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高尔夫高尔夫入门练习 |
分类: 高尔夫漫谈 |
今天看到周易老师《关于下杆“启动点”(Triger Point)的认识》(周易高尔夫_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5bc72e910102v1kg.html)这篇文章,描述到:
感觉很有道理,但是同时也感觉高尔夫真的很难。打了这么多年球,有些概念我还是理不清楚,比如这个“启动点”的概念以前就没有琢磨过,好像和我以前想的上下杆的转换点还有些不同,但说不清楚哪里不同。
后来看到最近进步神速的小郁童鞋,发了一篇《在家挥杆同步性练习》,觉得眼前一亮。他的一句话:“手,杆头,右脚蹬地转胯3个环节的同步性很重要”,让我醍醐灌顶。其实大家都知道小郁童鞋的挥杆和主流理论有些不同,但一直不知道到底有多大的不同。他说了这句话,我知道了一个道理:退而求其次。
我不是说非主流的挥杆都是“退而求其次”,小郁童鞋多次提到他的挥杆理论有很多顶尖高手都是这样的。我想说的是,高尔夫确实像维清老师说得那样,有一套“标准动作”,但是我们做不出来,那有没有其他的备选方案?比如这个下杆转体的问题。
我们知道教科书上都是左膝或者左胯先转,然后肩膀和胳膊跟着转过来,就是所谓的下杆由下体主导的概念。这个理论是正确的,这毋庸置疑,这个的转体能够最大限度地释放上杆过程中积累起来的扭力,提高杆头的速度增加距离。但是,很多打球的朋友们都知道,这个下体主导型不是那么容易的。因为构成上身转动的双肩、双肘、手腕转起来往往比胯要快,再加上我们常常着急击球,容易造成上身过快的现象。
我们应该看到,除了下体主导型之外,还有两种形式的下杆:1)上下身同步转;2)上身先转。我们知道2)上身先转会造成outside-in,会出现很大的死赖斯,是不可取的。那我们就可以退而求其次:上下身同步转(俗称“原地转“)。

当然,如果你刚开始学高尔夫,我建议还是按照教科书的理论,尽量接近“标准动作”是对的。但是,如果你打了几年球,而上身转得太快的毛病一直改不过来,就可以练练这个“原地转”的模式,身体可能会比较容易接受,进步也就会快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