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尔夫漫谈】退而求其次(1)

(2014-08-27 17:57:21)
标签:

高尔夫

高尔夫入门

练习

分类: 高尔夫漫谈

     每每看到PGA、大满贯赛上那些顶尖选手的挥杆,特别是上周赢得巴克莱精英赛的亨特-马汉,他那标准的动作,不能用漂亮,而应该用惊艳来形容吧?

今天看到周易老师《关于下杆“启动点”(Triger Point)的认识》(周易高尔夫_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5bc72e910102v1kg.html)这篇文章,描述到:

  下杆启动点可以理解为下杆时第一个开始发力的部位或肌群,是整个动力链的起点。对于大多数业余选手   来说,这是一个随机点,经常在变,甚至每一次挥杆都不同。而我们常听到的“找不到感觉了”,实际上就是   丢失了正确的启动点。根据需要发力的大小,我们通常可以选择几个不同的启动点,需要产生的能量越大,启   动点的位置就要越靠下,最下的启动点可至左踝,最上的启动点可至手腕。在做任何一次挥杆时,我们首先要   确定的是我们的启动点,当启动点确定后,起动点以下的肌肉群将不再参与发力,而以上的肌肉群将以启动点   为起点依次发力,完成整个挥杆过程。

感觉很有道理,但是同时也感觉高尔夫真的很难。打了这么多年球,有些概念我还是理不清楚,比如这个“启动点”的概念以前就没有琢磨过,好像和我以前想的上下杆的转换点还有些不同,但说不清楚哪里不同。

后来看到最近进步神速的小郁童鞋,发了一篇《在家挥杆同步性练习》,觉得眼前一亮。他的一句话:手,杆头,右脚蹬地转胯3个环节的同步性很重要,让我醍醐灌顶。其实大家都知道小郁童鞋的挥杆和主流理论有些不同,但一直不知道到底有多大的不同。他说了这句话,我知道了一个道理:退而求其次。

我不是说非主流的挥杆都是退而求其次,小郁童鞋多次提到他的挥杆理论有很多顶尖高手都是这样的。我想说的是,高尔夫确实像维清老师说得那样,有一套标准动作,但是我们做不出来,那有没有其他的备选方案?比如这个下杆转体的问题。

我们知道教科书上都是左膝或者左胯先转,然后肩膀和胳膊跟着转过来,就是所谓的下杆由下体主导的概念。这个理论是正确的,这毋庸置疑,这个的转体能够最大限度地释放上杆过程中积累起来的扭力,提高杆头的速度增加距离。但是,很多打球的朋友们都知道,这个下体主导型不是那么容易的。因为构成上身转动的双肩、双肘、手腕转起来往往比胯要快,再加上我们常常着急击球,容易造成上身过快的现象。

我们应该看到,除了下体主导型之外,还有两种形式的下杆:1)上下身同步转;2)上身先转。我们知道2)上身先转会造成outside-in,会出现很大的死赖斯,是不可取的。那我们就可以退而求其次:上下身同步转(俗称原地转)。

 

【高尔夫漫谈】退而求其次(1)

当然,如果你刚开始学高尔夫,我建议还是按照教科书的理论,尽量接近标准动作是对的。但是,如果你打了几年球,而上身转得太快的毛病一直改不过来,就可以练练这个原地转的模式,身体可能会比较容易接受,进步也就会快一些。

 



【高尔夫漫谈】退而求其次(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