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五年级数学《体积与体积单位》说课稿及反思

(2012-03-26 16:24:40)
标签:

教学

                 五年级数学《体积与体积单位》说课稿及反思

一:说教材

   《体积和体积单位》这节课是在学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空间观念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教学的。本节课主要采取了小组活动的形式,来教学体积的意义和体积单位。教师先通过实验的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起体积的概念,使学生理解体积的含义,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再让学生通过观察与感知,建立常用的体积单位观念,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建立单位体积大小的概念。最后让学生从教学活动中知道要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是看它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

二、说目标及重难点:

  1)让学生知道体积的含义,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

  2)使学生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建立单位体积大小的概念。

  3)能正确区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

  重点:掌握体积和体积单位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难点: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和1立方米的空间观念。

三、说教学策略:

  1.采用故事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实验观察法和自学交流法发挥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采用小组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

  4.采用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听《乌鸦喝水》的小故事。

  2.揭题:师:你知道乌鸦是通过什么方法喝到水的吗?这蕴涵了什么道理?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题《体积和体积单位》。(出示课题)

  (二)出示目标:

1)让学生知道体积的含义,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

2)使学生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建立单位体积大小的概念。

3)能正确区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

   (三)导学与检测:

    1、建立体积概念。 以小组进行实验:

    a、 把小石块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你发现了什么?说明什么?

  b、把大小不同的两个石块分别放入盛有高度相同水的两个烧杯中,你又发现了什么? 它们水面上升的高度相同吗?这说明什么?

    c、结合课本理解体积的意义。

生概括体积的定义: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板书}

    d、橡皮、铅笔盒、书包。 观察这三个物体,哪个所占的空间比较大?哪个所占的空间比较小?

  2、教学体积单位

   师出示图,请生比一比谁的体积大?[说明:教师通过两个长方体体积大小的比较,学生发现不好比较,从而指出计量物体的体积要用统一的体积单位。从而引入体积单位的教学]

    师:为了更准确的比较图中这两个长方体体积的大小,我们可以把它们切成若干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只要数一数,每个长方体包含有几个这样的小正方体,就能准确地比出它们的大小。像计量长度需要长度单位,计量面积需要面积单位,我们计量体积也需要有体积单位。为了更准确地计量出物体体积的大小,我们可以像图中这样用同样大小的正方体作为体积单位。

   请生自学课文15页内容,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

  自学要求:用看一看(是什么形 体)、量一量(它的棱长是多少)、摸一摸(它有多大)、说一说(它的定义)、找一找(在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可以用这个体积单位来计量)的方法,小组之间开展讨论和交流。

   学生小结: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知道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并且知道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各有多大?

   3.教学计量体积单位的方法。

  师出示图。师:已知每个正方体的棱长是1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这个长方体是由几个小正方体构成的?它含有多少个立方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师小结: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

   学生操作:

请你用4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不同的长方体,它们的体积各是多少?还能摆成其它形状吗?它们的体积又是多少? 

   4.自我检测:

五、课堂检测。

六、课堂总结:

七、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体积和体积单位这个内容比较抽象、难懂。因此我在教学本课时,提供充分的直观素材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拼摆,想象等多种活动,积累感知,建立表象,注重动手操作与实验观察相结合的方式,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首先、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放入同样多的水,如果放入两个大小不同的石头会发生什么现象,引导学生比较它们所占据空间的大小,引入体积的概念,这部分教学我基本上是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进行的,实验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促使学生自觉主动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其次、组织活动,探究感受新知。在本节课中,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思维特点及教材的特点,组织了有效的小组活动,较好的发挥了小组长的作用。如在认识m3dm3cm3时,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摆一摆、说一说等活动并进一步理解,计量体积,这是看物体所含体积单位的个数,目的就是让学生感受体积单位大小,形成各种体积单位的表象,并能识别它,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第三在引导学生感受1m31dm31cm3多大时,仅让学生闭上眼睛想,其实是很草率的,应该从生活中寻找类似这么大的物体去感知,如我们旗杆下面的水泥平台,它的体积大约是1m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