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高尔夫春天半挥punchshot |
分类: 看图学高尔夫 |
据说惊蛰一声春雷,能把在洞穴里蛰居的小动物们惊醒,它们要出来伸伸懒腰,活动活动了。看似大地回暖万物复苏,可是民间也有“惊蛰北风吹,从头另过冬”一说,弄不好这倒春寒会冷不丁让你流鼻涕打喷嚏,所以俺也一直没有去球场开羊年的第一局。
不过,看到新浪博坛最近春意盎然,阳光姐、沈姨还有笑掌门、海岛山居他们都纷纷试场,俺这心里头的虫子也蠢蠢欲动,周六还是忍不住拿起球杆到练习场练了150个球。挥杆的感觉非常差,上下身各玩各的,准确地说是全身无力,只有双臂在用劲。用慢动作做练习,就是每个检查点停顿10秒的方法,争取让上下身连起来,到后来好像好一些了。
春天因为风大,球道状态还不是很好,一般来讲比较适用半挥杆。也就是只要把Punch shot和切杆的感觉找回来,下场马马虎虎应该能糊弄过去。所以特别练习了一些半挥和3/4挥。
可是对半挥的概念,一直以来有一些误区:
杆头只到全挥的一半叫半挥?显然不是……
转肩只有全挥的一半叫半挥?这个好像也说不过去……
击球距离只有全挥一半叫半挥?这个更不象话了……
双手上杆的位置只到腰部的挥杆?这个好像有点像……
这些似是而非的先入之见,会让“半挥”达不到稳定的效果,反而比“全挥”的失误还多,所以今天特意找了春节前开始研究的默伊诺曼(Moe
Norman)
我主要想解决三个问题:
回答这些问题之前,我找到了下面一张图。这是在Moe全挥图中截取的。(记住,是全挥而不是半挥)
你猜猜看,这三张图哪些是上杆,哪些是下杆呢?
我故意颠倒了一下顺序,c是上杆,b和a是下杆。整理一下就是:
图c:全挥杆时上杆到一半的状态
图b:全挥杆时下杆到一半的状态
图a:全挥杆时杆头从开放到闭合逐渐回正的状态
杆头的方向a和c类似,而双手的位置b和c是类似的。
我们再来回答上面的两个问题。关于半挥:
1)
2)
3)
春天感觉身体热得比较慢,做好充分的热身,争取开门不太丢人,是俺小小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