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Imilac - 橄榄陨石】

(2011-12-18 16:10:59)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Imilac 橄榄陨石】作者:e1ement
http://s7/middle/6d182f3fhb41c1d80ba96&690橄榄陨石】" TITLE="[转载]【Imilac 橄榄陨石】" />

http://s9/middle/6d182f3fh786936554d18&690橄榄陨石】" TITLE="[转载]【Imilac 橄榄陨石】" />

http://s8/middle/6d182f3fh7869366914e7&690橄榄陨石】" TITLE="[转载]【Imilac 橄榄陨石】" />

http://s14/middle/6d182f3fhb41c20c5d86d&690橄榄陨石】" TITLE="[转载]【Imilac 橄榄陨石】" />

结构与成分

  它包含厘米尺度的橄榄石晶体,一种在铁 矩阵内的橄榄石成分。粗金属区域在蚀刻后会出现魏德曼花纹,微量的成分有磷铁石陨硫铁、铬铁矿、辉石、和磷酸盐(白磷钙矿、磷镁钙石、磷镁石、和磷钙钠石)[1][2]

分类和子群

依据氧同位素的组成,石铁陨石可以分成3个子群:

  • 主群(MG):几乎是全部的石铁陨石。
  • 鹰站群(ES):只有鹰站冷湾、和Itzawisis的石铁陨石。内部有丰富的橄榄石和丰富的构成的金属基。
  • 辉石群(PX):只有VermillionYamato 8451。它的名称来自高含量的直辉石类(大约5%)。金属基显示细致的八面体魏德曼花纹。

起源

  橄榄陨铁曾经一度被认为是已经分化的小行星被撞击而四散溅射出介于核心和地涵边界部分的物质。另一种新的假设是它们是核心和地涵材料混合的物质[4]

历史

  一个常见的错误是将它们的名称和2号小行星智神星相连结,但实际上名称源自德国的博物学家彼得·帕拉斯(1741-1811),他于1772年在西伯利亚山区的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发现质量680公斤的陨石。帕拉斯在1776年对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质量的叙述,在1790年代被E.F.F.克拉尼引用做为陨石墬落在地球上的一个例证,而他的论述被当时大多数的科学家认为是童话。这块岩石与当地所有的岩石或矿石不同(如此大块的岩石也不可能是在意外中被运送到此地),但是他的一些金属成分和在完全不同的区域中找到的其他几颗相似。

墬落橄榄陨铁

  橄榄陨铁是一种罕见的陨石,包括在南极洲发现的10颗和4颗墬落陨石,已经发现的总数只有61颗[7] [8]。依照墬落的时间顺序排列:

  民内欧意大利西西里。在1826年5月,观察到一颗明亮的流星,夹杂着咆哮的声音呼啸而落,但只搜集和保留到46公克的陨石。

  Zaisho:在日本,于1989年2月1日出现火球之后,发现330公克的墬落陨石[9]

  Marjalahti苏联卡瑞利亚,在一颗明亮的流星出现和爆炸之后,大量的陨石落下,在1902年6月发现了45公斤的陨石。在当时墬落的地点仍属于芬兰的领土,Marjalahti陨石的主要部分现在保存在赫尔辛基大学的地质博物馆。

  奥墨隆苏联奥墨隆区域,伦迪尔种在1981 年 5 月 16 日观察到陨石下降,并且在两年后发现250公斤的陨石。一个气象观测站在同一天观测到一个火球,证实了这次的陨石墬落。

发现橄榄陨铁 (与大多数相关)

  虽然橄榄陨铁是非常罕见的陨石,但还是有足够多的橄榄陨铁被找到并保存在博物馆中,可供研究之用。这是因为发现的数量够多,有些的质量还大于一公吨,下列是发现的橄榄陨铁陨石中最大的一些:

  • 布伦罕:1980年于美国堪萨斯州发现,最初报告在海薇兰坑的浅坑中,散布著大约20块碎片,总质量约1,000公斤。稍后,又发现了更多的碎片,包括一颗埋入地下5尺,重达1000磅(454公斤)的陨石,总质量达到3.4公吨。一块487公斤重的陨石被收藏在芝加哥的自然史博物馆。2005年和2006年,在阿肯色州的史蒂夫阿诺德和得克萨斯州的菲尔马尼又挖掘出一些大陨石,最重的有650公斤[10][11]
  • 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在1749年,于前苏联叶尼塞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南方大约145英里出发现一块大约700公斤的陨石。它在1772年被彼得·帕拉斯看见,并运送到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见上文)。主要的一块重515公斤,现在保存在莫斯科的科学研究院。有趣的是,1990年在靠近帕拉索夫卡(Pallasovka)发现一块198公斤的橄榄陨铁被命名为彼得·帕拉斯,以尊崇他在18世纪在这个地区旅行时所进行的地质学研究。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