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给儿童创造幸福

(2018-06-01 09:46:38)
分类: 家有儿女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是孩子们的节日。
    有人曾经问我,是我们小时候幸福还是现在的孩子幸福?这个问题每个人有自己的答案,但我的真的感觉——我小时候比现在的孩子幸福多了。
    可能很多人不认可,现在的孩子多幸福:有好吃的,有好穿的,有游戏玩,可以学习好多东西……
    但我想说的是,如何定义幸福?我觉得幸福是人们的期望,以及达到期望后的反应。此外,还有自身感受到的别人对自己的重视和认可程度。
     现在的孩子的确什么都有,但缺乏的却是自己的期望,即使有期望,也很容易实现(当然这也许只限在大城市)。从这个角度讲,他已经不再需要期待。任何东西的到来都那么自然、正常。幸福感也自然消失了。
     也许正是因为资源的“匮乏”,我们小时候期望很多:盼望着过年,是因为过年我们可以吃一顿好吃的,可以穿新衣服,关键还可以买鞭炮,夜里面不睡觉,打着自己做的灯笼出去放鞭、捡那些没有爆炸的鞭炮放“呲花”。小时候有一个新的书包、本、尺子,都会感觉到幸福,因为那些也是“来之不易”的期盼。当然,还有各种为了满足兴趣而去“偷来”的游戏道具,都会让我们实现期望,然后就是成就感,有幸福感。
      再说被认同。小时候有左邻右舍,吃完晚饭后小朋友就都跑到院子里,玩着“低级”、枯燥的游戏——一排小朋友,用力跺着脚前行,拍着屁股,齐声大喊着“拍马屁,马屁响,我是马屁大队长”。想象一下,如果有几十个孩子一起做着这样的事儿,是不是也可以成为院区的一道风景线?我们则在大人们的嬉笑,指点中得到我们的被认可感。有人说这是因为我们小时候文化贫乏。但其实不然,很多孩子都有一项甚至几项“一技之长”。现在的孩子可以学习音乐、美术、体育……。其实,我们小时候学习的东西一点儿都不少。不同的是,我们不是家长逼着孩子学,而是学校组织学,并且每年会有各种汇演和展示。
     再说说六一,这是孩子们的节日。值得一提的是,小时候的“六一”特别能够体会“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因为这天我们常常学校组织游园,所有公园对儿童免费开放,里面会有各种针对儿童的表演。我们充分体会到了主人的自豪,满满地被认同感。
       现在的儿童幸福吗?也许在有些人看来是幸福的,但我却觉得不够幸福。不够幸福的原因不是物质不发达,恰恰是物质太发达使他们失去了期望与达到期望的反差。此外,还有更中主要的原因是大人们强加给孩子们“期望”,孩子们在为满足大人们的自尊心(或虚荣心)而付出。孩子学琴不是因为他的兴趣,而是大人要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以至于很多孩子学了几年琴,到最后看到琴就烦。
      又是一个六一,多给孩子们点幸福感吧。他们是花朵,但要让他们为自己的开放感到骄傲、自豪、幸福,而不要只是为了别人的欣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