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铁路企业当前职工心理疏导的现状和解决办法

(2013-09-13 21:46:14)
标签:

财经

分类: 原创论文

                                                                  铁路企业当前职工心理疏导的现状和

解决办法

 

随着铁路企业越来越多的高科技设备投入使用,对安全生产提出了更高、更新、更严的要求,安全生产的压力和社会各界对铁路行业的心理预期也日益影响到从业职工,各种心理问题开始频繁出现,需要从心理学的角度综合运用心理学知识对职工进行科学合理的心理疏导和心理减压,必要的心理矫正,消除心理问题对安全生产带来的负面影响,保障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构建和谐企业。

一、铁路企业心理疏导工作存在的问题。

1、传统观念的负影响。

长期以来,社会各界对心理问题的认识始终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由于缺乏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的头脑观念里,就对“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区分不清,根深蒂固的认为凡是存在心理问题的人就是精神上“有毛病”,对需要心理疏导的人带着“有色眼镜”去对待。对心理亚健康职工而言,主动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理咨询无疑是等于承认自己“有病”。而同时很多出现严重心理问题的职工总是固执的认为自己“没病”,不愿意接受必要的心理疏导和心理治疗。这种传统观念的“负影响”,一方面导致很多急需进行心理疏导的职工得不到有效的疏导,另一方面又造成很多职工不敢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理治疗,职工个人从精神上到思想上始终处于一种矛盾和痛苦之中,由抑郁症状导致的极端事例频繁发生。

2、组织机构不健全。

当前,铁路企业心理疏导工作的主要“瓶颈”是组织机构不健全。建国至今,铁路企业仍然没有一个专门的机构从事职工心理疏导和心理矫正工作。大量的专兼职管理人员中具有心理学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人员凤毛麟角,而懂得运用心理学知识和技术对职工进行心理疏导的管理干部更是少得可怜。各个站段对心理疏导工作还处于一种理论上的探索起步和研究摸索阶段,没有实际的应用和推广,相互之间没有统一完整的实施方案和职能体系,站段之间、路局之间信息资料不能互联互通,缺乏必要的适合铁路企业的科学分析的报表,严重制约了心理疏导工作的深入开展,日益落后于和谐铁路建设的总体要求。

3、人员职责不明确。

铁路企业职工政治思想教育一直以来依靠自上而下的党群部门大量专兼职政工人员来进行,依靠专门编发的教育读本、学习资料、文件开展工作。长期以来对心理疏导缺乏必要和明确的认识,普遍和片面的认为是心理问题主要是“思想”和“精神”上的问题,认为是党群部门一家的事情,没有站在企业发展和安全管理的高度,站在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高度来看待问题。党群部门一方面没有专职心理疏导人员的编制,另一方面现有人员普遍不具备从事心理疏导工作的条件和资质,或者部分专兼职政工人员自身还存在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需要疏导。因此,对心理疏导工作持消极观望和依靠等待的态度,导致职工在安全生产中出现了心理障碍和心理抑郁不知道该向谁去诉说,该如何解决。疏导机构的不明确和人员的不确定,导致出现问题的职工只好依靠老办法找领导、找上级、找组织去解决,甚至激化矛盾导致层层上访。

4、缺乏必要的设备器材。

心理疏导工作是要综合运用心理学的专业知识对职工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通过语言、行为、表情,各种心理学分析量表、自测量表,甚至是必要的专业器械,对存在各种心理抑郁问题的职工进行科学的缓解和疏导,从而达到消除职工消极情绪、心理焦虑等各种心理问题,能够以健康良好的心态全身心的投入到安全生产中去。铁路企业基层站段目前普遍缺乏必要的设备、器具、分析量表等工作条件,进行心理疏导工作力不从心,这也是心理疏导工作无法深入开展的重要原因。

5、职工隐私得不到保障和尊重。

铁路站段办公设备的限制导致心理疏导缺乏必要的独立空间,有限的心理疏导工作中被疏导人和疏导人几乎是面对面的直白式问答,彼此知根知底,毫无隐私秘密可言。加之传统观念的“负影响”,职工普遍担心接受必要的心理疏导和心理咨询后,自己的隐私得不到充分的保障和尊重,会成为单位中的异类,思想上更不愿意接受心理疏导。

二、对心理疏导工作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1、消除传统观念的负影响。

心理疏导工作是铁路企业事关安全生产、职工政治思想教育中的一项全新的课题,必须引起各级组织的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和安全管理只有走在企业改革发展的前列,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改革发展过程中各种不适应症状的发生。因此,铁路企业改变传统的观念和认识,积极的宣传心理疏导的重要意义,正确对待心理问题,对存在心理亚健康的职工给予科学合理的心理疏导和引导。把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贯穿、渗透、体现于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的全程中,实现无缝隙的疏导和引导。通过大量心理学知识的普及和宣传教育,让职工了解自身心理发生变化的规律以及掌握科学的心理调适方法,在遇到心理压力时能恰当地进行自我调适,通过情绪转移、自我宣泄、改变认知、寻求支持等方式将压力转化为动力,保证职工能够以一颗健康的心态正确的对待工作,对待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确保和谐企业建设的顺利开展。

2、明确组织机构岗位职责。

现阶段,要积极探索铁路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新作用。以人为本的核心离不开,对员工进行心理疏导更离不开,企业必须健全机构,完善相应部门、岗位的职责,强化这一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把强化职工心理疏导工作落实到具体人、具体岗位中去,可以在基层站段安全管理部门或者党群部门设立专职的心理疏导员,制定统一科学的管理模式和实施方案,给予专门的办公场所和条件,便于心理疏导人员开展工作。从而实现企业安全管理中从传统的注重管理约束向心理疏导健康保障转变,从注重工作责任心培养向心理感知潜能开发转变。通过各种形式多样的互动联动机制,寓教于乐的开展心理疏导工作,将心理疏导放在企业安全发展的首要位置去对待,保障健康合格的铁路职工队伍。

3、设立专兼职的心理疏导队伍。

心理疏导工作需要具有一定心理学专业技术知识的专门技术人员来从事,需要即懂专业技术知识,又通晓心理学、企业管理、道德理念、企业文化等多种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因此,铁路企业一方面可以招收大专院校心理学专业的毕业生,担任心理疏导员充实到基层工作,另一方面可以选拔工作责任心强,专业技术知识扎实的人员到高等院校接受心理学知识的系统学习和在职培训。按照站段、车间、班组的三级管理模式,建立健全专兼职的心理疏导员队伍,将各种心理问题及时化解到基层,消灭在班组,杜绝在现场,从而最大限度的保障安全生产。

4、建立职工心理隐私“屏蔽”机制。

针对不少职工对心理疏导工作存在的心理顾虑和担心,应当建立职工心理隐私“屏蔽”机制,充分考虑到需要心理疏导职工的矛盾心理和焦虑情绪。基层站段应当建立专用的心理疏导治疗室,保障职工不受干扰的进行心理疏导的独立空间。同时,企业专兼职心理疏导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高科技手段,通过开设心理疏导热线电话、互联网博客、电子邮箱、QQBBS、甚至是建立专门的心理疏导网站等各种手段,实现和被疏导职工的不见面,对需要进行心理疏导的职工在互联网上进行辅导和疏导,保护了被疏导职工的隐私,消除了职工的顾虑,达到了心理疏导的目的。

5、形成分析报告解决存在的问题。

针对职工心理疏导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站段专兼职心理疏导人员每季度整理成专门的心理疏导分析报告,重点对普遍性和共性的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提出解决的办法和措施,逐步探索企业安全管理、政治思想教育中心理学知识的运用,通过心理学知识的运用让职工满意工作、愉快工作。同时对于通过心理疏导工作中发现已经明显有心理疾病的职工,要指导职工尽快接受进一步的专业治疗和心理治疗,第一时间消除心理疾病和心理隐患,对心理治疗的职工严格保密,维护职工的权益和尊严,促使这部分职工重返工作岗位。

三、结束语。

职工安全生产中的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是企业安全管理和改革发展过程中必然的,是不以人的主管意念所改变的,需要各级管理部门转变观念,用正常的眼光客观求实的去对待和解决。对存在心理问题的职工既不能谈虎色变,又不能退避三舍,而是要运用心理学的知识进行科学合理的疏导,从而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工作环境,将以人为本贯彻落实到实处,实现企业和职工同步健康的良性循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