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第一章《数据与信息》的几点备课心得

标签:
工作室 |
分类: 教学 |
1.根据《数据与信息》的教学内容,不一定要采用项目教学。这一章的内容主要包括了数据及特征、数据编码、信息及其特征三节内容,其中数据编码是核心的重点教学内容。数据编码的知识很难通过让学生设计多媒体作品展开相应的教学内容。例如学生能在PPT中插入图片、音乐,但什么图像编码、什么是声音编码,他们在多媒体作品设计中未能了解到相关编码知识。因而我认为在这一章,未必采用项目教学,让教学活动直接回归到知识本身。
2.善于利用现有的微课等教学资源。新教材配送了含有教学资源的光盘,每一章都有范例作品、微课视频。这些资源,是材编写人员针对相关知识点内容录制的,是上佳的备课材料。有了这些资源,节约了许多备课的时间与精力,也让我可以花更多的时间在如何理解相关的知识难点上。
3.对重要概念的进一步解释,尽量让学生有更清晰的了解。例如模拟信号、数字信号,两者的定义怎么理解,他们有什么区别,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原理具体是什么?说来惭愧,这本是我大学专业知识,但现在我也说不清楚了。书本上关于数字信号的定义,对于高一学生也较难理解。因而我找了一个短视频进一步阐述概念,该视频讲解充分、清晰,相信对学生有所帮助。视频地址:https://vd3.bdstatic.com/mda-ienvmy1sj3234kr3/sc/mda-ienvmy1sj3234kr3.mp4
4.对于概念的解释要举例补充说明。在解释数据的基本特征(二进制、语义性、分散性、多样性与感知性)时,除了概念的表达,还应举例补充说明。例如通过组织学生观看《中国GDP世界排名变化》的视频,让学生了解数据的可视化与多样性的同时,增强了学生对国家发展的自豪感与自信心。
5.增加各进制运算规则的教学内容。进制的运算,是信息技术的基础内容,应也是一个考点。但我校许多学生未学过信息技术课,也有不少学生即使学过却还未掌握进制运算的方法。因而,即使新教材没有各个进制运算规则的教学内容,但也有必要向学生讲解。在教材中有《本章学业评价》,其中有道进制运算题,不清楚进制运算规则的学生是不会做的。题目如下:
有人写了一个数制转换的式子:70-25=41。若要使该等式成立,则70、25、41则可能分别为(
A.十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
C.十六进制、八进制、十进制
6.数据的重要性。章节前言“自电子计算机问世以来,信息技术沿着以个人计算机为核心、到以互联网为核心、再到以数据为核心的发展脉络,深刻影响着社会的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从这里可看出,当前时代背景下,数据的重要意义。随着通讯技术、微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生产方式衍生了大量的数据,当这些数据的体量非常大的时候,数据的价值就凸显出来了,数据成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也成为了社会发展的新增长点。正因为数据的重要性,所以我们需要学习文字、图像、声音等类型的数据如何编码才能使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存储、处理并传输的,而且以后还要再进一步学习如何挖掘、分析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