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幸福与快乐,那是人人都追寻的一种理想境界,它不分国际、人种和地界,也不分性别,只要是有大脑、有思维的人,都有力争达到这种境界的心愿。
幸福与快乐,就像是一对孪生的姐妹,她们形影不离,亲密无间,大同小异又各具内涵。有人看似幸福,却不一定有快乐相伴;有人整天快乐开怀,似乎幸福也总隐含其间。因此上,比之幸福,快乐更让人亲睐和留恋。
但是,物质财富的多寡和社会地位的高低并不是构成快乐的要件,现实生活中,一个人要想快乐,那得靠自身内心的感悟和身体力行的一些实践。
当然,你还得在精神领域为它开辟一块“菜园”,辛勤耕耘,精心打理,甚至蹲下,为自己日益增多的杂念捉捉害虫。兴许无意间就会发现,那些简单的一日三餐、柴米油盐,包括那张经年的旧饭桌、那把锈迹斑斑的铜酒壶,还有那些让人烦心、让人想逃的唠叨、争吵,那些令人厌倦的热爱的生活,居然也都成了一种幸福,它竟然会使人眼睛湿润。
事实上,最快乐的人,不一定是巨富高官,因为他们的生活在云端,在高处,高处不胜寒。他们有莫名的惆怅和无言的烦恼,不足与外人说道。特别是那些贪官污吏之辈,一有风吹草动便心惊肉跳,在街道行走的时候说不定都会有人在诋毁和漫骂,少不得私下还得受自我良心的遣责。如此反复折腾,哪里还有真正的快乐可言,幸福之于这类人,只是钢筋水泥建造的超豪华的“享乐窝”,是一付驾临于平民老百姓之上的高傲嘴脸,是胡吃海喝里的满足,以及对名利追求的贪得无厌。
而真正的快乐之士当属那些超凡脱俗,悟彻人生真谛的人,或脚踏实地,笃志勤勉的人以及高风亮节之辈。如乐而忘忧的雅士,乐善好施的贤达,勤垦劳作的农人或知足常乐的布衣。他们活得清高,但性情如莲,他们自食其力,心安理得,乐在其中,所以也就活出了一种洒脱。
现实中,快乐与幸福相辅相成,丝丝入扣。有言是“授人玫瑰,手留余香”,又有言“给予何尚不是另一种幸福”,因此上说,快乐不单是被动接受,更可主动追揽和参与。比如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活动,捐赠爱心之举,让心灵多一些慰籍,从中获得快乐,获得肯定,从而增加幸福的感知度。
几分耕耘,几分收获。在事业上专注投入,勤学苦钻,不断丰富自己的内涵,提高个人的素质,一旦有所收获,将饱尝更大的快乐与甘甜,那种无法言表的幸福感也就一下子浮上水面,让你几尽欢颜。
亲近自然,感受上天的馈赠,也是给人带来愉悦跟快乐的途径。面对如画河山,感受大自然的多姿多彩和千变万化,沉缅其中,与山山水水融为一体,使人赏心悦目,其乐无穷,用最单纯的快乐滋生更多的幸福和满足。
洞悉朴实无华的本真,透过扑朔迷离的虚幻,在平凡丰富的日常生活中去发现快乐,快乐之泉将不断喷涌蔓延。
其实,快乐离我们并不遥远,幸福也就在我们身边,这关键取决于我们的处世哲学和追寻体验的方式和手段。
可以肯定,快乐一旦走近,幸福一定会随之出现在面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