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婚姻关系性爱性关系性和谐性欲健康 |
分类: 性健康 |
http://img.itc.cn/photo/o5W7ud3yDxX
在性医学或性社会学领域,对于性欲亢进和性欲低下问题历来带有歧视的观点。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性欲亢进(特别是女性)似乎与不良道德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一般都用贬义词描述(男:流氓成性;女:淫贱、下流、荡妇);性欲低下则多用来诊断女性性欲下降,对于男性貌似从来都重视是否阳痿,是否早泄,很少考虑男性的性欲,人们普遍认为男人不会性欲低,只是力不从心而已。而且,对性欲亢进和性欲低下的界定是用实际发生的性行为频率,并没有严格的心理层面的诊断标准。由此可见,性学学术概念不可能脱离“性”滋生的土壤,即社会文化因素背景。因此,我们在分析个体的性功能的时候,特别是诊断其性功能你障碍是否存在的时候,就必须本着生理心理社会的综合医学模式,“高抬脚、轻落步”,“柔和”的解析性欲问题。
精神疾病、颅脑外伤、脑瘤等躯体疾病引起的性欲亢进是原发疾病的一种症状之一,不在此讨论。如果没有任何躯体疾病,也表现为性欲亢进,应该作为特殊现象进行研究,而不能盲目轻率的诊断其为一种性功能障碍。性欲高低因人而异,极端高和极端低是这个性欲连续谱的两极,性欲亢进与性欲低下两极之间就是一种谱系的连续状态,人群的性欲从低到高逐步变化,每个人都处于这其中的某个位置,大多数人处于中间(理论上复合正态分布)。这样去理解性欲强烈程度,是去医学化的处理,能够缓解个体对自身性功能的焦虑和伴侣之间的矛盾。解释性问题的社会意义在于没有非黑即白的对错,没有贴标签责备谁,没有绝对的好与坏,目的是促进个体的性健康和伴侣之间的理解和沟通,达到性功能相对良好状态和性和谐。
性欲高低的基调受遗传因素影响较大,也就是说是个体天生的。有人生来饭量大,有人生来饭量小,性欲基调也是如此。同理,一个人的饭量绝不是一成不变的,影响因素非常多:比如,饥饿程度、食物吸引力、身体健康状况等。性欲也是如此,性冲动被压抑的程度、对性伴侣的渴望程度、感情因素、安全感、内心归属感,以往性经验的美好程度,情绪状态、性观念等,都对性欲有着很大影响,特别对女性性欲的影响更明显。也就是说,性欲亢奋或性欲低下应该指的是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至少半年以上)个体的性欲基调的水平,与个体以往最稳定的性欲基调相比较而得出的结论。由此可见,这个结论应该是针对自己的,而不是和别人比较的结果。当然,事实上地域相同、种族相同、民族相同的大多数人的性欲基调相差不多。所以,很多人误认为性欲亢进或低下是和“正常值”比较的结果,其实那个“正常值”应该是个体自己最稳定的性欲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