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悼柏楠兄

(2024-11-13 11:53:16)
标签:

沐风枕流之室随笔

原创

悼柏楠兄

分类: 随感

下着雨的清晨7点钟,打开手机看“朋友圈”,见苏柏楠兄11117点钟走了,终年73岁。

在无征无兆、无声无响之中,生死两隔,已过了整整两天。这,就是“永别”。

与栢楠兄相识于1982年底,我初到报社,分到通联处,被人领着一一拜识了陈处长、全副处长、刘编辑、于编辑,再有一个,就是苏柏楠,他中等身材,虎背熊腰,一见面拍拍我肩膀,手很重。

我在通联处做实习生一个多月,每天就是扫地打水拆信封,没啥编务,剩出精力,四下张望——报社在五楼,东西两侧各有一个大阳台,上午十点钟叫“工间操”,通联处、总编室、军事处的人多聚西阳台,政工处、文化处多聚东阳台,然更多时候是“全夥儿”聚在中厅打乒乓球、捅康乐棋。那时仰望四、五十岁的处长、老编辑们,已觉巍巍然老前辈矣。栢楠兄长我几岁,应不算“老前辈”,所以常在一起闲聊。假如把报社比作一艘老船,那几十年来这条船足可谓出风入浪,特别是经历了那个“特殊年代”,更有很多风急浪险的往事。但我和栢楠兄聊的都是天南海北,从来没听他说过一句报社内的你黑我白、你是我非、你长我短……只有一次,文化处的几位老领导要把我从通联处调过去编副刊,栢楠兄重重地拍了我一把,说:“去!赶快去!”然后又补上一句:“你就是个‘小才子’,编副刊合适,但是……在咱们这儿,谁一旦被当成‘小才子’,基本上也就那样儿了。”

栢楠兄说的“那样儿”,就是“仕途坎壈”,简言之:当不上大干部。

事实证明,栢楠兄说的是对的,日后多年,我也算阅人无数,但凡被人称赞“有才”者,基本上都“那样儿”了。

和栢楠兄聊得最多的,一是讲他少年时如何学拳击、混冰场、打群架;二是讲他当年在云南的往事,讲某天晚饭后怎么突然被人押上台批斗,怎么从关他的竹棚子里破壁而逃,怎么扒火车返回北京,怎么看见了通缉他的告示,怎么“自投罗网”去公安局报到……他是海军政委苏振华将军之子,我只听他讲过一次父亲的事。说是有一次,苏联芭蕾舞演员乌兰诺娃一众明星来华演出,有一场,台下坐了一排中国将军,他父亲也在座。乌兰诺娃那天跳的特别卖力气,舞到酣时,不慎把舞鞋甩到台下将军的怀里……

他说起这个故事的时候,我们正在本单位的一个农场出公差、挖树坑,记得农场北侧有个看守所,我全不记得那是什么地方了,但栢楠兄讲的这个“飞鞋”故事,却记得格外清楚。农场劳动时食堂给送猪肉白菜馅儿包`子,柏南一顿能吃五六个,这我也记得呢。

后来有段时间,报社总派栢楠兄往返安徽,给本社某“造反派”安排落户,他好像去了好几次。那时,“造反派”这名声挺招人厌的,但我没从栢楠兄嘴里听到过一句恶语,只记得他说:“X!那地方可真穷呀。”

此后,栢楠兄离开报社,怎么走的我不清楚,我正忙着谈恋爱呢。然而此一别,再没见面。

有一回,他从深圳打来个长途电话,说:“我在杂志上看见一个小说,署名‘舟欲行’,是你吗?”我连忙说:“是的是的。”他说:“写的挺好,‘小才子’,好好干!”

这是我们最后一次交往,至今已过去三十多年了。

以我对栢楠兄的印象,他的身材非常健硕,手掌厚实有力,手指头都比我粗好多。他是个心境坦荡、豁达开阔的人,绝非“小才子”这种多虑多思、烦愁忡忡。按道理,他应该长寿的。

人生之无常,由此,又给我上了一课。

谨以此文,悼念栢楠兄。此后秋风黄叶的时节,我还会想起你。

——20241113日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红与蓝
后一篇:鸡的狂欢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