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现场管理在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李世海
生产管理是企业从事为顾客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人员及其他作业系统的总称。这些人员是企业的基本生产队伍,一般占职工总数的80%左右,这一系统占用资金、物资及原材料、辅助材料消耗,一般占企业的90%以上;企业的投入90%左右是被生产过程占用或消耗的,企业的利润的90%以上来自产品和销售过程。生产现场管理是企业投入产出的关键,只有通过加强生产现场管理,使企业各种生产要素人、机、料、法、环、测等得到合理分配,人力、物力、财力、动力、产量、质量、成本、市场、受益损失和企业信誉的损失。生产现场管理在企业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一、生产现场是企业赖于生存的基础。
生产现场是生产过程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生产活动的基地。物质资源在生产现场上消耗,劳动工时在生产现场上发生,工艺过程在生产现场上贯彻,产品质量在生产现场上形成,产品成本和利润在生产现场最终形成。现场是出产品、出人才、提供服务的地方。可以说生产力要素集中于生产现场并按照科学的规则运行,从事生产作业活动成为生产力,这一特征决定了生产现场是工业企业赖于生存的基础。
二、生产现场管理是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的有效保证。
生产现场管理是实施企业方针、落实生产计划、强化基层建设。加强职工教育、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创造经济效益的有效保证、现场管理是企业各项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现场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整体效益,它像一面镜子直接反映着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竞争力的强弱和对外部环境的适应程度。在市场竞争中,竞争在市场,而竞争力在现场,决胜在现场。从市场竞争的角度看,现场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竞争能力。很难想象一个现场管理很混乱的企业,在市场上竞争力很强。现实中有企业感受很深,如有的企业明知市场需要什么产品,由于管理不善,就是生产不出合格的产品;有的企业花大气力,不失时机的研究开发出新产品,由于管理出问题,拖得时间很长,等新产品面市时,已错过良机、企业要想适应市场需要,必须强化现场管理,练好内功。
三、生产现场管理是各项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企业中的各项管理从各自的角度落实到生产现场,现场管理是通过生产现场这一整体,对各专业管理进行综合和优化。各专业管理的千条线,都要通过生产现场管理这一根针来贯彻落实,现场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企业的整体效益。现场管理是企业最重要的基础管理,是企业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俗话说“多深的基础,多高的楼”。现场管理这个基础不扎实,要想建起生产高度发展的大厦只是一句空话。
四、生产现场管理是市场竞争的重要环节。
生产现场管理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保证。搞好现场管理,树立企业新形象,是治厂之本,现场是企业的窗口。内抓现场,外抓市场,以市场促现场,以现场保市场,已成为大多数企业的共识,已经认识到抓现场管理是企业生存的需要,是社会不断前进发展的需要。市场可以没有一个企业,但一个企业不能没有市场。现在许多外商与我们做买卖签约前,除了听企业的介绍情况外,还要亲自到企业现场去看一看,来确认产品质量的可靠性等。所以企业的形象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现场管理水平。有的外商到厂一看现场井然有序,买卖就成了。有的企业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合资合作的伙伴,可到现场一看,发现企业生产不出来搞技术高质量的产品,人家不和我们合作,买卖没有做成。
五、生产现场管理是企业转换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保证。
生产现场管理决定着一个企业的产品质量、成本、交货期等,决定着企业的命运。企业转换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都离不开生产现场管理,现场管理的有效性越好,保证能力就越强,反之,保证能力就低就弱。
美国人对日本企业评价:“日本的生产企业能成为世界一流的企业,主要在于企业对生产现场的严密组织和每个雇员神奇般的劳动热情以及惊人的创造力。”日本人自己说:“这些年企业发展得快,竞争力强,一是对生产现场进行有效管理,二是全员参加的全面质量管理,保证了产品质量的高水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