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2年03月06日

(2012-03-06 18:30:35)
标签:

杂谈

说实话,我是被老师硬是“塞”到了二十七中学的。

     这是当时沈阳市两所重点中学之一。无论如何,我小学的成绩还足以让我心理充满着自信和骄傲。转眼一个月过去了,我们迎来了进入中学的第一“摸底”考试。

    考试的目的是要分“快慢班”,考试的科目很简单——语文和数学。带着自信走进考场,却迎来了我学习历程中的第一个“滑铁卢”。可以说,这是有生以来我考的最惨的一次,语文成绩不怎么样,而数学我只得了31分(最高成绩75分)。

       不过还算幸运,我在前45名之内,还是被分到了7年5班——所谓的快班,而且我还当上了班长。

       七年五班新任的班主任是肖耀光老师。肖老师长得很精神,浓眉大眼,梳着分头(用右手向一侧甩头发是他的习惯动作),身材修长。他很少笑,目光犀利,给人一种过于严厉的感觉。他讲话音调不高,逻辑性极强;用词考究,但不幽默。同学们开始都很怕他,甚至,有些同学不喜欢他。他的教课方式非常特别,按照我http://s12/bmiddle/8f5c60d9tba90718b68ab&690们的话讲“大学都没有这样讲课的”。他讲课的方法就是“不讲课”。

       “今天我们讲二元一次方程组。什么是二元一次方程组?就是含有两个未知数,并用等号连接起来的式子,在式子中未知数最高次幂是1。比如这个试子……这部分在教材的第29页到32页。大家自己看吧。”

       这就讲完了?我们在下面看书,有人在交头接耳,小声议论。肖老师此时多数情况下是转过身去,面对黑板,开始往黑板上抄题。一道、两道、三道……等我们读完了,黑板上已经抄满了各种各样,难易程度不同的练习题。

       “有没有人没看懂,举手”大家沉默。“都看懂了?把黑板上的题抄回去做,明天交作业。”       尊敬的肖耀光老师

       大家的成绩都不好了,因为看不懂书。抱怨越来越多。

       ……

       肖老师找我了,第一次正是和我谈了话。

       “这段时间感觉怎么样?学习能跟上吗?有什么困难?怎么看待你的分班成绩?……”一大堆的问题。我回答了,但有些是心不由衷的。

       “你们都还差得远哪,好好努力吧。但首先一点,要学会自己学习”

       这是我第一次听到“你还差的远哪”这句话,以后就成了我们听到最多的一句话了。我们到底相差有多远?我不知道,但我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慢慢地,大家习惯了他的方式,而大家

的成绩也慢慢地好了起来。

       “抄题”的上课方式很快不能满足肖老师的要求了。他希望我们学得更多,学得更快。那时还很少有课外参考书。他从家里找来五十年代的数学教程、习题集和其他参考书。找到几个班干部和写字好的同学,买来刻字蜡纸,油印机。我们几个人用业余时间开始按照肖老师的要求刻字、印刷,第二天发给同学。这就是我们最早的课外“参考书”。后来,上海的“十七本”出版了,我们全班都在第一时刻购买了这套书,此时还很少有人认可中学生的“自学”。我们上课不是在按部就班地走,而是在跑,在飞。三个月过去了,我们把其他班级甩在了后面;半年过去了,

我们觉得老师“没有用”了。肖老师还在和我们谈话,依然是“你们还差得远着哪,还得努力呀。”

       也许大家会觉得这样一个老师一定是“学而优则仕”的,肖老师绝对不是。有班委认为为同学服务会耽误时间,因此成绩可以差些。肖老师明确指出,这样不行,为同学服务是必须的,而学习好也是必须的,否则你就不配做班干部。“你们不但要学习文化,还要关心实事政治,要多看报纸,别拿起报纸就看中间一条(哪个年代电影预报在报纸的两页中间)。”“你们要学会互助互爱,互相帮助,别象有些人总是‘以我为圆心,以个人主义为半径画个圆’,然后就在中间活动。”早上的早操是我们班最露脸的时候。我这个班长领导了是全校最大的班。肖老师每天早上早自习前都带领我们进行“军事训练”,摔正步,左右转。我们班体育在全年级领先、文艺汇演在全年级领先,当然,学习更是领先。肖老师的要求,提高了我们的素质;肖老师的要求,提高了我们效率;肖老师的要求,教会了我们怎么做人。

       “你们不用担心,你们都能考上大学。”这也是肖老师说的。似乎有些矛盾,我们差得远着哪,还不用担心?肖老师说:“你们的目标是竞赛,不是考大学。你的目标定的高,成功的可能性才大。你的目标是“竞赛”,考大学没有问题。如果你的目标是“考大学”,最后可能什么都考不上。

     一年半的学习结束了,在中考时,全市的状元在我们班,全市前100人我们班占了22人。

       说来也怪,现在我们同学聚会,谈论的最多的老师就是肖老师,而且,每个人都充满了敬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