。黑斑羚分为两种:黑脸黑斑羚和普通黑斑羚。无论公母,屁股两侧都有一条狭长的黑斑,跟短尾巴一起,组成类似中文里的“川”字。公羚长有一对长约90厘米的角,母羚则不长角。它们主要以树叶为食,从树叶和嫩草中汲取水分,能够一周左右不饮水,所以不用像斑马、角马那样长途迁徙去寻找水源。


【肯尼亚•安博塞利】草原的“动物交响曲” 14.如果遭遇敌害,黑斑羚群会在瞬间一哄而散,不时高高跃起,以扰乱捕食者的视线。黑斑羚一跳可达10米远、3米高,速度达80~90公里,非常轻盈,好像草上飞,因而得到一个绰号“飞羚”。摆脱捕食者后,它们通过散发一种特别的气味寻找同伴,再次聚合在一起。

普通黑斑羚是非洲最常见的羚羊之一,约占羚羊总数的四分之一,主要分布在肯尼亚马赛马拉和卡加多,坦桑尼亚塞伦盖蒂、鲁阿哈和赛卢斯,赞比亚卢安瓜峡谷、博茨瓦纳奥卡万戈、津巴布韦赞比西峡谷、南非克鲁格,以及一些私人保护区。黑面黑斑羚主要生活在纳米比亚的埃托沙和某些私人农场。图中的是一只葛氏瞪羚,比汤氏瞪羚个子大一点。


【肯尼亚•安博塞利】草原的“动物交响曲”15.一只成年公羚羊通常在水草丰足的地方建立自己的领地,当母羚羊群前来寻找食物时,公羚羊就设法与她们交配并生下自己的后代。如果有其他公羚羊擅闯领地,就会发生激烈打斗。失败的一方被迫离开羊群,首领公羚羊也会将自己的雄性后代赶出群体,让他们自谋生路。同时,它尽力防止母羚羊离开自己的领地。

 

【肯尼亚•安博塞利】草原的“动物交响曲”16.角马,也称牛羚,是一种生活在非洲草原上的大型羚羊:头大肩宽,像水牛;后腰纤细,又像马,还长着一条马尾巴呢。角马是群居动物,总是一大群一大群地生活在一起。


【肯尼亚•安博塞利】草原的“动物交响曲” 17.雨季期间(3月-5月),雨水充足,它们成群结队地散布广阔的草原上。但到了旱季(7月-9月),为了寻找新鲜的草料,就不得不离开这里去寻找食物,这就是每年的大迁徙。它们聚集起来数量多达1万头,每天要走48公里的路,时刻冒着生命危险跋山涉水,迁徙到遥远的塞伦盖蒂草原。

【肯尼亚•安博塞利】草原的“动物交响曲” 18.在安博塞利草原上,象群与乞力马扎罗山的组合是非洲草原的经典场景。

【肯尼亚•安博塞利】草原的“动物交响曲” 19.非洲草原象是世界上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耳朵大且下部尖,不论雌雄都有长而弯的象牙。

【肯尼亚•安博塞利】草原的“动物交响曲” 20.小象是象群里最可爱的角色。

【肯尼亚•安博塞利】草原的“动物交响曲” 21.非洲象性情极其暴躁,会主动攻击其他动物。在非洲草原上曾发生过大象把游客踩死的惨剧,所以每当游猎的时候,向导是决不允许游客下车的。还好大象此时比较温和,否则它们一发威,我们准玩完!【肯尼亚•安博塞利】草原的“动物交响曲”

【肯尼亚•安博塞利】草原的“动物交响曲” 22.和亚洲象一样,非洲象也用它们的鼻子来闻、吃、交流、控制物体、洗澡和喝水。它们并不直接通过鼻子喝水,而是用鼻子吸水再喷入口中。非洲象鼻子的前端有两个像手指一样的突出物(亚洲象只有一个)来帮助它们控制物体,它的牙齿强壮而洁白

【肯尼亚•安博塞利】草原的“动物交响曲” 23.这里两头大象一直在不依不饶地追逐,旁边飞着几只白鹭,看来矛盾不小,我们的车子一直在跟踪报道。

【肯尼亚•安博塞利】草原的“动物交响曲” 24.它们最终还是打了起来,一直跟随它们的白鹭不停滴调解,差点把自己也搭上!

【肯尼亚•安博塞利】草原的“动物交响曲” 25.最后好像调解成功了,一头大象请另一头去喝两口消消气,脚边的白鹭也欣然跟随,皆大欢喜!

【肯尼亚•安博塞利】草原的“动物交响曲”26.这是非洲苍鹭。有时站在一个地方等候食物长达数小时之久,故有‘长脖老等’之称。

【肯尼亚•安博塞利】草原的“动物交响曲” 27.野牛背着很多牛背鹭,与白鹭和大象一样,它们都是共生关系的好邻居。非洲野牛也称非洲水牛,和亚洲水牛的亲缘甚远,在演化上非洲水牛的祖先尚未清楚。野牛性情凶猛,难于驯化,常群体活动,虽是纯素食动物,但却是非洲最危险的猛兽之一。

【肯尼亚•安博塞利】草原的“动物交响曲” 28.野牛集体作战,由一头成年雄性野牛带头,组成大方阵冲向入侵者,通常有数百头甚至上千头,时速高达60公里,在这样的阵势下,即使是狮子也会给它们让路。在非洲草原上,如果你遇到了一两头非洲野牛,可能你还算幸运;但是当一群野牛朝你狂奔过来时,厄运就要降临了。非洲野牛每年杀死的人数要比其它任何动物杀死的都多。【肯尼亚•安博塞利】草原的“动物交响曲”
【肯尼亚•安博塞利】草原的“动物交响曲” 29. 野牛与狮子、大象、花豹、犀牛号称“非洲五霸”,来非洲必须要看全这五种动物才算比较圆满。

【肯尼亚•安博塞利】草原的“动物交响曲” 30.安博塞利草原的沼泽地为象群和其它动物提供了足够的食物和饮水让它们得以在这繁衍生息。

 

【肯尼亚•安博塞利】草原的“动物交响曲”31.壮美的乞力马扎罗山永远是它们的守护神,我想动物必然也是这么想的。

 

【肯尼亚•安博塞利】草原的“动物交响曲”32.这里大片的沼泽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所以在这里看到河马也就不奇怪了。非洲河马是比较有趣的动物:身体长三、四米,重约三、四吨,光河马的头就重达五、六百斤,肥大的身躯配着四条短腿,前后肢有四趾还带有蹼。顶上一对突出的眼睛及两只小得出奇的耳朵,还有一张巨大的嘴巴,厚厚的嘴唇和又粗又硬的几排大牙,真是丑得可爱!【肯尼亚•安博塞利】草原的“动物交响曲”

【肯尼亚•安博塞利】草原的“动物交响曲” 33.看样子在草原的营养确实不错,吃的肚子滚瓜溜圆的。【肯尼亚•安博塞利】草原的“动物交响曲”河马长相憨厚老实,但是它们性情暴躁,领地意识很强,有人闯进它们的领地它们就会用一米的獠牙攻击人,张开嘴仅一咬就可以将人咬死,河马是陆地上嘴巴最大的动物,成年河马咬合力可达1吨多。

【肯尼亚•安博塞利】草原的“动物交响曲”34.这次非洲之行,从来没在河里看到这老兄,尽是在草地里看到它,倒也见识了它五短身段的全貌,哈哈!

【肯尼亚•安博塞利】草原的“动物交响曲” 35.斑马、角马和谐生活在一起。非洲角马只吃嫩草,斑马与它吃同样的一种草,却要等草长得稍老一些才吃。另一种食草动物,非洲大羚羊,也吃这种草,只是吃已经老了的草。这样的,这些动物能够在同一地方,在相互不争夺食物的情况下和平共处,自然法则很奇妙吧。【肯尼亚•安博塞利】草原的“动物交响曲”


【肯尼亚•安博塞利】草原的“动物交响曲” 36.草原很大,动物位置和车辆都是随时移动的。如果一辆游猎车在某个位置发现某种珍贵动物,向导就会利用无线传呼机通知附近的其他车辆,让更多的游客分享游猎的乐趣,这已是当地游猎向导的职业素养。

【肯尼亚•安博塞利】草原的“动物交响曲” 37.当其他车子奔赴远处大象群时,我们注意到这只猥琐的鬣狗似乎盯上了什么。经验敏锐的戴维马上停下车静观其变。

【肯尼亚•安博塞利】草原的“动物交响曲” 38.远处的羚羊好像有危险,我又激动地想看这种捕猎的场面但又希望它不要发生,正纠结着的时候,好像鬣狗也莫名地善心大发,放弃了追逐。在大家都扼腕惋惜时,我倒觉得心安理得。

【肯尼亚•安博塞利】草原的“动物交响曲” 39.傍晚时分,夕阳普照,大象开始寻找休息之所了。

【肯尼亚•安博塞利】草原的“动物交响曲” 40.没有时间观念的鸵鸟还在不停滴觅食。鸵鸟的主要特点是龙骨突不发达,不能飞行,也是世界上现存鸟类中唯一的二趾鸟类,在它双脚的每个大脚趾上都长有长约7厘米的危险趾甲,后肢粗壮有力,适于奔走。生括于非洲的沙漠草地和稀树草原地带,因其羽、皮及肉等都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有生长快、繁殖力强、易饲养和抗病力强等优点,在许多国家被广泛驯养。

【肯尼亚•安博塞利】草原的“动物交响曲” 41.这时,戴维好像接到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电话,我们的车子陡然飞也似狂奔起来,开始我们都纳闷发生什么事了,不一会儿车子停下来,经验丰富的戴维停的位置正是观看拍照的最佳位置,这时我们才被眼前的场景震撼了:三头母狮离我们大概二十米远,而且正没精打采地向这边方向踱着步,离我们越来越近,“可能没吃饱吧,那可别冲我们来啊”!

 

【肯尼亚•安博塞利】草原的“动物交响曲”42.俺这回算见识了什么叫“林中之王”啊,这虽然是只母狮,但她的举手投足已霸气十足,无不透着王者之气。

【肯尼亚•安博塞利】草原的“动物交响曲” 43.瞧这眼神,瞧这满脸的煞气,不服不行。狮子中,养育幼狮和捕猎的重任都属于母狮子。

【肯尼亚•安博塞利】草原的“动物交响曲” 44.狮子卧于合欢树下,我觉得也是非洲草原的经典一幕。这场景使我联想到一部电影里的片段--《豹妹》。

【肯尼亚•安博塞利】草原的“动物交响曲” 45.她很赞同奥,回头温柔滴看了偶一眼。【肯尼亚•安博塞利】草原的“动物交响曲”

【肯尼亚•安博塞利】草原的“动物交响曲” 46.可能我们先前的位置比较幸运吧,其他游猎车在我们足足欣赏了五分钟后才姗姗来迟,一辆辆游猎车纷纷从远处卷尘而来,狮子早就司空见惯了,眼皮都不待眨的。

【肯尼亚•安博塞利】草原的“动物交响曲” 47.面对如此众多游猎的车子和人,唯吾独尊的王者风范更加凸现出来。以下有段视频,其他视频在我的播客,欢迎来一起分享。

 

【肯尼亚•安博塞利】草原的“动物交响曲”48.草原的太阳不停地向西面落下,让我们的游猎车渐渐变成了酱紫的。

【肯尼亚•安博塞利】草原的“动物交响曲” 49.我们于1月24日下午,25日早上和25日下午共在安博塞利草原游猎六个多小时。一般早上从六点半开始到九点然后回酒店吃早饭;下午因为气候炎热,则从四点到晚六点结束。有时向导戴维看到我们感兴趣的动物也会配合多待些时候,所以晚上我们往往游到六点半到七点才返回酒店。这是一段难忘的经历,尤其在壮美的安博塞利草原![部分文字来自网络,在此表示感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回味世博之一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