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Golf_19
Golf_19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806
  • 关注人气:17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棒球式握杆(3)

(2016-01-27 22:43:44)
标签:

棒球式握杆

高尔夫

分类: 看图学高尔夫

冷月无声。

这两天晚上睡觉前听康震教授讲的《李清照》,听着听着就睡着了,睡着睡着又醒了。

是不是我也误入藕花深处了,要不怎么见到藕神了呢?

国家不幸诗家幸。偏安于一隅的南宋,竟然出了这样一位杰出的女诗人,女豪杰,真叫当今那些用身体器官写诗的“诗人”们情何以堪啊。

争渡,争渡,管它惊起什么。

这个时代的中国人好像都在迫不及待地争渡,并不知道河对岸是什么地方。反正肯定比现在站着的地方好,先渡过去再说。

说说高尔夫。

昨天下午去室内练习场,体会棒球式握杆。

一号木,又急又痒,杠杠滴。220的落点,250的距离。

可是,球道木和长铁却出现了问题。打不起来,弹道灰常低。

放慢节奏,从半挥开始重新试。有些改观,效果不是很明显。开始怀疑棒球式握杆是不是有问题。

只好上群里问高手。

柏叔说:和握杆没关系,可能是上身发力,躯干(在击球的瞬间)向目标方向前移了。

我还以为棒球式握杆之后,可以随便发力了呢。

柏叔一语点破:棒球式握杆不是为了发力,是为了不发力。

不管用什么样的握杆方式,有些原则还是相通的。

今天下午又去了室内练习场。

听了柏树岬的话,我想可能棒球式握杆和我S&T打法有冲突。棒球式握杆是一种比较古老的握杆方式,它应该是高尔夫起源时候的握法。直到1900年那个传奇的英国人哈利-瓦尔顿(Harry Vardon)拿下美国公开赛,以他的名字命名的Vardon Grip (Overlapping Grip )才逐渐代替棒球式握杆成为主流。而S&T打法是最近10年才出现的现代式打法,可能存在相克的地方。

我首先把预备站姿作了调整。体重在左右脚6:4改成4:6,偏重右脚一些。

然后,注意击球瞬间把头留住。为了把头留住,我在击球之后有意去看右脚的脚后跟。

棒球式握杆(3)

(柏树岬老师发给我的照片)


经过几次练习之后,7铁打出了135左右的落点,加上滚动,应该在145以上。

6铁也不错,140+码的落点,加上滚动在160左右。

可是到了3木,出现问题了。不是打地就是打薄。

柏叔,这又是咋回事呢?

老董对我在模拟打出的成绩颇不以为然,问我周五要不要去乡村溜溜马,我怎么能当缩头的那啥呢。一口答应下来,拽上了掌门。

看看效果吧。是一鸣惊人,还是原形毕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棒球式握杆(2)
后一篇:锁和钥匙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