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Python教学反思(二)

(2021-01-03 16:26:38)
标签:

工作室

分类: 教学


Python为载体的程序教学活动已有8节课。下面谈一谈近几节课的教学反思。我的67Python课程的内容是必修一第四章第4节《运用循环结构描述问题解决过程》,第8Python课程的内容是循环语句、条件语句等知识的初步综合运用。

必修一第四章《程序设计基础》涉及Python语言基础,程序控制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是全书的重点学习内容。第三章的内容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算法,了解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并尝试运用基本算法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而第四章则从具体上利用程序语言实现简单算法,如果没有踏实掌握具体的程序设计语言基础知识,则易让学生在第三章《算法基础》的学习浮在表面。

通过第四章前面三节课的学习,学生有初步的简单算法设计能力,在第三章也对循环结构有初步的认识,但还缺乏运用循环语句进行编程的能力。

本节《运用循环结构描述问题解决过程》采用了来自山东德州一中刘晶老师的课件《周而复始的循环-循环结构》及相关资源。本课通过创设理财产品收益过程的情境,主要教学内容是循环结构的两种方式:一、计数循环——利滚利,财越理越多;二、条件循环——合理规划,预见美好的未来。两种方式刚好分配2课时。应用刘晶老师的课件资源展开教学后,我有几点感受:

1.递进式的任务设计。在第1课时,有两个任务: 1、计算利率不变情况下的到期存款总额;2、计算利率变动情况下的到期存款总额。从利率“不变”到“变动”,由简到繁,以递进式任务设计方法,使学生能顺利掌握相关知识。通过 “分析每年的存款变化,发现规律”环节,步步推进,引导学生发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通过比较存放“不变”与“变动”利率的数据类型,提升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发展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

Python教学反思(二)

 

2.详细、到位地涵盖了相关知识内容。例如“for i in range(5)”,这里涉及了for语句结构;range()函数的具体用法;由于rang()函数产生的是数字列表,于是又涉及了列表的相关知识;再延伸,“for i in ”后面也可以直接为列表。这里的思考与引导,刚好成为解决任务2的提前知识。环环相扣的设计,最为精巧。

3.善用生活化的例子解释抽象的知识内容。例如将for循环的三个要点比喻为一个空房间、一群排队办业务的人、业务流程。

4.将编程思想方法与古诗词相融合。如将for循环变量遍历列表的方法延伸到唐代杜光庭诗句“遍历名山,博彩方术”。

Python教学反思(二)

 

5.创设了内隐人文理念的课堂延伸内容。学生不仅学得编程知识与技能,还可进一步利用所学知识进行价值观的判断。

Python教学反思(二)

 

对于该课件,我只修改了两处就直接应用于教学。从学生的听讲状态来看,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但从学生的作品上看,还是比较遗憾,有些学生完成不了任务,学生的操作基础与学习编程知识的愿望依旧是个难题。

为了回顾并巩固while语句与if语句等编程基础知识,我以设计猜数游戏为载体展开Python第8次课的教学活动。猜数游戏具有趣味性,有奖的猜数游戏更是如此。因而我在课堂初始,通过猜数获奖品的方式很快就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课堂气氛也活跃起来了。

Python教学反思(二)

 

在活动设计方面,有意运用递进式的方法进行设计。包括了“任务1:不限定次数的猜数游戏”、“任务2:记录猜数次数”、“任务3:限定猜数次数”三个任务。

常常期待学生能按照引导与分析,自行编程测试,然而能实现相应结果的总是少数学生。有时受挫,但我想,调动学生思维活动,永远胜过于让学生“抄”代码,哪怕学生编写不出“正确”的代码。

在这一节课的最后,我指出猜数游戏中的猜数范围1-49是有意设计。某公司cai票从设定的49个数字彩球中抽出6个中*奖号码及1个特别号码。我先指出程序控制的du博机器是存在操纵的可能性,然后从数学方法上说明中*奖机率非常低,“再退一步说,即使有99%的中彩机率,我们还要考虑那1%的风险”。

Python教学反思(二)

超越课堂的知识与技能的界限,是从工作室学习而来的,这一节《猜数游戏设计》是又一次在工作室教学思想、方法的指导下的教学实践,今后我将继续思考与尝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