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春远行(四)——阆中古城的故事和剑门关的雄风

标签:
历史旅游图片文化 |
春游远行(四 )——阆中古城的故事和剑门关的雄风
阆(làng)中古城,位于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市阆水中路33号,地处四川盆地东北缘、嘉陵江中游,古代巴国蜀国军事重镇,有中国春节文化之乡,中国四大古城之一称号。
为什么这座城叫阆中呢?《说文解字》解释“阆,门高也”,阆中四面山形如高门,所以叫阆山;嘉陵江流经阆山,所以叫阆水;城在阆山阆水之中,所以叫“阆中”。
为什么说阆中是春节的起源地?这还要从伏羲说起。伏羲的母亲就生于阆中,伏羲是春节、年神的主创者,所以在阆中民间,仍然保留着尊伏羲为年神的传说。
再说历法。西汉时期,巴郡阆中人落下闳编制了太初历,恒定了春节,中华民族才有了过春节的习俗,春节才成了中国人最古老的文化胎记、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因此,落下闳被誉为“春节老人”,阆中被称为中国春节发源地、“中国春节文化之乡”。
阆中古城的张飞祠里“万夫莫敌”牌匾据导游说(蹭听)是台湾屠宰协会送的,他们以张飞是他们的同行中的佼佼者而自豪。古城有一个活动是张飞巡街,当地居民说,有个扮张飞的不愿干去当保安了,可能报酬高些吧。
我们在古城漫步时恰好有西充的学校组织学生搞研学活动,有一项活动是与张飞及张飞的班子成员一起着戏装高唱“张飞带我来巡城”的歌曲巡街游行。同时有南充的学校的研学活动是拜祭孔子,也是着戏装进行整套活动。我们绕有兴趣的旁观了这些活动。觉得很有意思。
下午还有时间我们直奔剑门关,剑门关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城南15千米处,剑门山中断处,两旁断崖峭壁,直入云霄,峰峦倚天似剑;绝崖断离,两壁相对,其状似门,故称“剑门”。享有“剑门天下险”之誉。
根据史料记载,诸葛亮任蜀汉丞相时,见大小剑山之间有阁道三十里,又见大剑山中断处壁高千刃,天开一线,便在此垒石为关,以为屏障,称剑阁,又称剑阁关。后来诸葛亮五出祁山,姜维十一次北伐中原,都曾经过此地。
第二天一早又赶去了翠云廊。翠云廊是迄今为止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古代道路交通系统,由近万株苍翠行道古柏组成一条绵延的绿色长廊,被誉为“世界第一古道”,“陆上交通活化石”。无数参天古柏高擎翠盖,老干苍枝或如龙爪拿云。
剑门关是入蜀咽喉、军事重镇,历史上成为兵家必争之地。1700多年以来剑门关楼屡建屡毁,又屡毁屡建。唐朝以后,开始改称为剑门关。
#非遗文化是讲述中国故事的最美名片##剑门关#
后一篇:踏春远行(五)——昭化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