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夫漫谈】“五分钟解决你的问题”
(2014-05-28 15:13:36)
标签:
高尔夫杂谈体育 |
分类: 高尔夫漫谈 |
绍兴博友赛有很多亮点,风尘子的判罚,八路军的一杆进洞,老杜的夺冠,陈桥的赛后故居游......还有,吸引大家眼球的是维清和老詹的一段公案:维清能不能用五分钟的时间搞定老詹“手打挺肚子”?
我不怀疑维清兄作为体育人对高尔夫这项运动有着独到的见解,从中年学高尔夫系列到青少年的高尔夫职业之路,好多精彩的文章让我佩服的五体投地。但是到了“五分钟搞定”这件事情上,好多人可能和我一样,倒觉得不是老詹太倔,而是维清太轴了。
在高尔夫的故乡苏格兰有句话,“早上学高尔夫的人教晚上学高尔夫的人”。
很多人把高尔夫比作人生,因为它就像你的人生一样,要从数不清的失败中汲取教训,也会从一次次成功的挥杆中体会甘美。为什么早上学的人要教晚上学的人?因为早上他不仅仅学到了新的东西,而且他学到的理论在实践中得到了证明,这是多么神奇的事情啊(!)。我们都会有把自己所知道的新概念、新知识传授给别人的冲动。个中原因我讲不明白(要请教心理学教授),但是有一个原因很明确:我们想把新学的东西明确一下,巩固一下。至少我写一些高尔夫技巧方面的文章就是这样一个目的:通过说或者写,可以把自己原来模糊的东西通过大脑整理一下,让它更清晰和有条理。
高尔夫是一个这样的运动,它让人总是有一种分享的冲动:想把自己的体会传达给别人。这种冲动最旺盛的时候是差点在+18左右的阶段。有这样一种说法:你不问他他也非要教你的人是90多杆,你问他他才教你的人是80多杆,你问他他也不说的人是70多杆,你问他他收了钱才教你的人是职业选手或者职业教练。
回想自己学球的经历,第一步我是找了一位正规的教练。每天撅着屁股做1/3挥,1/2挥,3/4挥,连球都不给你打,就像一点一点挤牙膏一样。不让你提问题,提了也不回答,但你的动作一有他不满意的地方就叫停,示范之后让你重新做,那叫一个累,根本不是锻炼身体而好像是成心折磨你。后来,这位教练跟我讲,他认为教高尔夫不像学校教数学语文,谁也不是为了去参加高尔夫理论的考试到练习场找教练,他可以用一节课的时间把挥杆的要点讲完,但这样讲完之后学员的头脑会变得很复杂,没有办法集中一个要点。我很感谢这位启蒙教练,他的这个思路不仅对我的高尔夫有帮助,而且对我的人生也很有启发。
后来,由于公司搬家,离开了这个练习场就再也没有请教练。然后下场,听到很多高尔夫前辈们的各种各样的“忠告”,最荒唐的一个“忠告”竟然是:“切杆的时候把重心放在后脚不要转动”,这样的“忠告”不会是那位前辈有神马恶意,而是他可能那天早上突然有了这个“灵感”,通过下场实践确实打了几个好球,所以禁不住要传授给我这个菜鸟,我也按照这个方法打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来才发现完全是一个谬论。
所以,我认为业余球手教别人打球一定要谨慎。学球的过程中我们会有一些非常好的体会,但要知道你的这些体会只能当作个人的体会讲给别人听,不能把它当成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更不要联系到理论的高度去传授,那可能是一副毒药。高尔夫没有真理,这就是真理。
如果你是单差的高手,有朋友诚心诚意地求教你实在不好意思推辞,也要记住:每次只教一个要点。庸医才会开好几个药方给病人,名医则会直奔主题。
写过了,写得太多了。好多话其实不是针对维清兄,希望维清兄大度海涵。我还是希望老詹能听听维清兄的建议,虚心使人进步嘛。
不想添油加醋,也不是煽风点火,只是希望像我这样喜欢高尔夫但不会去打职业的人,学高尔夫的时候能按部就班,找个好教练认真的学学,别老今天听这个觉得有理,明天听那个也不错,把自己的挥杆搞成四不像,那就真的没救了。
前一篇:【高尔夫漫谈】老詹的短板是什么?
后一篇:#看图学高尔夫# 小左和小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