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夫漫谈】目标

标签:
高尔夫体育 |
分类: 高尔夫漫谈 |
没有目标的高尔夫是淡而无味的。我刚开始学球的时候,很长一段时间是没有目标的。只是把它当作一种运动,能和好朋友一起到空气清新的球场漫步,偶尔打几个帕就会高兴很长一段时间,真是这么想的。这样的状态实力基本上一直原地踏步,也没有体会到高尔夫纯正的真味。
大概是5-6年前吧,一位故乡的高中童鞋来北京约几个人一起打球,这位童鞋学球比我晚,还是当年我去故乡省亲的时候带他第一次下场的,结果那场球他打了80多杆,我没出意外骑了三轮,打完球喝酒的时候就听他“高坛阔论”了,我连声都没敢出。这件事儿对我刺激挺大,就想要好好制定目标了。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提出过非常著名的成就动机理论,意思就是人需要有成就感驱动自己,这样的人不仅仅在获得成功之后会有巨大的满足感,而且能在争取成功的过程中获得乐趣。确实如此,自从有了自己的目标,我打球好像多了很多乐趣,下场认真地记录成绩和每洞的数据,练球也有针对性,案头关于高尔夫的书籍也多了起来,通过博客也交了不少的非常不错的球友,打球真正成了我的业余爱好,杆数也慢慢往下降了。
原来我想,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都有非常多的目标,有的实现了,还有很多没能实现的,如果在高尔夫里再背上一个目标,会不会让自己太累啊。现在知道那时候想错了。有了高尔夫目标之后,生活好像更加有动力了,每天早上背着球包上练习场的时候,常常为自己能活得这样踏踏实实而感到幸福。
到球场也有非常大的变化。没有目标的时候,一旦出现失误,往往就乱打一气,没上果岭就打爆了。有了目标之后,就谨慎多了,琢磨如何脱困和脱困之后的成就感,真得比抓了一只鸟还高兴。这是一个自我发现的过程,有时候打了一个好球,真的觉得自己有天赋啊。
不过话又说回来,有的人有目标狂想症,这样的人,如果在自己制定的时间内完不成目标,就会使劲折磨自己。比如发了疯似得每天练1000个球,结果把肋骨打断了;或者到了球场,如果前几洞没打好就开始发飙,见谁骂谁,最后搞得大家不欢而散。这不是说瞎话,我的朋友中就有这样的人。制定目标,不仅仅是为了达成目标,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要感受到乐趣,就像我们去旅行,美丽的目的地当然是让我们渴望的,但是在准备旅行的过程中体会到的那种兴奋和激扬,也是美妙无比的。所以说啊,目标不仅要适当,而且要懂得享受过程。
我听说好多中了彩票之后花天酒地破产自杀的人,因为好多人把挣钱看成是人生的目标,突然发了大财之后就不知道该干些什么了。他既没有体会到挣钱过程中的艰辛,也不会有挣钱之后的真正的人生目标。一个人的成就感,真的不单单是完成某个既定的目标。还是麦克利兰,他做过一些测试,比如一个问题可以用两种方法解决,一种是掷骰子,获胜的概率是1/3,另一种是自己研究,解决的概率也是1/3,他发现高成就需求者会选择后一种方法,即使概率相同而且掷骰子会少花很多时间少牺牲很多脑细胞。打高尔夫也是这样,好多人在寻找独门秘笈,或者希望有一套杆不管你怎么打都能打到甜点,我当然希望他们能找到。我相信这世界没有这样的东西,即使有我不会去找,我宁可自己跌跌撞撞摸爬滚打,这是高尔夫给我的更大的快乐,我怎么舍得丢掉呢?
说了半天,我的高尔夫目标是什么呢?终极目标是打出比自己年纪少的杆数,这个目标看来不能单靠提高球技实现,而是还要靠活得久一些,打球打得久一些才能实现。短期的目标是赢了那位高中童鞋,挽回一些发言权。
哈哈!等着吧。
前一篇:【高尔夫漫谈】初学者要克服的误区
后一篇:#看图学高尔夫# 忽左忽右的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