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体不详的地狱文

(2021-10-03 19:08:43)
标签:

沐风枕流之室随笔

原创

文体不详的地狱文

分类: 随感

今年的秋天好像过得比较慢,早就立了秋,却迟迟不见银杏叶子的一片金黄,至于西山红叶,似乎更要等好久。

老舍先生说:“秋天一定要住北平。天堂是什么样子,我不知道,但是从我的生活经验去判断,北平之秋便是天堂。”

哦,原来俺们是身处天堂——只不过“天堂”正在装修,还没个“好天堂”的样子。

.

俺知道世间另有个大人物儿,拿天堂做过比喻,这家伙叫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Jorge Luis Borges1899-1986——煞有名呢——他说:“这世上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俺才疏学浅,对这位已故前阿根廷国*家图书馆馆长、作家、诗人没啥子了解,他的《老虎的金黄》《小径分岔的花园》等等,倒是都读过了,却也记不太清那“老虎”怎么个“黄金”、“小径”怎么个“分岔”而至“花园”。

这不赖人家博尔赫斯,俺最近脑子退化得紧,连啥子叫“文体”,都搞不清爽,写的文字非诗、非散文、非小说、非政论、非戏词儿、亦非寻人启事征婚广告离婚声明“一针灵”揭帖。

邻家小姑娘说,该叫“地狱文”。好,随她!

.

回过头来说“天堂”——俺对老舍先生拿北京之秋比喻天堂的话,有保留地相信。但已绝不相信博尔赫斯所说“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试举几例,以示不虚。

30年前,我写过一部很薄的小书,人微言轻,卖得也不好,这类一出生就被人遗忘的书,像是闯进图书馆这“天堂”里的蚊子,不是被电蚊香熏得逃之夭夭,就是在灰尘厚厚的犄角旮旯儿饿成“带翅的迷你木乃伊”。

俺的本性,终还算是个乐天知命的“达人”,对此亦泰然受之。不想有一次去“天堂”闲逛,居然发现某大人先生的著作中,抄了俺那小书的三分之一,整整64个页码,一字不差,以至于连其中的笔误也照抄进了他的“大作”。

那大人先生的“大作”自然陈列在“天堂入口”的醒目处,好像俺那只闯进天堂的蚊子,突然被放大了数倍,而且美容其翅膀、青黛其眉眼、樱红其口器,纹没纹身俺就不知道了——只是暗自思量:煌煌“天堂”,怎容得下这样的蚊子?

俺旧友、某研究馆员是个大知识分子,答:“C!这样的蚊子,咱们这儿TM多了!”

天堂而飞翔着蚊子,让我对天堂的神圣感有了新的认识、新的崇拜。

.

俺还有一次叩响天堂大门,在一个书架子上,看见了无边无际一大片茨威格的《人类群星灿烂时》,几乎叫的出名字叫不出名字的出版社,都“翻译”过这本书。俺记录下来的就有中*国法制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中*国出版集团现代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三联书店、译林出版社、新星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哈尔滨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安徽人民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北京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江苏凤凰出版社、中华书局、中*国言实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时代文艺出版社、希望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汕头大学出版社、武汉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中*国画报出版社、河南文艺出版社,以及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北京读品联合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国*际文化出版公司、万卷出版公司……

俺当时有一种窒息感——俺一直以为贵为“天堂”,就该万象峥嵘,就该是“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没想到“天堂”变成了码头上集装箱货场的样子。

实在说,茨威格老汉的《人类群星灿烂时》写的还算不错,但不过一老掉牙的通俗读物而已,何至于如此充斥、拥塞俺的那个“天堂”?无论是出版者,还是“天堂”的守门人们,视野何以如此之狭窄、目光何以如此之浅薄、思想何以如此之贫乏、知觉何以如此之麻木,闻见何以如此之陈旧、习气何以如此之因循……一句话,编好书你们不会,玩儿花样儿你们也不会吗?

茨威格最早干新闻出身,他的文笔其实并不难译,若比较各家译本,究竟有多少异同?有没有胡乱抄别人家的,凑成一本“译文”?

茨威格的书如此,亨利·戴维·梭伦Henry David Thoreau1817-1862的《瓦尔登湖》呢,俺在“天堂”一瞥之下,也有80多个中译本;曹雪芹大爷的《红楼梦》,据说有300多家出版社出过……

哎,俺那“天堂”的神呀,你们住一样的房子、睡一样的床铺、穿一样的衣裳、长一样的面容、有一样的心肠……这样的“天堂”,还叫啥“天堂”呢?

.

另一次逛“天堂”的经历,更令人对“天堂”妄生出亵渎之心!

但见“天堂”一耀眼处,明晃晃摆着一套丛书——《美国·亚太地区国*家海洋战略研究丛书》。

暗叫“厉害呀,俺的战略!”

需知在下也曾跻身一个战略研究机*构,专门研究海洋战略,时间长达六年,论文也写了几坨,报告也做了几次,学生也教了几班,辩论也斩杀过几个宵小!看见有人同唱西皮二黄,自然感到和尚不亲帽儿亲。

急忙捧起丛书细看,有研究美、俄、日、印、澳等国海洋战略的分册,但居然还有《韩国海洋战略研究》《越南海洋战略研究》《菲律宾海洋战略研究》!

不禁疑惑:菲律宾?它啥时候也有海洋战略了?难道有领海线的国就都有“海洋战略”?那你咋不研究文莱的“海洋战略”?亚太靠海的国多着呢,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马拉西亚、印度尼西亚……你咋不弄出个《新加坡海洋战略研究》?再说有了《韩国海洋战略研究》,咋就没有人家北方邻居大国的“海洋战略?”

丛书是“X市美国问题研究所”编的,公开材料介绍说:该所是“隶属于XXXXXX联合会,XXX全额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为XXXXXXXX决策提供咨询服务。”

呵呵,有钱就是任性!可以胡乱出几本书,拿到“天堂”去耍宝!

还是俺那位研究馆员朋友开导俺:这算个锤子!看看各地那些“博士文库丛书”、“博士后研究成果丛集”,都是咱这“天堂”的娇客呢。

俺问:水平如何?

答:“天堂”如何?这有“天”知道!。

.

俺的结论是——

知识者如何,书籍就如何;书籍如何,“天堂”就如何; “天堂”如何,文化就如何;文化如何,地狱……就如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