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清:张瑛


日月无根蒂 东跃忽西倾
达人解其意 流光难与争
借彼豪端字 寄我心中情
言欢若涉笑 写叹如有声
万类罗腕下 一字分枯荣
丽如春葩发 皎如朝霞明
翠如新竹笴 香如芳兰茎
宛转说哀怨 曲折如流莺
倒翻沧海澜 吞吐如长鲸
江山资润色 河岳凭精英
千篇任瑰伟 只语堪纵横
一片性灵光 抒写寄太清
太清无穷极 谁能磨其名
君看陶靖节 万古如平生
张瑛,字佩珂,号芝畦,是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张之洞的父亲。他出生于嘉庆年间,是一位举人,一生为官三十余载,多任地方官,颇有政绩。
张瑛宦黔三十年,入黔之初曾任清平(原炉山县,今凯里市炉山镇)知县。任上,张瑛扩建书院,倡置公田,奖掖后学,开一方风气之先。这也是张瑛在贵州施展兴学抱负的首站。举人出身,历任贵州安化、清平、贵筑、威宁、古州诸厅州县。寻擢知兴义府,尝署黎平府、遵义府及贵西道,加升衔留任,戴花翎。最后擢贵东道,寻卒于官。1813年中举后,张瑛曾六次参加会试(含1822年恩科),均不中。1826年,以大挑入仕,录派宦黔,初补安化知县,后出任清平县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