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故事(2)我觉得自己有病
(2015-08-03 18:31:21)
标签:
自己的故事我有病 |
分类: 杂谈 |
这两天郁闷的事儿挺多。
我觉得可能我有病。
有人说了,有病你上医院哪。
可这病如果去医院,医生肯定以为我是那个病,怕他们直接把我送到那座风景不错的医院。德胜门城楼北边,护城河畔。
所以不敢去医院,自己偷偷翻出来鲁迅的狂人日记看看,看完了觉得好像不像是那种“迫害狂”之类的病。那狂人是疑心有人要吃他,现在都新中国了,这事儿早就该没有了。那时候蘸着人血才能治的痨病不是也没了吗?
鲁迅毕竟后来没有坐诊行医,按照谋生的手段分还是文人,不是医生。所以,决定再找一本心理医生的书读读,看看是不是得了什么别的心理疾病。用“最杰出的心理医生”搜了半天,找出美国的M·斯科特·派克,说他治愈了成千上万的病人,还写了一本畅销书,叫《少有人走的路》。林氏兄弟曾经推荐过这本书。
这个题目太对我的症状了。
这几十年,我老觉得自己在走少有人走的路,老觉得自己是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找一条通往真理的路,觉得自己很牛x。可走着走着,觉得不对劲儿,又回过头来走,走来走去,才发现是在一个地方转着圈。现在的症状,应该都是从这个根子里来的。
我决定在别人发现我有病之前,悄悄地治好我的病。
经过对照,还真找到了一点儿蛛丝马迹。
三年前开始,迷上了高尔夫。这玩儿艺在国内绝对属于阳春白雪,那是富贵人才玩得起的高尚游戏。于是把若干年前人家送我得那套“跌了没”拿出来,到练习场苦练,到了书店再也不去我喜欢的西方文史类区域,而是直奔以前从来不去的体育类,买回来看完还不过瘾,从网上查找出大量的资料,自己也整理了几十篇技术贴的博客出来。觉得差不多了,进了天天笑掌门张罗的高尔夫群。去年开始参加群里活动,快一年了,眼看着老詹抱上了第三个宝宝,还能每天七字头;而掌门、老董那水平嗖嗖地见涨,已经明显干不动了;更可气的是沈姨,一个女人家,同梯都把我打得稀把烂。更不用说那黄药师和赵哥,走出国门专打大满贯的球场,那个潇洒劲让人羡慕嫉妒得很,看来咱也折腾不出什么值得一提的业绩来了,终于也没了兴致。
总得找点少有人做的事儿,方能显出我不同寻常人的才华吧?
好在以前还喜欢读点唐诗宋词什么的,就开始风花雪月地写点古诗,每每酒过三巡就开始大谈特谈魏晋风流,吟诵春江花月夜,终于在高尔夫群里博得了“湿人”的美名,可以优哉游哉地在群里混日子。后来一想,可能这些理工科出身的群友水平不够,看不出俺那些辛辛苦苦挖空心思弄出来的妙手,于是就兴致勃勃地去了一所著名大学的毕业生们搞的诗词群。一进去,就拿出精心准备的四句二十八个字儿的格律诗放上去,心里非常得意。过了半天,无人喝彩。突然有个人冒个泡,说您真牛,您不仅是平仄大师,还押平水韵呢?到百度上查这些头一次听到的单词,看了一下午,看得头晕脑涨也搞不懂。终于找到声律启蒙笠翁对韵,决定头上扎个布条,开始恶补。晚上回家顺口念了两句“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放暑假来玩儿的外甥女接着就说“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告诉我那是小学一年级的课程。我们念书的时候怎么没有啊,晕倒。
三更半夜起来,偷偷地从诗词群里逃了出来。
陷入深深的郁闷之中。
在这样郁闷的心境中,再去想想我曾经深信不疑的信仰,再去想想我曾经海誓山盟的爱情,再去想想我曾经豪情万丈的事业,再去想想我曾经高山流水的友谊,想着这些,哪一件事情我做到纯粹,用尽全力了呢?简直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了,觉得这把年纪什么也不能做了,郁闷。
想着想着,又觉得这不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吗?
我可以什么都不想,高尔夫打100杆又怎样?附庸风雅写点打油诗又怎样?写不出来还可以转发链接啊,反正网上泛滥的是心灵鸡汤。孩子大了送到国外不就尽了为人父母的道理吗?每天早晨祷告每个星期去教堂上交点奉献不是可以上天堂吗?这样的生活不也心安理得甚至可以自欺欺人地说大隐隐于市吗?
不,这确实不是我想要的。
不是做什么的问题,是内心里没有任何激情。
我感到了危机。这是中年危机。这种危机肯定是一种心理疾病,我一定要好好想想,像从前整个国家的人狠斗私字一闪念那样,深挖一下那个叫我一蹶不振的根子,把堆满了垃圾的脑子清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