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扫地僧读缠论108课札记82-继续说线段的划分

(2018-07-24 21:11:16)

教你炒股票78:继续说线段的划分

(2007-09-06 22:28:31)

【原文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6e105c01000cio.html

古怪线段真讨厌

中枢里面最常见

线段必被线段破

一句真言巧分辨

扫地僧疯语


悼念

帕瓦罗蒂

(虽然历史上有太多人比你好,但当代,你是最好的)

【扫地僧:2007年9月6日帕瓦罗蒂于当地时间凌晨5点在他位于意大利的寓所内逝世】

 

声讨

丁毅

(样子丑陋不是错,出来忽悠就不行)

戴玉强

(声音油滑,台风造作,当快男又太老,还是买块豆腐或直接磨墙吧)

范竞马

(本来水平比前两者高多了,一和他们忽悠所谓华人三高,就对你彻底失望)

 

注意,各位有时候不要太神经质,本ID现在什么新股票都不会买,要搞也只搞原来低位买的。本ID最后一只股票,这里的人都知道,就是002149,在上市第一天买的,当天贴了点成交记录,几小时后删除,后来怎么样,大家都看见了。

【扫地僧:西部材料(002149),上市第一天买的,然后给了3个涨停板

http://s1/mw690/002CNKzrzy7mhYSzJLy40&690

 

本ID从来中午就只喝果汁,而且只喝鲜榨的,和任何牌子无关。

 

本来说好要开新课,但看到很多人确实还是没搞清楚,而且,今天本来也不是说股票的,等于占用了别的时间来补这一课。

 

线段的划分,就是上面课程里的两种情况,根据这两种情况的完全分类来,没有不能唯一去划分的。但一到实际划分,很多人就晕,为什么?因为基本的概念还是没搞清楚。

 

首先,线段和笔,都是有方向的,从顶开始的笔一定结束在底,同样,以向上笔开始的线段一定结束于向上笔,不可能一个线段,开始是向上笔,结束于一个向下笔。由于向上的笔的开始分型是底,而向下笔的结束分型也是底,换言之,一个线段,不可能是从底到底或从顶到顶,这是一个最基本的概念。

 

同样,正如同一笔不可能出现顶低于底的情况,同一线段中,两端的一顶一底,顶肯定要高于底,如果你划出一个不符合这基本要求的线段,那肯定是划错了。【扫地僧:但线段中,结束点未必一定是最高点或最低点,例如上节课中的那82点】

 

由于图形不断延续,因此,除非是新股上市后最开始的一段,否则任何一段都是破坏前一段的,如果你的划分,不能保证前面每一段都是被后一段破坏,那么这划分肯定不对。线段的破坏是可以逆时间传递的,也就是说被后线段破坏的线段,一定破坏前线段,如果违反这个原则,那线段的划分一定有问题。【扫地僧:如果被后线段破坏的线段没有破坏前线段,则被后线段破坏的线段与前线段合起来还是一个线段,这与前提不符】

 

当然,实际划分中没必要都从上市第一天开始,一般都是从图K线中近期的最高或最低点开始,例如,如果你今天才开始进行划分1分钟图,那么,就可以从昨天下午跳水的最低点5224点开始,但这样,肯定对大的走势不可能有正确认识,要对这波行情有明确的分析,即使不从7月6日的3563点开始,也要从8月17日的4646点开始。【扫地僧:如下图:

http://s3/mw690/002CNKzrzy7mhYW9IFYf2&690

 

选择好了开始点,就可以进行分段了。如果熟练了,就可以直接分段,因为分型、笔都可以心算就知道,直接就可以进行分段;但如果不熟练,还是先从分型开始,然后笔,再线段,这样比较稳妥。

 

在实际划分中,会碰到一些古怪的线段。其实,所谓的古怪,是一点都不古怪,只是一般人心里有一个印象,觉得线段都是一波比一波高或低,很简单那种,其实,线段完全不必要这样。一般来说,在类似单边的走势中,线段都很简单,不会有太复杂的情况,而在震荡中,线段出现所谓古怪的可能性就大增了。【扫地僧:从大量的案例来看,大部分的古怪线段都出现在中枢震荡中】

 

所有古怪的线段,都是因为线段出现第一种情况的笔破坏后最终没有在该方向由该笔发展形成线段破坏所造成的,这是线段古怪的唯一原因。因为,如果线段能在该方向出现被线段破坏,那就很正常了,没什么古怪的。【扫地僧:就是上节课中的81-82那段的情况】

 http://s1/mw690/002CNKzrzy7mi9WBYpG00&690

注意,这里有一个细节必须注意,线段最终肯定都会被线段破坏,但线段出现笔破坏后最终并不一定在该方向由该笔发展形成线段破坏。

 

由最简单概念知道,任何线段都有方向的,例如线段B,其方向是下,也就是由向下笔开始的线段,那么其结束笔肯定也是向下笔。因此,线段出现第一种情况的笔破坏,这破坏的一笔肯定是向上笔,但这一笔之后,没有形成特征序列的分型,满足不了第一种线段破坏的情况,因此,就在这个方向上形成不了线段的破坏。

 http://s15/mw690/002CNKzrzy7mia118qabe&690

而线段,不可能被同方向的线段破坏,任何同方向的线段,或者互相毫无关系,或者就是其中一线段其实是前一线段的延续,也就是说前一线段其实根本没完成。

 

但线段出现第一种情况的笔破坏后最终没有在该方向由该笔发展形成线段破坏时,在上面例子中的向上破坏笔完成后,接下来肯定是向下的笔,这笔肯定会形成一个向下的线段,否则,就意味着前面那向上破坏笔能延续出线段,这和假设矛盾。【扫地僧:这里说上面的例子就是一笔破坏之后最终没有在该方向由该笔发展形成线段破坏,这几段话都是在讲古怪线段的问题】

 http://s2/mw690/002CNKzrzy7mia6AIdX91&690

     这个向下的线段,如果破了该向上笔的底,那么,原来的线段B就是没结束,在继续延续。这种情况下,如果那向上笔突破线段B的高点,这时候就会出现,线段的开始点并不是最高点的情况。(注意,和这个情况一样,昨天的贴图里,81那点应该在09051101的5268.74位置上,而82的位置不变,因为原来标记的位置是一个急跌,当时的数据收集可能有点乱,用数据修正功能后发现实际上比09051101时高,因此必须有此修正。)【扫地僧:如下图:


http://s12/mw690/002CNKzrzy7miacgONl3b&690


http://s8/mw690/002CNKzrzy7mhZ0igRx47&690

 http://s14/mw690/002CNKzrzy7miaqHn8ped&690

      这个向下的线段,如果没破该向上笔的底,那么就可以肯定,由这向上的笔可以延伸出一个线段来,这时候,线段B肯定被破坏了。

 

 

  【扫地僧:上面几段话都是在讲复杂线段的问题,一般人看到这里都会晕了,下面用一张图来解释上面几段话的内容:

http://s13/mw690/002CNKzrzy7mhZ6HeKE2c&690

 

       【分类1绿色

         图中1-4是向下的线段B,4-5是一笔破坏,第一种情况是5点后面又走出下跌的线段,并最终跌破了4点,也就是绿色线段所表达的,此时依然是线段B的延续,1-10是一段

 

      【分类2红色

   第二种情况是10点没破4点,之后有一笔反弹,并且该笔反弹高于上一个向上笔9点,然后又继续下跌,最终跌破4点,就是图中红色线段所示,此时的争议在于:

       (做包含关系处理)对于下跌线段B的特征序列,4-5,6-7,8-9可以经过包含处理得到4-9,然后由于11点高于9点,因此2-3,4-9,10-11构成B的特征序列的底分型,此时看,线段B结束了1-4下跌线段),4-11形成上涨线段,11-14又是一个下跌线段。

      (不做包含关系处理)但如果是从“线段必须被线段破坏”这个定义来看,10-11只是对5-10的笔破坏,而后面12点跌破10点和4点,依然是5-10这个下跌线段的延续;而4-5只是一笔破坏1-4这个线段B,因此5-14还是1-4这个线段B的延续,那么1-14应该是一段。从上面的几段话内容来看,是支持1-14是一段的划分。(两次笔破坏后形成的同向线段跌破前线段低点,由于线段必须被反向线段破坏,因此原线段继续延伸,所以划分为一段;注意与上一课77课图例区别那是原线段被第一笔破坏后同方向形成一线段,然后被一个反向线段破坏(此是被一笔破坏),然后同方向形成一线段,这种情况划分为三段)

     

   以下文字摘自77课:

    有一种复杂的情况,在今天的80-83的划分中就出现了。就是对80-81出现了第一笔的笔破坏,然后接着是一个符合线段标准的走势A,但没有创新低,这样当然不能算是原线段的延续但线段的破坏也不能算,为什么?因为没有符合要求的三笔(81开始的反弹不够三笔形成线段)。接着,一个反弹,也满足线段的要求,然后就转头继续创新低。这里有一个细微的区别,如果这个反弹只是一笔,那么就没有破坏走势A(笔不能对线段构成破坏,只有线段对线段破坏,笔对笔破坏),后面接着的新底,就意味着走势A依然延续,这样走势A就是原来80-81的延续。

http://s9/mw690/002CNKzrzy7mjyXZYNi28&690

http://s15/mw690/002CNKzrzy7mjz4K1bwfe&690

    但现在的问题是,这个反弹把走势A给线段破坏了,因此,说走势A依然延续是显然不对的,所以后面的走势和走势A无关,因此,唯一合理的划分,就是把第一笔的笔破坏(大幅度反弹一笔)、走势A(80-81同向线段不创新低) 、一个反弹(反向线段)合成一个线段这完全满足线段的定义,所以就有了81-82。(自注:禅师用从后面往前面倒推的思路说明81-82线段成立,即后面的线段破坏了前面的线段,那么前面的线段80-81就结束完美,81-82线段成立,但81-82线段的起止点不是线段的高低点)

 

  【分类3蓝色

        还有一种情况,从10点起来线段破坏了5-10这个下跌线段,此时由于10-13(图中蓝色线段所示)已经破坏了5-10,因此10-13必然是一个向上的线段,无论此时13点是否高于5点都是线段破坏,都符合定义,因此,此时的划分为1-4是一个下跌线段,4-13是一个上涨线段

 

     注意,这个例子中有一个最关键的前提,就是线段B已经确认线段破坏了他前面的线段,如果线段B对前面线段的破坏都没确认,那就先确认,这里的分析都不适用了。

 http://s3/mw690/002CNKzrzy7miaCdbsS62&690

     从这个例子就知道,笔破坏与线段破坏的异同。对于线段破坏的第二种情况,例如线段B对线段A是第二种情况,而线段C没有形成第二特征序列的分型又直接新高或新低了,这时候,不能认为这是三个线段,线段A、B、C加起来只能算是一个线段。【扫地僧:如下图所示:

http://s14/mw690/002CNKzrzy7mhZb4B09cd&690

    图中,1-4是A段,4-7是B段,7-10是C段,由于5点高于2点,因此,此时特征序列顶分型是第二种情况,有缺口,那么当出现7-8这一笔破坏直接新高,此时A,B,C加起来只能算一个线段,也就是1-10只算一段】

 http://s12/mw690/002CNKzrzy7miaGWlU7fb&690

    (左图:d4g4 与d3g3要做包含关系处理)

     另外,一定要注意,对于第二种情况的第二特征序列的分型判断,必须严格按照包含关系的处理来,这里不存在第一种情况中的假设分界点两边不能进行包含关系处理的要求。为什么?

http://s6/mw690/002CNKzrzy7miaVLSxT65&690

(d4g4 与d3g3不做包含关系处理)

    因为在第一种情况中,如果分界点两边出现特征序列的包含关系,那证明对原线段转折的力度特别大,那当然不能用包含关系破坏这种力度的呈现。而在第二种情况的第二特征序列中,其方向是和原线段一致,包含关系的出现,就意味着原线段的能量充足。

http://s5/mw690/002CNKzrzy7mib6FBY054&690
(d4g4 与d3g3要做包含关系处理)

     而第二种情况,本来就意味着对原线段转折的能量不足,这样一来,当然就必须按照包含关系来。【扫地僧:在第二种情况的第二特征序列时,第一第二元素是可以有包含关系的,因此下图中只要8点高于6点,第二特征序列的底分型就不能存在,那么1-10就是一段

http://s9/mw690/002CNKzrzy7mhZedhSo88&690

还有一种情况是下图这样:

http://s3/mw690/002CNKzrzy7mhZmDTN082&690

     相比上图,从4点下来走了5笔,那么此时这个第二特征序列是5-6,7-8,9-10,11-12,由于9-10包含了7-8但并未包含5-6,因此包含处理后,这个特征序列底分型成立,此时是三个线段】


 

通过上面的讲解,应该没有任何线段问题能难倒各位了,当然前提是能把上面的内容搞明白。

 

注意,这里必须提醒一句,就是这在以前也曾说过,就是,如果线段中,最高或最低点不是线段的端点,那么,在任何以线段为基础的分析中,例如把线段为基础构成最小级别的中枢等,都可以把该线段标准化为最高低点都在端点。因为,在以线段为基础的分析中,都把线段当成一个没有内部结构的基本部件,所以,只需要关心这线段的实际区间就可以,这样就可以只看其高低点。

 

经过标准化处理后,所有向上线段都是以最低点开始最高点结束,向下线段都是以最高点开始最低点结束,这样,所以线段的连接,就形成一条延续不断、首尾相连的折线,这样,复杂的图形,就会十分地标准化,也为后面的中枢、走势类型等分析提供了最标准且基础的部件。【扫地僧:经过这样的线段定义,使得走势的线段划分一定是一个唯一的划分,不会存在多义性】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OafrH7MXynHPrvHKJF8pue8AIsicB8fQoQOopUOvu8st2zggnicSrQupG92bdHvLxuzpb6kcZeGegGFCsnwYR09w/640?wx_fmt=jpeg

 

【扫地僧点评】

         本课详细讲解了线段的划分方法,尤其是古怪线段的划分方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